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7)
2023(3854)
2022(3315)
2021(3151)
2020(2678)
2019(5925)
2018(6121)
2017(11154)
2016(6338)
2015(7204)
2014(7532)
2013(7033)
2012(6596)
2011(6185)
2010(6432)
2009(6111)
2008(6135)
2007(5948)
2006(5322)
2005(4891)
作者
(19883)
(16460)
(16373)
(15585)
(10532)
(7827)
(7404)
(6489)
(6391)
(5962)
(5608)
(5604)
(5585)
(5367)
(5337)
(4980)
(4911)
(4727)
(4701)
(4665)
(4345)
(4061)
(4055)
(4026)
(3761)
(3707)
(3636)
(3556)
(3402)
(3349)
学科
(23239)
经济(23194)
管理(20868)
(18084)
(16412)
企业(16412)
方法(8610)
(8176)
(7719)
理论(7431)
中国(7090)
(7075)
(6959)
(6715)
业经(6343)
数学(5885)
数学方法(5815)
(5336)
银行(5323)
教育(5211)
(5141)
(4915)
金融(4907)
(4804)
体制(4671)
(4498)
地方(4457)
(4435)
贸易(4433)
(4282)
机构
大学(98892)
学院(97776)
(35975)
管理(35657)
经济(35035)
研究(33208)
理学(29868)
理学院(29520)
管理学(29004)
管理学院(28812)
中国(25113)
(21535)
科学(20485)
(18990)
(17367)
(17321)
(16418)
研究所(15631)
财经(14600)
(14588)
中心(14583)
师范(14403)
业大(14057)
农业(13515)
北京(13432)
(13076)
(13011)
(11660)
师范大学(11432)
技术(11254)
基金
项目(59641)
科学(46720)
研究(44788)
基金(42434)
(37151)
国家(36820)
科学基金(31125)
社会(27410)
社会科(25790)
社会科学(25784)
(23416)
基金项目(22077)
教育(21391)
(19862)
自然(19808)
自然科(19392)
自然科学(19384)
编号(19156)
自然科学基金(19051)
成果(17332)
资助(17222)
课题(13839)
重点(13292)
(13162)
(12054)
项目编号(11882)
(11849)
(11421)
(11364)
教育部(11234)
期刊
(45322)
经济(45322)
研究(31040)
中国(22355)
学报(18119)
(16215)
(15842)
教育(15807)
科学(15274)
管理(14376)
大学(13707)
学学(12741)
农业(10153)
财经(8916)
(8867)
金融(8867)
技术(8526)
(7722)
业经(7636)
经济研究(6553)
图书(6397)
问题(6219)
(5705)
(5058)
(4904)
论坛(4904)
(4794)
书馆(4548)
图书馆(4548)
理论(4532)
共检索到15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师伟  
本文就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范围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认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应当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只有经营者才能成为这一主体,非经营者(主要是政府机关和经营者的雇员)则不能;二是作为这一主体的经营者只限于同处于相关市场的经营者;三是作为这一主体的经营者不限于合法的经营者,非经合法成立的经营者或者虽经合法成立但非法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同样也可以构成这一主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安朋  
讨论在情报获取和情报利用两个情报活动阶段中的正当与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情报获取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获取情报的方法手段和所获取的情报的性质两个方面,判断时应该以法律为准绳,而不应以自认的道德上的或情感上的标准为依据;情报利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利用了以非法手段获取的情报,违法或违约利用情报,以及在利用情报后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等诸方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琦  
论不正当竞争情报行为及其法律制约魏琦(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江苏210093)AbstractTheglobalresearchesoncompetitiveinteligenceareoutlined.Theilegalcompeti-tiveinte...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志超  
在正常情况下,出于资金缺乏、分散风险、募集资金以及专长互补的考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私募投资机构会在有明示或者默示的联合投资协议基础上共同对同一被投资主体进行投资。然而,由于私募投资的秘密性以及严密的协议安排,使得被投资主体失去了自由议价的机会,而联合投资的一致行动足以抑制最终的股权交易价格。这种一致行动限制了竞争、减少产出,降低了市场的效率,可能触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串谋行为,甚至《反垄断法》中的垄断行为。该文指出了私募联合投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以及具体认定中的困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美玲  熊彬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加强对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伟民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而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因此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尤其是弄虚作假和购销活动中的贿赂与变相贿赂问题。在这里,就购销活动中的贿赂与变相贿赂作一些理论分析。 采取贿赂或变相贿赂等手段推销或采购商品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是向买方采购人员或卖方销售人员给与“回扣”或“奖品”。