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8)
- 2023(4262)
- 2022(3624)
- 2021(3375)
- 2020(2850)
- 2019(6080)
- 2018(6084)
- 2017(10973)
- 2016(5629)
- 2015(6021)
- 2014(5321)
- 2013(5108)
- 2012(4715)
- 2011(4304)
- 2010(4532)
- 2009(4384)
- 2008(4381)
- 2007(4316)
- 2006(3738)
- 2005(3305)
- 学科
- 业(24674)
- 管理(24134)
- 企(23360)
- 企业(23360)
- 济(19603)
- 经济(19585)
- 技术(14240)
- 技术管理(11582)
- 中国(7066)
- 业经(6622)
- 方法(6166)
- 理论(5981)
- 财(5510)
- 制(5186)
- 农(4772)
- 银(4556)
- 银行(4551)
- 学(4525)
- 教育(4422)
- 行(4399)
- 融(4183)
- 金融(4182)
- 策(4095)
- 划(4053)
- 数学(3929)
- 数学方法(3870)
- 地方(3792)
- 和(3731)
- 产业(3665)
- 体(3486)
- 机构
- 大学(80590)
- 学院(79857)
- 管理(32690)
- 济(32332)
- 经济(31689)
- 理学(27625)
- 理学院(27349)
- 管理学(27057)
- 管理学院(26869)
- 研究(24256)
- 中国(18601)
- 京(16322)
- 财(16078)
- 科学(13547)
- 江(13306)
- 财经(12381)
- 范(11449)
- 师范(11395)
- 所(11222)
- 经(11090)
- 中心(10903)
- 州(10815)
- 北京(10326)
- 研究所(9880)
- 商学(9625)
- 经济学(9624)
- 商学院(9522)
- 财经大学(8997)
- 师范大学(8973)
- 院(8572)
- 基金
- 项目(49563)
- 科学(40978)
- 研究(40306)
- 基金(35447)
- 家(29834)
- 国家(29525)
- 社会(26729)
- 科学基金(26668)
- 社会科(25384)
- 社会科学(25376)
- 省(21060)
- 基金项目(18766)
- 教育(18592)
- 创(17838)
- 划(16934)
- 编号(15657)
- 创新(15417)
- 自然(15411)
- 自然科(15147)
- 自然科学(15145)
- 自然科学基金(14938)
- 成果(13499)
- 资助(12209)
- 课题(11643)
- 新(11321)
- 业(11114)
- 重点(11059)
- 国家社会(11007)
- 发(10914)
- 制(10788)
共检索到127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芦加人
专利作为一项激励创新的制度,实践中存在权利滥用的问题,进而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创新。专利权用尽是对专利权的合理限制,能破除不合理的权利垄断,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因而,实践中需要明确专利权用尽的条件及专利权用尽规则的适用范围,以解决实践中因专利权行使不当而阻碍创新的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筠筠
权利用尽原则是立法者在平衡知识产权人专有权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的。作为对权利人行使专有权的有效限制,该原则首先由美国司法机关提出,随后得到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援引。尽管世界各国在其实践中普遍采用了专利权用尽原则,但不同国家对专利权用尽原则的法律基础有不同的理解,产生种种不同的理论,导致对类似案件的处理出现不一致的结论。由于专利权用尽原则以及与此相关的平行进口问题对世界各国利益有重要影响,借鉴各国经验对我国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出口以及我国专利法相关条文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权利用尽 平行进口 地域性原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福东
专利权系由高度、长度和宽度三个维度构成的立体结构,其维度的不同取值,可以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专利权结构的设定,为低碳技术发明人与运用人建立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从而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实现低碳发展。但我国专利权结构呈现价值化倾向,以专有为中心,这造成专利权人的利益关切点与低碳技术创新背离,难以发挥专利权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护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的功能与作用。尝试利用专利权结构理论与模型,从专利权结构创新的基本原则、变革方向、制度框架、配套政策等进路,设计低碳约束下我国专利权结构创新的制度方案,为构建中国特色气候政策体系提供对策支撑。
关键词:
低碳发展 专利权结构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剑 刘晓光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在微观层面定量考察了专利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权质押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其积极效应不仅体现在以专利总数为代表的研发产出数量上,而且体现在以发明专利占比为代表的研发产出质量上。专利权质押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研发激励,提高了企业的研发经费占比和研发人员占比。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研发职务奖励有助于扩大发明专利质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但研发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专利质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专利权质押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产出数量、研发产出质量和研发投入均有显著影响,但相比之下,专利权质押对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创新产出数量的正面影响更大,对非国有企业和小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质量结构改善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深入开展专利权质押试点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伟军,夏倩芳,徐锐
