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0)
- 2023(12821)
- 2022(10873)
- 2021(10013)
- 2020(8147)
- 2019(18709)
- 2018(18548)
- 2017(36242)
- 2016(19517)
- 2015(22083)
- 2014(22402)
- 2013(22461)
- 2012(21635)
- 2011(20406)
- 2010(21274)
- 2009(20253)
- 2008(19938)
- 2007(18197)
- 2006(17115)
- 2005(16037)
- 学科
- 济(102921)
- 经济(102822)
- 管理(51904)
- 业(49127)
- 企(37399)
- 企业(37399)
- 方法(32326)
- 中国(30828)
- 地方(27604)
- 数学(27448)
- 数学方法(27174)
- 农(26199)
- 贸(24750)
- 贸易(24730)
- 易(23938)
- 业经(21218)
- 制(19717)
- 财(19699)
- 学(18822)
- 银(18193)
- 银行(18167)
- 融(17838)
- 金融(17837)
- 行(17745)
- 农业(17154)
- 地方经济(16465)
- 发(14454)
- 策(14338)
- 环境(14115)
- 理论(13153)
- 机构
- 大学(300517)
- 学院(299996)
- 济(138969)
- 经济(136114)
- 研究(113340)
- 管理(106037)
- 理学(87970)
- 中国(87223)
- 理学院(86930)
- 管理学(85737)
- 管理学院(85144)
- 财(65792)
- 京(64691)
- 科学(63259)
- 所(58766)
- 研究所(52229)
- 财经(50267)
- 中心(48943)
- 江(48046)
- 农(46462)
- 经(45268)
- 经济学(44049)
- 范(43086)
- 北京(42758)
- 师范(42750)
- 院(39812)
- 经济学院(39263)
- 州(38522)
- 业大(37444)
- 财经大学(36592)
- 基金
- 项目(175282)
- 科学(136821)
- 研究(134683)
- 基金(124142)
- 家(106718)
- 国家(105753)
- 科学基金(88086)
- 社会(86601)
- 社会科(82202)
- 社会科学(82182)
- 省(67558)
- 基金项目(63132)
- 教育(61512)
- 划(57307)
- 编号(55142)
- 资助(52236)
- 自然(51456)
- 自然科(50123)
- 自然科学(50111)
- 自然科学基金(49193)
- 成果(48715)
- 发(44175)
- 课题(40324)
- 部(40037)
- 重点(40031)
- 发展(36558)
- 展(35989)
- 国家社会(35643)
- 创(35524)
- 性(35291)
- 期刊
- 济(172726)
- 经济(172726)
- 研究(107759)
- 中国(63908)
- 财(47626)
- 农(44766)
- 管理(42556)
- 学报(41394)
- 科学(38435)
- 教育(37753)
- 融(37582)
- 金融(37582)
- 大学(32056)
- 农业(30242)
- 学学(29610)
- 经济研究(28977)
- 业经(26729)
- 财经(26617)
- 技术(25750)
- 问题(23701)
- 贸(23406)
- 经(23157)
- 国际(21782)
- 世界(17848)
- 技术经济(16196)
- 业(15683)
- 商业(15274)
- 现代(14402)
- 坛(14245)
- 论坛(14245)
共检索到496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尹翔硕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应根据本国丰裕要素决定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贸易活动,但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本国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本文认为,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比较优势和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对外贸易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时,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也有所变化,并要求本国顺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应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特征支持了这些判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锐
一、我国所处贸易时代特征分析 外贸时代实质上是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阶段性标示,它可由该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顺序及特征反映出来。 关于我国自“一五”以来各时期出口商品结构见表1。 表1 我国历期出口商品构成表(单位:亿美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皓 杜莉
通过比较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作者认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积极推动WTO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另一方面又保持了自身的特色,产生了与WTO规则的背离。文章的结尾,作者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先明 邹桃 熊鹰
在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接着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及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跨国公司并购步伐加快。随后提出了大力发展钢铁循环经济,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这一系列扩大高端钢铁产品出口的措施。
关键词:
钢铁贸易 出口退税 反倾销 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牛宝俊
世界农产品贸易因各个国家的农业发展阶段、工农产业的相互关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出口战略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政策。对发达国家来说,无论是大农场经济的北美,还是小农经济的欧共体,均不同程度地采取农业保护和出口补贴等有效措施,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尤其是粮食等基本农产品出口。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均采取不同程度的“负保护”政策,如以农业积累扶持工业,以农产品出口换取工业急需之外汇,用国家财政补贴消费者而非生产者等。本文从农业发展阶段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工农产业相互关系和出口战略等因素,分析和阐述了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征,以探讨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素华
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实力相对衰弱迫使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更加务实,构成了美国实行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实行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加。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是全面的贸易保护,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弱势部门,发展本国强势部门,是一种以绝对优势作为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基础的贸易管理方式。
关键词:
美国 多轨制贸易政策 经济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迪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步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和对外贸易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政策存在相容性与激励性不足或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应采取建立健全政策评价体系、以更加完善的竞争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企业创新等措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珏
一、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 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1947—1974年为力主自由贸易政策时期,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它所设计的GATT,操纵国际经贸组织活动,充当现代自由贸易运动领袖之角色,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2)1974—1985年,由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转换时期。美国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下,调整外贸政策,尤其是对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宏
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美国新总统的上任,美国对外贸易政策面临重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势必对未来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尽管缺乏关于新贸易政策详尽的阐述,但依然可以从近期美国政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对外贸易正在快速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了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加快了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准入门槛过高、出口退税滞后、难以获得出口商品配额、融资困难等问题。为促进民营对外贸易的发展,政府要营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进出口商会及中介组织要增强对民营企业的规范管理与服务,民营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
民营对外贸易 经济影响 问题 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对外贸易制度与政策作了比较。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从原来国家统制型转向开放型,贸易政策从保护贸易逐步转向自由贸易,目前正按照WTO要求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建立适应多边贸易体制的运行规则和机制。德国对外贸易制度从原来政府统制经营已过渡到主要由企业自主经营,建立起企业自主经营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外贸发展模式。德国外贸发展模式对正在按WTO规则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
贸易制度与政策 比较 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崔凡
萨缪尔森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美国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里的技术进步,会导致美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福利的下降。但从现实数据看,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扩大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从长远看,中国基于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纵向对外贸易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基于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横向贸易的地位将逐渐上升。
关键词:
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 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明太
本文着重通过度量和分析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评价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作者认为 ,中国对外贸易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总需求扩张不具有主导作用 ,但对外贸易对于引进新产品及其内含的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 ,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汉 刘金全
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政策作用机制和传导机制的复杂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文章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框架下,分析对外贸易开放度与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政策的关联机制,进而分析对外贸易开放度对经济下行风险和通货紧缩风险的关联性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开放度越高,总供给曲线越陡峭,总需求曲线越平坦,产出通胀替代比也将越高,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风险将减小,此时应避免采取大规模的积极货币政策。在当前对外贸易开放度缓慢下降的经济新常态下,应继续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努力扩大总供给,适当刺激总需求,确保产出和通胀在新常态下适度平稳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