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2)
2023(8069)
2022(6878)
2021(6303)
2020(5304)
2019(12176)
2018(12191)
2017(25146)
2016(13341)
2015(15232)
2014(15609)
2013(15684)
2012(15152)
2011(14402)
2010(15096)
2009(14682)
2008(14398)
2007(13439)
2006(12717)
2005(11890)
作者
(39610)
(33122)
(32818)
(31666)
(21238)
(15453)
(15121)
(12638)
(12552)
(12186)
(11392)
(10912)
(10806)
(10673)
(10442)
(10198)
(9777)
(9686)
(9602)
(9268)
(8783)
(8051)
(8051)
(7695)
(7602)
(7585)
(7236)
(7102)
(6638)
(6350)
学科
(81343)
经济(81282)
管理(39107)
(35399)
(27326)
企业(27326)
方法(24838)
数学(21862)
数学方法(21662)
中国(21254)
地方(19562)
(18196)
(15898)
(14954)
业经(14480)
地方经济(13577)
(13445)
(12874)
贸易(12862)
(12845)
银行(12840)
(12490)
(12444)
(12178)
金融(12177)
(11774)
农业(11644)
(11641)
环境(9875)
(9453)
机构
学院(213333)
大学(213287)
(104706)
经济(102621)
管理(77754)
研究(77163)
理学(64659)
理学院(63983)
管理学(63210)
管理学院(62788)
中国(60302)
(50451)
(44357)
科学(40561)
(39093)
财经(38748)
(34786)
研究所(34423)
(33759)
经济学(33544)
中心(33358)
经济学院(29760)
北京(29294)
(28952)
师范(28824)
财经大学(28184)
(27953)
(26837)
(26625)
业大(23528)
基金
项目(118313)
研究(93686)
科学(93360)
基金(85009)
(71141)
国家(70496)
社会(61345)
科学基金(59612)
社会科(58176)
社会科学(58162)
(44628)
教育(42971)
基金项目(42925)
编号(38830)
(37409)
资助(36453)
成果(34695)
自然(33695)
自然科(32804)
自然科学(32795)
自然科学基金(32203)
(27945)
课题(27925)
(27693)
重点(26387)
(25176)
国家社会(25071)
教育部(24673)
人文(24100)
发展(23818)
期刊
(132778)
经济(132778)
研究(78847)
中国(40701)
(36757)
管理(31233)
(27278)
金融(27278)
(26722)
科学(24665)
学报(24417)
教育(23582)
经济研究(22057)
财经(21434)
大学(19752)
业经(19474)
技术(19060)
(18648)
学学(18352)
问题(17853)
农业(17537)
(15576)
国际(14284)
技术经济(12791)
世界(11803)
经济问题(11234)
理论(10995)
统计(10991)
商业(10865)
现代(10703)
共检索到35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洪  
一、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及前景东北亚由中国、蒙古、日本、南北朝鲜及前苏联的一部分组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在国际上最初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西川润于1987年9月发表的《关于发展日本海经济协作的倡议》提出的。我国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三海经济圈”(黄海、渤海、日本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东北亚地区是世界各种类型国家集中的典型地区,既包含东西方关系,也包含南北问题。因此,这地区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对东北亚地区各国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了解,以掌握东北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康  
论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选择袁康东北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部,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另一方面,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六国以多种方式表达了进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愿望。以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罗肇鸿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讨论多次 ,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开始行动。东北亚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的趋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东北亚必须通过经济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再创辉煌。从中、日、韩 3国开始 ,由相互投资启动合作 ,建立成长三角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长远看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终归要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成勲  金承男  
一、国际经济秩序变化与东北亚经济区域化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在欧洲和美洲的表现是欧洲东西大联合体(EEA)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此相对应,在亚洲,马来西亚总理1991年3月提议建立东亚经济协议会,其范围是东盟6国,南北朝鲜,日本、中国、印度支那3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康  
现在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仅仅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双边经济合作为基本内容的特点。中国应根据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中国经济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发展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以及在今后几年内应处理好的两个具体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森久雄  富燕妮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多极化与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圈构想也逐步由学术理论探讨,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普遍关注。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哲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向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将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正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仅就对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经济结构性特点、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模式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意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祝滨滨  支大林  
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开发与开放政策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亚各国合作开发与开放政策的共同点体现在东北亚各国都把区域合作与本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展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并结合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开发区、自由贸易区或新区建设,以此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各国政策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它反映了各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反映了本国的国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官、商、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国在贸易、投资、环保、能源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滞后的地区之一。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目前非经济因素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为此,要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向前发展,必须使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相结合,当前特别要注重非经济手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