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1)
2023(8413)
2022(7061)
2021(6462)
2020(5471)
2019(12395)
2018(12219)
2017(22462)
2016(12443)
2015(14282)
2014(14314)
2013(14130)
2012(13751)
2011(12634)
2010(13370)
2009(12317)
2008(12328)
2007(11699)
2006(10805)
2005(9919)
作者
(36733)
(30566)
(30202)
(29030)
(19871)
(14903)
(14036)
(11822)
(11613)
(11489)
(10790)
(10482)
(10398)
(10189)
(9730)
(9654)
(9126)
(9101)
(9026)
(8805)
(8186)
(7555)
(7496)
(7353)
(7096)
(6969)
(6960)
(6837)
(6246)
(6166)
学科
(56554)
经济(56496)
管理(33032)
(29519)
(23871)
企业(23871)
地方(21751)
中国(16675)
(15881)
方法(14306)
(12510)
业经(12471)
(11892)
地方经济(11878)
(11332)
贸易(11318)
(10871)
农业(10715)
(10636)
金融(10634)
数学(10621)
数学方法(10432)
(10174)
理论(9862)
(9764)
银行(9758)
(9429)
(9418)
教育(9028)
环境(8847)
机构
学院(179242)
大学(179154)
(69436)
研究(68040)
经济(67575)
管理(62015)
中国(52316)
理学(50426)
理学院(49674)
管理学(48802)
管理学院(48431)
科学(40613)
(40409)
(37197)
(34662)
(34094)
中心(31260)
研究所(30954)
(30345)
师范(30134)
(28292)
(26419)
财经(25209)
(25197)
北京(25193)
师范大学(24152)
(23646)
业大(23079)
(22337)
农业(21453)
基金
项目(109109)
研究(85316)
科学(85250)
基金(75087)
(65192)
国家(64602)
科学基金(53874)
社会(52170)
社会科(49258)
社会科学(49245)
(44564)
教育(39623)
基金项目(39012)
(37303)
编号(36962)
自然(32498)
成果(32319)
自然科(31547)
自然科学(31538)
自然科学基金(30917)
资助(29957)
课题(27888)
(26146)
重点(25975)
(23645)
(22973)
(21909)
(21879)
发展(21364)
规划(21356)
期刊
(93867)
经济(93867)
研究(61071)
中国(46047)
教育(31931)
(26405)
学报(26166)
(25905)
管理(25130)
科学(24530)
(21812)
金融(21812)
大学(19733)
学学(17508)
农业(17377)
技术(16782)
业经(15012)
图书(13989)
财经(13122)
国际(13072)
问题(12512)
(12438)
经济研究(12304)
(11439)
(11312)
论坛(11312)
书馆(11061)
图书馆(11061)
资源(10475)
(9700)
共检索到309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杜云昊  
2013年9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于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引起东北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响应。本文通过梳理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图们江(珲春)在东北亚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从历史传承与国际合作两个维度,评估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机遇,对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进行战略思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一个需要有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时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走向深入、迈上一个新层次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以“成长三角”(Growth Triangle)模式开展实质性的跨国经济合作,将是90年代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选择,是将其推向更高阶段的根本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式毅  
1991年10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向世界宣布:用10~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在中、俄、朝三国毗连的10万平方公里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兴建一个特别的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使其成为世界第二个鹿特丹或第二个香港。该区将使东北亚地区的3亿人口从中受益。从此,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震动了全世界,成为当今联合国出面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国联合区域开发的范例。珲春处于该地区开发的极核位置,区位十分重要,本文试对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条件和模式的分析,探讨我国在未来时期里将如何参与对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嵩  
当前,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金融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中央层面推动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自身寻求创新转变;区域信用体系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主体微观化、辐射区域化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新变化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应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适宜的区域信用体系,明确地方政府金融调控边界,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金融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以形成区域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力  
从现代化发展进程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区域合作则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区域合作既是各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伟  
随着通航条件的逐步改善,东北亚-北极航道将成为中国连接北极巨型经济圈的便捷通道,应作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国应根据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特点,进一步密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分段打造潜在战略支点和重点合作区域,并加大对北极地区的研究和投入,使之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三大战略走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新华  
随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计划的公布与启动,近年来已经逐渐形成国际关注热点的图们江区域,更加为世人所瞩目。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各相关国家都表现出了相当的积极性。可以说,在东北亚各国,以图们江开发为中心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赵永利  王圳  李隽业  
东北亚图们江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时至今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及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加快,使得图们江地区的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是图们江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关于加快东北亚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吴航  杨昌俊  
[目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引发了国内外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思考。本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中亚"区域国合作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若干思考,旨在促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数十篇文献,并通过图书馆和大学研究所及CNKI数据库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论证和举措。[结果/结论]当今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面临着复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位于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素有"三国相连、五国相通"之称。珲春市有三个公路口岸和一个铁路口岸与俄、朝相连,中、俄、朝、韩、日五国水路相通,是我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我国从水路到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以珲春为中心,半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红  刘茂福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为福建开创高起点的国际科技合作带来新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布局中,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十分紧密、"五通"基础好、科技创新网络牢靠。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福建持续先行先试,开发了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创造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将福建科技国际合作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分享、国际产能合作、关键项目研究、对外人文交流等四径并行,发挥全方位开放的整体效应,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树立标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红  刘茂福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为福建开创高起点的国际科技合作带来新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布局中,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十分紧密、"五通"基础好、科技创新网络牢靠。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福建持续先行先试,开发了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创造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将福建科技国际合作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分享、国际产能合作、关键项目研究、对外人文交流等四径并行,发挥全方位开放的整体效应,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树立标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洪岩  
"丝绸之路"根据交通路线的差异可分为陆上和海上两条。最初"丝绸之路"是指"陆上丝绸之路",始见于1877年李希霍芬的《中国》,该书将连接中国、河间、印度等地以丝绣品为主要往来商品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1901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中将其范围扩至地中海西岸。"海上丝绸之路"由沙畹于1913年提出,特指连通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与交涉路线,途经中国南海、印度洋、红海直至欧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贵  姚佳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区,人民币国际化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以中亚国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人民币在中亚地区的计价、支付与结算功能,实现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当前,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已取得诸多成效,正逐步成为中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货币,但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大国博弈及货币竞争等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为此,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扩大能源人民币计价与人民币贷款、建立覆盖中亚的离岸市场、增进大国利益协调与民间交流,为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