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6)
2023(8256)
2022(6775)
2021(6153)
2020(4996)
2019(11113)
2018(11085)
2017(20685)
2016(11357)
2015(12771)
2014(13012)
2013(12772)
2012(12397)
2011(11653)
2010(12104)
2009(11478)
2008(11199)
2007(10434)
2006(9796)
2005(8908)
作者
(35695)
(29864)
(29861)
(28568)
(19109)
(14053)
(13546)
(11619)
(11454)
(10687)
(10483)
(10062)
(9907)
(9820)
(9680)
(9175)
(8811)
(8721)
(8564)
(8148)
(8085)
(7394)
(7392)
(7101)
(6845)
(6727)
(6611)
(6342)
(6151)
(5931)
学科
(70355)
经济(70285)
管理(31720)
(25648)
(21365)
企业(21365)
方法(21137)
地方(18580)
数学(17823)
数学方法(17661)
中国(16675)
(16185)
地方经济(13189)
(13077)
(13011)
业经(12833)
(12481)
(11193)
(10237)
金融(10229)
理论(10165)
(9196)
银行(9170)
(8905)
(8735)
产业(8474)
农业(8470)
(8236)
贸易(8230)
环境(8207)
机构
大学(181098)
学院(178987)
(82077)
经济(80410)
研究(68837)
管理(59995)
中国(50671)
理学(50053)
理学院(49404)
管理学(48484)
管理学院(48132)
科学(40338)
(38723)
(38061)
(36010)
研究所(32373)
财经(29581)
(29110)
中心(28879)
(28791)
经济学(27008)
(26621)
(25719)
师范(25452)
北京(24881)
(24531)
经济学院(23802)
业大(23780)
农业(22492)
(22290)
基金
项目(108610)
科学(84577)
研究(80552)
基金(77715)
(67890)
国家(67302)
科学基金(56073)
社会(52732)
社会科(49834)
社会科学(49818)
(42347)
基金项目(39248)
教育(37189)
(35279)
自然(33248)
资助(32417)
自然科(32404)
自然科学(32390)
自然科学基金(31837)
编号(31424)
成果(27930)
重点(25189)
(24825)
(24061)
课题(23910)
国家社会(22315)
(21135)
教育部(20748)
(20742)
发展(20386)
期刊
(104771)
经济(104771)
研究(62820)
中国(37698)
学报(30975)
(30627)
(27277)
科学(26755)
管理(24832)
大学(23550)
学学(22124)
教育(21841)
经济研究(17881)
农业(17721)
财经(17533)
(16995)
金融(16995)
技术(16172)
(15397)
业经(14153)
问题(13682)
技术经济(10357)
(10318)
世界(10204)
统计(9637)
国际(9304)
(9081)
(8813)
经济问题(8581)
(8170)
共检索到291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前满  
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是资本逻辑的衍生,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全球化参与拓展各经济主体提供获利机会和空间,交互摩擦和利益诉求需要以利益平衡来调和,即贸易平衡。而在技术、资源不平衡格局下,这种平衡是一种价值扭曲的平衡。资本逻辑的"必然"是对资本放任的结果,不是经济运行结构的逻辑必然,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生产与消费的结构体系,生产地与消费地以及生产中心与创新中心的分离,影响到地域经济结构平衡,即全球化的结构不能确保地域结构有序。因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秩序只是资本逻辑的辩护,平衡利益的贸易平衡不能替代区域经济的结构平衡,即消费与生产不能脱节。因此,全球化必须回归到区域层面上的生产-消费的循环上来,把民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高宏  李梦园  冯喆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从垄断资本积累体制到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资本积累体制的重大变革,新体制使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文章认为,根据以马克思资本增殖法则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制变迁内在规律,资本增殖条件改善驱动的生产扩张和技术变革最终会导致资本增殖条件的恶化并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文章最后指出,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将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带头与示范的作用,引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世龙  
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其存在的正当性和作用得到了一定认同。通过广泛对话和协商,二十国集团确立了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应对协同解决的信念,并以此为指导采取了具体措施,如提供巨额资金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金融监管,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强化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此外,其决策适当照顾并体现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它们在全球金融经济治理和对话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并不代表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也没能够冲击或颠覆现有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保障机制,同时,美元霸权依然大行其道。换句话说,二十国集团的出现并没有颠覆美国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杰  
一、思维范式的转换 本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范式。所谓范式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蓉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也是中国深度参与的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面临重大调整的时代。国家的属性决定着内政外交中"我是谁"的身份问题。中国是一个不同于西方制度模式的发展中大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日益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舞台的外围走向中心。这种地位的变化与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嬗变同步发生,国际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给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秩序中如何"趋利避害",完善制度优势、夯实发展基础、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并积极推动和引领建立更为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环境,是实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冠弢  
