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4)
- 2023(10680)
- 2022(9434)
- 2021(9307)
- 2020(7657)
- 2019(17970)
- 2018(18072)
- 2017(33213)
- 2016(19466)
- 2015(22335)
- 2014(22795)
- 2013(21660)
- 2012(19874)
- 2011(18094)
- 2010(18196)
- 2009(16056)
- 2008(15424)
- 2007(13501)
- 2006(11833)
- 2005(10424)
- 学科
- 济(65584)
- 经济(65510)
- 管理(49709)
- 业(45497)
- 企(38494)
- 企业(38494)
- 方法(31329)
- 数学(26438)
- 数学方法(26094)
- 教育(23955)
- 中国(22991)
- 理论(18197)
- 学(18009)
- 农(17451)
- 财(15966)
- 业经(14703)
- 地方(13249)
- 制(12306)
- 技术(12257)
- 教学(12197)
- 和(11686)
- 农业(11525)
- 贸(10979)
- 贸易(10973)
- 易(10617)
- 环境(10127)
- 务(10071)
- 财务(10006)
- 财务管理(9989)
- 发(9495)
- 机构
- 大学(270244)
- 学院(265636)
- 管理(100482)
- 济(91414)
- 经济(88830)
- 研究(88131)
- 理学(87054)
- 理学院(85964)
- 管理学(84346)
- 管理学院(83827)
- 京(59378)
- 中国(57575)
- 科学(55587)
- 范(46884)
- 师范(46609)
- 所(44176)
- 财(42402)
- 研究所(40416)
- 教育(40064)
- 江(39945)
- 北京(38498)
- 中心(38272)
- 师范大学(37991)
- 业大(37934)
- 农(37855)
- 财经(34430)
- 技术(33963)
- 州(32788)
- 院(31635)
- 经(31200)
- 基金
- 项目(179178)
- 科学(140902)
- 研究(140171)
- 基金(124472)
- 家(106666)
- 国家(105563)
- 科学基金(90019)
- 社会(82472)
- 社会科(77667)
- 社会科学(77647)
- 教育(72880)
- 省(72469)
- 基金项目(66406)
- 划(62530)
- 编号(61308)
- 自然(57668)
- 自然科(56265)
- 自然科学(56252)
- 自然科学基金(55210)
- 成果(52516)
- 资助(50947)
- 课题(45487)
- 重点(41156)
- 部(40898)
- 发(38580)
- 年(37470)
- 项目编号(37374)
- 创(37166)
- 教育部(35783)
- 规划(35639)
- 期刊
- 济(101428)
- 经济(101428)
- 研究(87223)
- 教育(68580)
- 中国(59039)
- 学报(41423)
- 科学(37068)
- 管理(34931)
- 农(33859)
- 大学(32246)
- 财(31321)
- 技术(29214)
- 学学(28430)
- 农业(24117)
- 职业(18651)
- 图书(17360)
- 财经(17204)
- 融(16807)
- 金融(16807)
- 业经(15975)
- 经(14544)
- 经济研究(14337)
- 坛(13211)
- 论坛(13211)
- 理论(12983)
- 问题(12977)
- 技术教育(12501)
- 职业技术(12501)
- 职业技术教育(12501)
- 科技(12343)
共检索到39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粤文
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认为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粤文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为衔接提供了内在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衔接提供了现实参考。开展学士专业学位教育、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联合培养是衔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红军
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两者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由于两个教育体系本身发展的不成熟,二者在实施中却没有衔接起来。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自然衔接点在于发展专业学位的学士层次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尝试和实践证明了这一途径的可行性。建议以普通高校开设的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通过现有专业学位和本科专业的对应式设置、转移性设置和拓展性设置等策略来实现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学位教育 衔接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运鑫 廖益 罗频频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工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社会需求、职业能力、衔接的有效性等方面。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工具理性,夯实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通过二者的融合还原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一体性,可以有效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顾姗姗 朱建达 邵永健
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重要意义和背景条件,讨论了实现衔接的政府制度政策保障,并从高校视角,深入探讨了通过修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调整考核方式、规范师资队伍、制定鼓励政策等路径实现两者的衔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阳 贾金忠
通过归纳已有的全方位衔接、职业资格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免考职业资格考试部分科目、缩短实践时间等四种衔接模式,分析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因素:专业学位对应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完备性、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实践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等。提出了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选择适宜的衔接模式,发挥高校培养主体的作用,强化实践基地作用,完善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建中
在职业教育中开展研究生教育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认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有急政府之所需、解企业之所急、补高职之所短的必要性,并有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保证其可行性,提出通过开展区域人才需求调研、实施联合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搭建产学研基地、建设研究基地五种途径具体实施,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创新。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研究生培养 双元制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守祥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人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但现行的对口升学考试、五年一贯制、自主招生、注册制入学等制度设计,均着眼于解决中职或高职的生源问题,具有明显局限性。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及人自身发展需要,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重新认识、规划和设计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相关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海华 朱新生
文章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终身教育等理念为指导,通过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价值取向的内涵、变迁及相关主体的研究,重构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价值取向,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实践与推进提供有益的价值导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芳
为使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借鉴中专的办学经验,重点抓好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制度和学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桂娟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为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职业型研究生特别是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重点扩张,应是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晴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生性变革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与要求,从体制变革诉求、机制变革诉求及教学模式变革诉求等方面揭示了中高职衔接中专业与职业互动的立足点,从职业需求规范专业设置方向及专业设置引领职业需求变革等方面解读了专业与职业在中高等职业衔接教育中的延续关系,并提出变革教育体制、教育机制、教学模式等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专业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铁刚
我国中高职衔接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技工师范教育,后先后经历了中专试办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等阶段。进入21世纪,衔接的形式更加多样,初步形成了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单独招生、免试推荐、注册入学等形式。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加大四方面的改革力度。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沙启仁
职业教育的学制结构,应与其培养人才的系列结构和层级结构相对应。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中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素质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作好有效衔接。从技术设计角度看,应积极实施教育转换,明确衔接标准,保证各类对应性衔接渠道畅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