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0)
2023(10820)
2022(9065)
2021(8383)
2020(6849)
2019(15191)
2018(14864)
2017(28291)
2016(15284)
2015(16988)
2014(16857)
2013(16432)
2012(15285)
2011(13866)
2010(14681)
2009(13990)
2008(13941)
2007(12603)
2006(11600)
2005(10686)
作者
(43385)
(36152)
(35907)
(34503)
(23349)
(17185)
(16264)
(13909)
(13688)
(13331)
(12440)
(11802)
(11702)
(11654)
(11628)
(11063)
(10687)
(10439)
(10380)
(10295)
(9285)
(9050)
(8722)
(8412)
(8409)
(8212)
(7946)
(7833)
(7255)
(7041)
学科
(78365)
经济(78311)
管理(48679)
(41555)
(34528)
企业(34528)
(28115)
方法(23608)
地方(21024)
中国(20298)
数学(20053)
数学方法(19804)
(18551)
(15803)
业经(15482)
(15422)
财政(13480)
地方经济(13366)
(13185)
财务(13156)
财务管理(13112)
企业财务(12445)
农业(11965)
(11944)
(11772)
银行(11757)
(11547)
(11395)
贸易(11387)
(11223)
机构
学院(224017)
大学(219938)
(100642)
经济(98611)
研究(79194)
管理(78982)
理学(66217)
理学院(65530)
管理学(64468)
管理学院(64050)
中国(60351)
(54838)
科学(45312)
(44978)
(40381)
财经(39319)
(36031)
研究所(35740)
(35328)
中心(34770)
(32503)
经济学(32169)
(30038)
师范(29826)
北京(28643)
经济学院(28432)
(28379)
财经大学(28351)
(27794)
业大(27685)
基金
项目(133953)
科学(104671)
研究(102370)
基金(94991)
(81494)
国家(80755)
科学基金(68551)
社会(66004)
社会科(62493)
社会科学(62476)
(53064)
基金项目(48132)
教育(47218)
(43588)
编号(42262)
自然(40985)
自然科(39998)
自然科学(39987)
资助(39770)
自然科学基金(39221)
成果(36553)
课题(30582)
重点(30519)
(30482)
(29491)
(27644)
(27319)
国家社会(27020)
教育部(25822)
项目编号(25724)
期刊
(127653)
经济(127653)
研究(78027)
(46911)
中国(45111)
学报(31731)
管理(31407)
(31025)
科学(28733)
教育(25274)
大学(24426)
(24129)
金融(24129)
学学(23174)
经济研究(22054)
财经(21761)
农业(20390)
业经(19105)
技术(18913)
(18893)
问题(15808)
(13548)
技术经济(11961)
国际(11369)
世界(10840)
现代(10582)
统计(10470)
商业(10342)
(10126)
经济问题(9965)
共检索到361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萍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日益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讲,各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各国政府在具体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总要面临具体政策目标的选择,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采用的政策措施的选择。就前者而言,主要有:以调控社会供求总量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协调社会供求结构为主要目标;以追求经济稳定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加速经济增长为主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克正   丛树海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两大基本政策,成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协调社会总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不断减少,逐步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势将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松青  
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 ,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实质是二元结构及其体制变迁。在二元经济条件下 ,有效的财政政策应该是能兼顾短期和长期、协调总量和结构、着力于政策和体制联动的政策 ,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在有利于二元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城市要重点排除有碍于新的消费和投资增长点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在农村则要重点疏通和拓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渠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姜继增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确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目标又是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家姝  刘建青  张莹  
财政政策是构成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此次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江晓薇(财政部科研所)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保证今后15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翁礼华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经济观点及其财政政策取向的争论,在古代中国汉朝昭帝时就曾经激烈地发生过。武帝后期由于人口锐减,民力疲弊,昭帝(公元前86年—前74年)、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统治时期,专力内治,继续执行汉初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导向李松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并非万能,它在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已成为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共识。财政政策作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尚敏  郭代模  
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总政策选择梁尚敏,郭代模一、市场经济新体制新机制要求有一个新的财政总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有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相适应的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政策,以指导分政策的实施,推进分政策的运作。有些同志认为有了各项具体的分政策,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丛树海  
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处于由低谷走向复苏的拐点阶段,但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加入WTO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的情况,而且国际经济的外部条件不理想、出口困难加重,也使得我国经济必须在艰难的环境中奋勇向前。所以,2002、2003年我国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也是我国“十五”经济发展计划能否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两年。因此,2002、2003年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扩张,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为推动经济的成长创造条件,应是一种必然选择。当前尚不具备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基本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按照标准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大规模失业时,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由此引起的财政赤字则由政府发行公债筹措资金来弥补。但是,这一政策主张遭到各种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攻击和批判。其中,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财政政策不仅是短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不仅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直接服务,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日推出了闫坤教授等完成的《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2008—2009)》一书。这本书,以季度为单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变化、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细致的跟踪分析,并对这一时期我国财政、金融、税收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其出台背景、实施原因、政策绩效、可持续性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教授的新作——《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 具体来说,本书的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财政赤字这个“轴心”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采行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财政赤字认识的转变,即从“赤字有害”到主动利用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化斌  许志伟  胡永刚  鄢萍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隐含假定了财政政策冲击是突然宣布实施的,经济中的个体事先并不知情,而事实上公众往往可以提前得到关于政策的消息。本文尝试建立消息推动下的经济周期(News Driven Business Cycle,简称NDBC)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并分析政策消息对形成公众预期、改变公众行为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脉冲反应对比分析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和未预期到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通过对不同政策的模拟,本文发现财政政策的消息冲击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在消息冲击的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效果与传统周期模型下实际政策冲击的效果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区别。本文结论对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制定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