本文尝试首次界定秩序自由主义确切的学术概念和基本理论、政策主张,阐明其与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如下观点,即: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讲,战后初期的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是秩序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实践载体,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理论指导思想和学术体现。秩序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本身是以弗莱堡学派为核心,吸收当时多种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在实践中整合并经实践检验的产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堡骏   张洪平  
现代市场经济空间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空间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经济秩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经济秩序是相同的,同时也有很多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这些经济秩序的不同才使二者相区别.因此,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理论必须拓广思维空间,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重新学习和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岩  
个人—集体主义的经济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博士后陈岩本文旨在讨论哈耶克(Hayek,1945)意义下的东亚经济秩序,起点是个人主义的经济秩序,落脚点则是笔者基于东亚背景所提出的与哈耶克西方个人主义经济秩序不同的集(团)体主义经济秩序和个人——集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涵枫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国家形式与资本形态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构建国际经济秩序周期性演进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周期性演进反映了资本逻辑从内在于民族国家到实现全球化的动态过程,由不同形态的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形式下通过对国家结构和职能的塑造来表达其总体性权力,并决定了这一阶段国际经济秩序的物质内容。本文对国际经济秩序的英国周期和美国周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美国周期相对于英国周期资本逻辑更为深化,美国周期本质上是英国周期金融扩张阶段的延续。在资本逻辑下构建的国际经济秩序再生产出了自身的反对力量使危机无法避免,只有超越资本逻辑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解决当前的全球治理困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卢晓中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要求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从只注重体系内部生态平衡的共存秩序逻辑,转向体系内部生态和外部心态互洽的共荣秩序逻辑。基于该理论逻辑检视进入普及化时代的日本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可以发现二者分别遵循共存秩序逻辑和共荣秩序逻辑,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迈入普及化时代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共荣秩序逻辑,建立"层类交错"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体系内部的共荣;注重与国民心态相融合,实现体系内外部的共荣;在全球性体系中彰显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有价值,兼顾本土性和世界性的共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从明   王聪   陈昊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南北地区因初始经济禀赋的微小差异,政商互动分别演化出“开放经济秩序”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不同类型营商环境培育出南方“小企业铺天盖地”和北方“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经济景观。“开放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以低制度成本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高水平集聚;以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南方地区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则带来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失速。文章采用南北城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指标“两两捉对”回归的实证策略,直接识别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平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经济差距的解释能力在5.83%~14.23%之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均佐证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强调,实现南北经济平衡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进城市营商环境从“限制经济秩序”向“开放经济秩序”的演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洪莉萍  
在世界经济秩序变革中,国际经济法呈现出五大新趋向,即:区域经贸合作方兴未艾,最惠国待遇制度正经历变异;国家主权的自我限制趋多,法律的趋同化加快;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被淡化;互惠原则日趋宽松;协议管辖地位凸显。对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认真研究相应对策,完善有关立法,以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俊萍  
从经济社会学角度来看,作为沟通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媒介,社会资本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并维系了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物质基础——经济系统的正常秩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汉民  
一、会计系统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保障系统之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秩序,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宏观调控,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约束与自我约束,是实现社会经济有序运行的保障,但对加强会计系统建设在维护社会经济运行秩序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现代经济的运行一刻也离不开会计工作及其所提供的经济信息。无论是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我国经济的历史发展看,社会经济出现混乱的前奏,必是会计行为失去控制。会计信息严重虚假,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利益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