电子商务专利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电子商务软件专利保护的演变过程,在对电子商务专利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之后,指出专利权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新筹码,并针对电子商务专利保护的国际化趋势,提出了我国有关立法和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知识产权 专利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毛毅翀 吴福象 葛和平
在当前中国关键技术缺失问题亟须解决且风险投资发展迅速背景下,构建包含不同投资机构参与的企业创新决策理论模型,探讨风险投资对于不同技术类型创新决策的影响,并引入专利权行政保护,分析其能否正向调节风险投资对关键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然后利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非关键技术创新,但对于关键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同时,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能够提升风险投资对关键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由此,提出优化风险投资管理、完善专利权保护和引导企业创新等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旭微 陈丽娟
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目共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专利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对解决企业尤其是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2008年至2012年专利权质押在浙江省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深入分析其促进因素,即政府支持政策的促进效果,总结其改进方向,旨在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专利权质押融资 支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九云,白莽,王晓红
取得和利用专利权是衡量技术创新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不仅应对取得、利用、管理和保护专利权的时间、方式和地域等问题作出保护性战略选择,而且还应在机构、人员、制度和手段等方面选择或采取一系列保护策略。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专利权 保护战略 保护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关键词:
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 创新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迩瀚
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所涉及行业日益复杂,精准激励不同行业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学者主张法院应当灵活适用司法政策杠杆调节不同行业的激励机制,以避免激励不足或者激励过度。以政策杠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我国专利法中存在类似于美国的司法政策杠杆,还存在明确规定了特定于某些行业而适用的法定政策杠杆。司法政策杠杆的适用具有不确定性,可通过合理的法定化路径实现适用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从而使我国专利法中的政策杠杆发挥精准激励不同行业创新的功能。
关键词:
专利权保护 精准激励 政策杠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彦彦 吴福象
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有利于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样本结果显示,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国企、中小规模企业及低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专利权行政保护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关键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薇薇
将世界制造大国做"强",中国企业应选择模仿创新模式为宜。模仿创新的实现必须以技术转移为基础,在技术模仿的过程中实现技术积累,最终实现再创造。然而,现实技术转移过程中,面对专利制度障碍与专利商用化困境,企业虽采取各种方式参与技术转移,但成效并不显著,且存在各种知识产权风险,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笔者通过对制造业发达的典型国家中企业专利权属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其发展均有赖于良好的专利权属制度;提出在不同技术转移模式下,完善我国企业专利权属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专利 权属 利益分享 职务发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翔
专利权耗尽是指,由专利权人自己或经其同意由第三方投放市场的专利产品,不再受专利权中的限制权的约束,售出的专利产品可以被他人再销售或使用,不构成专利侵权。在欧盟范围内,专利权耗尽原则是通过司法判例和法学理论发展而来的,迄今为止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在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翔
中国专利法经过1992年的第一次修改后,在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授予专利权人进口权。经第二次修改并于2000年8月25日颁布,将于2001年7月1日生效的新专利法,尽管对第十一条也做了调整和修改,增加了有关许诺销售的规定,但对进口权本身并没有实质性改动。新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