这里,贿赂的提供便是两方面的,一是由供应方代理人为推销商品而给与需求方代理人的“回扣”或“奖品”,二是由需求方代理人为购买稀缺商品而给与供应方代理人的。如果在这里把前一种情况中需求方代理人手中关于是否购买商品的决定权和对商品供应方的选择权看作一种稀缺资源,那么,他便是这种稀缺资源的供给者。因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伟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经营者为了加强或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经常采用搭售的方法。但是一些经营活动中的搭售行为妨碍了市场的竞争自由,影响了交易相对人自由选购商品的经营活动,导致竞争对手的交易机会相对减少,明显具有了不正当竞争的性质。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营者是否有搭售行为、哪些搭售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若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该经营者又该如何对顾客和其他经营者实施法律补偿等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一、搭售行为的判别 所谓搭售,又称捆绑销售,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的地位,违背顾客的意愿,在向顾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海群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problem about the justice of competi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analyzes the kind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pplying to unfair competition and probes into some typical behaviors of unfair competi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ir punishment by law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俞敏  
论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的最新修正宋锡祥俞敏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日本各经济主体间的不正当竞争也愈演愈烈。为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日本政府通过加强立法来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结合本国实情和国际形势需要,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宁  
一、保险业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保险业竞争是指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在特定的市场上,通过提供同类或类似的商品和服务,为争夺市场地位或顾客而作的较量,并产生优胜劣汰的结果。保险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保险公司在市场交易中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的原则和职业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俊辉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有传统的商标"搭便车"、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等行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不正当信息获取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法律规定不明晰、"穿透式监管"概念的滥用、法律责任相对较轻等。因此,建议通过细化相关法律制度、审慎实施穿透式监管、适当加重法律责任等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勇  
实质性替代标准是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重要判断路径,在探究该标准内涵时,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中的实质性替代标准可以与其进行词源比对,二者存在共同点,也因语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盗用成果行为的规定与实质性替代标准具有保护对象、保护方式和保护原则的相似性,可以为实质性替代标准的适用提供框架参照。在适用结构上,对实质性替代标准的判断包括权益基础、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三方面内容。首先,被替代的数据集合必须具备权益基础,这要求数据收集者对相关数据集合进行了实质性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数据集合包含实质性数量的数据条目,而无需考察数据收集者收集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对数据集合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其次,替代行为具有不正当性,在区分数据使用行为和数据获取行为的基础上,可以分别考察数据使用行为是否缺乏实质性创新,是否未遵守比例原则中的适当性原则和必要性原则,是否不符合职业者的正常行为标准;最后,替代结果产生竞争损害,既损害了数据收集者的核心竞争力,对关涉其生存的关键业务和商业模式造成威胁,也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减弱了市场的创新激励作用,违背了效能竞争原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聂加龙   邹雄智   肖中华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另一方面也催生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市场乱象,这些市场乱象都是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对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有大数据算法设计规制和消费者个人数据产权规制两种进路。大数据算法设计规制的实现需要建立算法责任制度,成立算法责任审查委员会。消费者个人数据产权规制的实现需要确立经营者等数据使用人的消费者个人信息隐身份义务,保证消费者个人信息被遗忘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