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8)
- 2023(7652)
- 2022(6226)
- 2021(5734)
- 2020(4405)
- 2019(9721)
- 2018(9610)
- 2017(18026)
- 2016(10106)
- 2015(11359)
- 2014(11712)
- 2013(11217)
- 2012(10409)
- 2011(9789)
- 2010(9750)
- 2009(8958)
- 2008(8732)
- 2007(8204)
- 2006(7196)
- 2005(6584)
- 学科
- 济(44500)
- 经济(44460)
- 管理(25112)
- 业(19653)
- 企(15430)
- 企业(15430)
- 方法(13446)
- 地方(13221)
- 中国(12344)
- 农(12069)
- 数学(11186)
- 数学方法(11062)
- 学(10243)
- 制(10146)
- 业经(9457)
- 体(9214)
- 理论(8901)
- 融(8400)
- 金融(8391)
- 地方经济(8132)
- 农业(7979)
- 银(7691)
- 银行(7674)
- 财(7672)
- 行(7474)
- 教育(7302)
- 贸(7289)
- 贸易(7283)
- 易(6976)
- 和(6264)
- 机构
- 学院(146331)
- 大学(144981)
- 济(56576)
- 经济(55069)
- 研究(54624)
- 管理(47878)
- 中国(42142)
- 理学(39580)
- 理学院(39040)
- 管理学(38281)
- 管理学院(38013)
- 科学(33509)
- 京(31137)
- 所(28557)
- 财(27585)
- 研究所(25778)
- 农(25118)
- 中心(24564)
- 江(24004)
- 范(22807)
- 师范(22580)
- 财经(21217)
- 业大(20200)
- 院(19821)
- 州(19730)
- 北京(19716)
- 农业(19455)
- 经(19093)
- 师范大学(17929)
- 技术(17860)
- 基金
- 项目(93706)
- 科学(72895)
- 研究(72200)
- 基金(64596)
- 家(56638)
- 国家(56137)
- 科学基金(46364)
- 社会(44344)
- 社会科(41874)
- 社会科学(41864)
- 省(38237)
- 教育(33822)
- 基金项目(33131)
- 划(32440)
- 编号(30848)
- 自然(27521)
- 成果(26936)
- 自然科(26812)
- 自然科学(26803)
- 自然科学基金(26266)
- 资助(25898)
- 课题(23241)
- 重点(22104)
- 发(21921)
- 部(20132)
- 创(19354)
- 年(19279)
- 性(18653)
- 项目编号(18225)
- 创新(18160)
共检索到23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选择 路径安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力臻,焦百强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欧盟的实践使这一理论变成了现实。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而作为已经加入WTO同时又是东亚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并针对这一趋势做出适当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东亚 区域货币合作 参与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述华 宋博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明华 黄兆乾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进程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各经济体加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至今东亚一直在努力探索加强区域货币一体化建设的途径及策略,从而预防金融危机的产生。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背景 (一)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直接动因就是1997年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丁一兵
本文对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沟通与政策协调机制;其次是扩大资金支援机制;最后是在长期内设计并逐步建立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本文对此做了重点分析,认为东亚地区应在钉住货币篮子制度的框架下逐步开展汇率制度方面的合作。
关键词:
东亚 区域货币合作 政策协调 汇率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茜
文章实证对比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篮子货币中各基准货币的权重。研究发现,危机发生之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货币锚地位有所退后,欧元在东亚货币的权重不尽相同,而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确实出现了成为货币锚的倾向,甚至一些货币的钉住货币篮子中人民币已超过了美元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隐性"锚货币的事实。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
锚货币 东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芳 刘兴华
东盟的共同利益取向及与中、日、韩的互补性是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本文对"清迈协议"、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成立等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东亚 货币互换 债券市场 外汇储备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浩余
近年来,发生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引起了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与股市很大的波动,它是继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本文阐述了次贷危机它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提出东亚各经济体应对次贷危机所应采取的措施:只有进一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进程,才能最为有效地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保证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习辉
东亚各经济体过去高度依赖美元,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其实质是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货币扩张,向东亚国家征收铸币税。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发展,欧美国家普遍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其结果意味着向储备持有国征收通货膨胀税,将危机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消化。在这种货币竞争格局之下,深化东亚货币合作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蕊 祝国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开始货币合作。2005年伴随东亚经济的复苏,货币合作的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合作呈现升温的态势。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经济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网络、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双边贸易结算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未来何种货币替代美元有助于东亚深化货币合作?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争论集中于人民币和日元的选择。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5项指标,经过东亚人民币区与日元区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性以及通货膨胀率一致性方面高于日本与东亚其他7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在利率协同性和商业周期协同性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没有明显优势。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慕蓉 程永锋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最 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东亚区域 货币一体化 可行性 前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燕
汇率制度合作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核心内容,未来3~5年内,东亚国家和地区应以亚洲货币单位(ACU)的推出为契机,围绕共同钉住一篮子货币开展汇率合作,同时,不断完善区域汇率协调监督机制与危机救助机制。
关键词:
东亚汇率合作 汇率制度 路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张坦
虽然美元在区域内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但人民币在东亚9个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序基本上呈现地位稳步上升的趋势,而日元的权重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虽然东亚经济体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宣布把人民币作为钉住货币,但在实际上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内一个至关重要的隐性货币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永琦 代佳航 瞿亢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测度2005年7月21日—2018年9月30日不同阶段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并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的多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元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略有下降,但仍然难以取代;欧元和英镑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下降很大;而日元近几年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自2010年以来显著提升,大部分时期已经接近美元的水平,但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都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发挥"锚"效应有显著影响。其中,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经济周期同步性、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是推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