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0)
- 2023(7498)
- 2022(6307)
- 2021(5645)
- 2020(4789)
- 2019(10694)
- 2018(10373)
- 2017(20001)
- 2016(10994)
- 2015(12328)
- 2014(12409)
- 2013(12099)
- 2012(11187)
- 2011(10277)
- 2010(10566)
- 2009(10098)
- 2008(10014)
- 2007(9407)
- 2006(8352)
- 2005(7837)
- 学科
- 济(49134)
- 经济(49056)
- 管理(38263)
- 业(31866)
- 企(27958)
- 企业(27958)
- 方法(15665)
- 制(14266)
- 财(13662)
- 数学(12817)
- 数学方法(12650)
- 地方(12576)
- 中国(12245)
- 农(11044)
- 体(11033)
- 业经(11015)
- 学(9867)
- 融(8804)
- 金融(8800)
- 银(8373)
- 银行(8358)
- 务(8128)
- 财务(8102)
- 体制(8094)
- 财务管理(8082)
- 行(8011)
- 地方经济(7978)
- 环境(7858)
- 企业财务(7729)
- 理论(7614)
- 机构
- 大学(165248)
- 学院(163030)
- 济(67835)
- 经济(66334)
- 管理(59689)
- 研究(57068)
- 理学(50593)
- 理学院(49931)
- 管理学(49188)
- 管理学院(48852)
- 中国(43236)
- 财(35022)
- 京(34478)
- 科学(33160)
- 所(28800)
- 财经(26879)
- 江(26150)
- 研究所(25639)
- 中心(25286)
- 经(24157)
- 农(23456)
- 范(23365)
- 师范(23196)
- 北京(21495)
- 经济学(21304)
- 业大(20848)
- 院(20742)
- 州(20640)
- 财经大学(19800)
- 经济学院(18928)
- 基金
- 项目(105071)
- 科学(84295)
- 研究(79355)
- 基金(77203)
- 家(66807)
- 国家(66264)
- 科学基金(56951)
- 社会(52382)
- 社会科(49661)
- 社会科学(49650)
- 省(40775)
- 基金项目(40556)
- 教育(36869)
- 自然(34891)
- 划(34600)
- 自然科(34046)
- 自然科学(34038)
- 自然科学基金(33446)
- 编号(31735)
- 资助(30340)
- 成果(27687)
- 制(25354)
- 重点(24452)
- 部(24091)
- 发(23086)
- 课题(23032)
- 国家社会(22064)
- 创(21933)
- 教育部(21003)
- 性(20884)
共检索到256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区域制度化合作的程度反映区域一体化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各国经济、社会、政治诸多层面的合作状况和合作远景。后冷战时代,国际格局的变化为区域性制度化合作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国际组织和制度、跨国公司等一些新兴行为体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行为体对于区域制度化合作发挥了先行的效用。同时,东北亚区域制度化合作存在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干预,区域制度化合作本身制度遵守与网络形成等方面的障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将为这一地区制度化合作前景提供契机。
关键词:
东北亚 制度化合作 国际格局 制度遵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仁霞
俄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俄经济发展及加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环。目前俄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区域在自然资源、过境运输、人才劳务合作和科技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但由于投资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结构畸形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合作不尽人意。从长远来看,随着俄经济环境的改善,远东在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加强,但其在区域合作中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和进出口结构中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关键词:
俄罗斯 远东 东北亚 经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合作 机制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近年来,在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取得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进展,区域内各国的政治关系大为改善,各国的国际合作战略重点开始移向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种合作还只是低层次的,尚未实现制度化,即区域内各国签订政府间的经济合作协定,建立多边的经济合作组织,按照共同的目标协调各国的行动,使该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有秩序地、稳定地向前发展,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比较利益和规模利益。为此,建议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以投资合作和次区域合作为先导,同时建议设立以参加合作的地方政府组成的组织为主导的两级官方合作组织,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合作由无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河泰庆
如果能够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产业的共同体,将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合,最终走向全面地联合,从而提升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层次。东北亚国家已经开始在IT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是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共同体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东北亚IT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关键词:
IT产业 数字鸿沟 东北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菁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对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刻影响。东北亚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这一情势下,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性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由简单、初级的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的转变,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其必要性凸显。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比较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各国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途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北亚 区域经济 制度性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态势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会陆南泉按国际上狭义的划分,东北亚区域是由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朝鲜半岛(韩国与朝鲜)和日本等国及地区构成。这几年来,有关该区域经济协作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引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光瑞
东北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并向区域化乃至全球化扩展。就其根源来看 ,除了政府与市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失灵以及不发达等带有普遍性的因素外 ,特定的东亚模式也是重要的原因所在 ,以重化学工业为起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导致政府环境政策的严重滞后 ,而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又使政府的环境政策缺乏监督。另外 ,非法的污染转移也是导致该地区发展中国家环境日益恶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环境 污染 解决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进入21世纪,资源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而资源竞争的重心则是能源的竞争。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北亚各国对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各国间的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动因、必然性、局限性以及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可寻找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路径。
关键词:
东北亚 能源 安全 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哲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向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将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格局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正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仅就对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的经济结构性特点、东北亚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模式以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意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小丁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成为亚太经济研究的热点,该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以及经济协作发展之快都令世人瞩目。东北亚地区毕竟与西欧、北美经济区不同,这里是世界政治、经济大国集中分布的地区,世界两大体系的三个世界大国,以及东西关系,南北关系,南南关系无不囊括于此。这里的联合与斗争,都直接牵动着各国的利害关系。本文试从大国间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东北亚各国在区域性协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对区域内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昌黎
世纪之交 ,以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为契机 ,东北亚经济联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第 4次 10 + 3领导人会议已就东亚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 ,东北亚经济联合由APEC框架之下过渡到了 10 + 3框架之下。从发展趋势看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很有可能纳入到东亚自由贸易区之中 ,双边自由贸易将成为东北亚经济联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关键词:
东北亚 经济联合 制约因素 发展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彩珍
新制度主义把国际合作视为一种谈判和博弈的过程。个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 ,需要经过复杂的谈判和不断的博弈 ,谈判和博弈的结果便是国际制度的形成和国际合作的出现。但博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不同的博弈模式下 ,合作形成的条件和难易程度不同。同时 ,博弈的重复性预示着合作机制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过程。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同样如此。
关键词:
东北亚合作 机制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