- 年份
- 2023(1037)
- 2022(996)
- 2021(1001)
- 2019(1805)
- 2018(1789)
- 2017(3270)
- 2016(1984)
- 2015(2232)
- 2014(2210)
- 2013(2205)
- 2012(2130)
- 2011(2227)
- 2010(2337)
- 2009(2395)
- 2008(2366)
- 2007(2340)
- 2006(2214)
- 2005(2103)
- 2004(2045)
- 2003(2199)
- 学科
- 济(9063)
- 经济(9053)
- 管理(5664)
- 业(5104)
- 企(4641)
- 企业(4641)
- 学(3380)
- 中国(3232)
- 理论(2877)
- 方法(2650)
- 教育(2608)
- 财(2412)
- 制(2292)
- 业经(2083)
- 农(2026)
- 融(1894)
- 金融(1892)
- 地方(1860)
- 银(1801)
- 银行(1800)
- 和(1751)
- 行(1747)
- 体(1637)
- 数学(1525)
- 数学方法(1500)
- 策(1496)
- 农业(1335)
- 法(1306)
- 贸(1305)
- 贸易(1303)
- 机构
- 大学(36038)
- 学院(33613)
- 研究(12290)
- 济(12267)
- 经济(11964)
- 管理(9450)
- 中国(9119)
- 京(7584)
- 科学(7471)
- 财(7360)
- 理学(7316)
- 理学院(7182)
- 管理学(7025)
- 管理学院(6955)
- 范(6894)
- 师范(6871)
- 所(6666)
- 研究所(5843)
- 江(5732)
- 师范大学(5575)
- 财经(5549)
- 北京(5096)
- 经(4919)
- 中心(4874)
- 州(4806)
- 系(4613)
- 教育(4363)
- 农(4263)
- 经济学(4136)
- 财经大学(3877)
共检索到59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谷 王准
东周秦汉时期,里门已在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闾、闬、闳、阎是对里门的称呼,也代表着设置在不同区域的里门具有不同功能。里门有助于我们了解闾里的建筑格局:里垣环绕之中设有闾门,里内巷道设有巷门,巷道两边各户立有院墙与宅门,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可流通又可封闭的生活空间。围绕里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一些被广泛认同的习俗,并制定了包括门禁制度在内的规章制度,里中的安全与秩序也因此得到保护。
关键词:
东周 秦汉 里门 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洋
偿还期限和收息周期是有息借贷立契时不可或缺的要素。该文通过爬梳史料,认为秦汉常见的借贷期限略分为超出或等于1年、不满1年、以出行返归为限3种。超出或等于1年的放贷,债权方主要是官府(或封君),面向初置产业的民众,有较强的扶助和劝勉意图。因其目的特殊,民间借贷中很少见。不满1年的放贷,在秦汉时最流行。以出行返归为期限的情况,可能存在于小吏上计等因公差旅中。关于收息周期,同样能归纳为逐年、逐月和期满收息3种。逐年收息,针对约期超出或等于1年的长期借贷,渊源于农耕生产的周期性。逐月收息,以工商投资性借贷为生长土壤。期满收息,约期内无债务往来,是秦汉时最寻常的收息方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论著数量逊于去年,但创获得仍丰,且有其显著特色,一是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视角对本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作经济学的分析论著,二是利用出土实物和简牍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明显增多。此外,地区性的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商品经济、市场及其他带总体性研究 邵鸿的《商品经济与我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95.9)是本年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在追溯了中国商品经济起源和中国古代早期文明时期的商品经济以后,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了这一发展在战国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理论意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先秦秦汉史论著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从年代看,有关原始时代和商代论著最多;从专业看,有关农业史和经济思想史论著最多;地区史论著中亦以农业史为多。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商代经济史。该书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实际上读者是1993年才见到此书的。全书52万字,分十一章,依次为:绪论(社会概况、疆域、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制度,农业,发达的畜牧业,狩猎活动,渔业经济,手工业(上):青铜冶铸业,手工业(中):建筑业,手工业(下):陶瓷、纺织等制造业,商业与交通,财政制度。它几乎涉及商代经济的所有方面,书中主要依据的材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崔晓东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为财务审计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秦汉财务审计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立审核簿书和实地稽查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在簿书审核的方式中,审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会记录和相关书面材料,来达到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乐平
秦汉时期,人们生活消费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消费水平贫富悬殊,分化严重;二是商品性消费的比重增加;三是奢僭消费日渐严重,并冲击封建等级制度。同时,消费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之下,促进了农业、手工业中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加速与商业的繁荣,从而拉动了整个商品经济朝纵深方向发展。然而,当时奢靡消费也造成工商业趋向畸形发展。
关键词:
秦汉时期 生活消费 特点 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充
先秦时期我国处于一个战乱纷繁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战乱不堪的宽松政治时代,才造就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道学、礼学、墨学、法学和阴阳学等学派林立,古代第一个学术黄金时代出现了,为我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于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由李锐撰写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一书,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学派的哲学思想和教育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读者充分地认识这些学派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战国秦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绍东
长城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体现,而不是封闭保守的象征。建造长城的战国秦汉时期,正是华夏民族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华夏民族胸襟开阔,思想恢弘,充满自信和自豪,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不可能体现出保守、畏惧和退缩的精神内涵。修筑长城,是当时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最佳选择。长城从来没有束缚住农耕民族的手脚,反而成为农耕民族向北方边疆地区开拓的桥头堡。长城的修筑,既体现了华夏民族爱好和平、守护文明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进取奋进、开拓有为的民族精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军 陈红 余根亚
云南会计史研究是云南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会计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云南历史和中国会计史研究现有成果史料体系来看,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云南会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原始计量记录、管理职能确立和会计制度建设等三个不同阶段,其中原始社会阶段基本符合原始计量记录的发展路径和规律,先秦时期与中原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而秦汉时期逐步与封建社会的相关制度体系对接,建立了规范的会计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建伟
市籍制度起源于西周的户口登记 ,是商贾的户籍兼经商许可证 ;具有可脱离性和片面性 ,是秦汉时期执行抑商政策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
秦汉 市籍 户籍 抑商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晓峰
交通的发达与否对于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河航运是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先秦汉魏时期内河航运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该时期的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北方,以黄河及其支流为中心,同时人工运河的大规模开凿,最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体系。这不但促进了该时期漕运的发展而且为隋大运河的贯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先秦 汉 三国 内河航运 漕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立梅
为吏品格与执法公正是儒法两家思考的重要问题。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思想,推崇法治的根本意义,强调官吏执法教民的治国理念。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吏道"思想,以及汉代循吏与酷吏的急剧分化,则揭示了韩非"以法为教"思想的终结。《说苑》儒法结合的"为吏之道"为执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人道基础。
关键词:
为吏品格 以吏为师 循吏 酷吏 儒法结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筱
秦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对秦汉人口问题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秦汉社会特有的本质,审视中国历史人口发展的基本线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秦汉人口分布与迁徙作一初步讨论。 一 中国自西汉始,才有具体户口统计数字。《汉书·地理志》载:“迄至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这是第一次史籍明载的全国户口统计数字。秦统一以前全国户口统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