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2)
- 2023(7521)
- 2022(6309)
- 2021(5566)
- 2020(4695)
- 2019(10472)
- 2018(10326)
- 2017(19469)
- 2016(10871)
- 2015(12075)
- 2014(12057)
- 2013(11750)
- 2012(10945)
- 2011(10091)
- 2010(10214)
- 2009(9851)
- 2008(9920)
- 2007(9230)
- 2006(8397)
- 2005(7647)
- 学科
- 济(42240)
- 经济(42079)
- 管理(36838)
- 业(32813)
- 企(28848)
- 企业(28848)
- 方法(16932)
- 财(14245)
- 制(13884)
- 业经(12772)
- 农(12509)
- 中国(12460)
- 数学(12273)
- 数学方法(12104)
- 学(10897)
- 体(9673)
- 理论(9620)
- 和(8858)
- 务(8181)
- 财务(8153)
- 财务管理(8133)
- 体制(7983)
- 农业(7846)
- 企业财务(7756)
- 银(7563)
- 银行(7542)
- 融(7256)
- 金融(7250)
- 行(7209)
- 环境(6960)
- 机构
- 大学(165049)
- 学院(162273)
- 济(65262)
- 经济(63870)
- 管理(58174)
- 研究(57915)
- 理学(49364)
- 理学院(48749)
- 管理学(47849)
- 管理学院(47522)
- 中国(42871)
- 科学(35149)
- 财(35074)
- 京(34835)
- 所(30008)
- 农(28817)
- 研究所(26880)
- 财经(26814)
- 江(26214)
- 中心(25177)
- 经(24128)
- 业大(23967)
- 农业(22402)
- 范(22383)
- 师范(22162)
- 北京(21746)
- 经济学(20667)
- 院(20564)
- 州(20107)
- 财经大学(19752)
- 基金
- 项目(105532)
- 科学(83374)
- 基金(77393)
- 研究(76576)
- 家(68770)
- 国家(68194)
- 科学基金(57509)
- 社会(51892)
- 社会科(48069)
- 社会科学(48051)
- 省(40401)
- 基金项目(40020)
- 自然(36033)
- 教育(35370)
- 自然科(35194)
- 自然科学(35186)
- 划(34681)
- 自然科学基金(34601)
- 资助(30888)
- 编号(29760)
- 成果(26133)
- 制(25003)
- 重点(24501)
- 部(24081)
- 发(21969)
- 创(21779)
- 国家社会(21751)
- 课题(21681)
- 教育部(20676)
- 创新(20502)
共检索到25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奎
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分布的性质,说明每个社会都具有独特的生产分布规律。但是,如果以此否定不同社会制度下尚存在生产分布的共同原则,那就是错误的。生产力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在不同生产方式下,生产力有继承性。这就有可能使不同社会具有生产分布的共同原则。几十年的正反经验,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分布恰当与否,主要标志是取得的经济效益如何?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是延缓了经济发展?全国各地区经济潜力发挥如何?因为生产分布除特定经济制度下有特定生产分布规律外,同一制度下,由于配置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不同也会产生绝然不同的效果。生产分布的措施,除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晓华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个具有宏伟抱负的经济思想家。早在民国元年,南北统一后,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不久出任全国铁路总办。着手制定了在中国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的计划,潜心规划将来。他认为三民主义“惟民生主义至今尚未达到。然民生主义关系到国民生计至重,非达到不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非民生主义不可”。但是孙中山的美好愿望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得粉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一部气势磅礴的建设现代化的蓝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实业计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虞祎 张晖 胡浩
本文基于2001~2008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HOV模型,对环境规制是否已经影响到中国生猪生产布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生产正在发生从环境规制严格地区向环境规制宽松地区转移的现象,从而验证了生猪生产布局中存在"污染天堂效应";本文另一表征环境规制的变量"人均收入水平"对生猪生产布局的影响方向与预期相反,应该看作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畜产品市场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顺萍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大豆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美国、巴西、阿根廷3大大豆出口国的产业现状。同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布局和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最后针对中国大豆产业落后和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来破除大豆产业危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豆 布局 种植 依存度 产量 进出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军 谭莹 胡洪涛
随着畜牧业禁限养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环境规制成为制约中国生猪养殖的首要问题。基于波特假说的相关理论,利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生猪养殖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探讨其空间转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业与环境规制强度在地域上都存在很强的空间关联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层次状聚集现象;生猪出栏、存栏和养殖场密度与环境规制强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关系,在环境制约下,生猪养殖呈现先下降,越过第一拐点后上升,到达第二拐点后再下降的发展趋势;上海、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已经越过倒N型曲线上第二拐点,生猪养殖处于向外转出阶段,河北,湖北、湖南等10个省市即将在短时间内到达第二拐点,生猪产业发展处于饱和缓慢增长阶段,贵州、广西等6个中西部省份生猪养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现有生猪养殖水平较低,但未来养殖潜力巨大。环境规制的差异使得生猪产业从东南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在空间布局存在着"南猪北移,东猪西进"的转移趋势。因此,提出各地区应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水平及监管政策,加强环保投入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应对环境监管的冲击,密切关注生猪供给状况防止猪肉价格大涨等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丛松日
马克思认为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与社会制度无关。发展生产力与两极分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资本主义不能消除两极分化。邓小平承认社会主义存在两极分化 ,但可以消除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刘顺飞
近20多年来,中国水稻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水稻总播种面积的减少,另一方面表现为地区布局的变化:传统水稻主产区的南方区、长江中下游区水稻播种面积减少较多,而东北区水稻播种面积则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本文分析了全国各区域水稻播种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各区域水稻生产相对于替代作物净收益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布局变化的直接原因,而在部分地区资源约束条件、制度改革等因素也起到显著作用。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地区布局 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春
文章基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07年中国稻谷、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稻谷生产布局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
关键词:
中国 比较优势 稻谷 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目的]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产布局变化影响市场供给的均衡性,关系小麦生产稳定,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方法]采用1978—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规模指数、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指数及重心转变路径全面分析中国小麦生产布局空间演化特点,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各区域小麦播种面积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小麦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时间迁移,小麦生产布局由分散逐渐变集中,主要集中于中部、黄淮海地区,该地区的面积和产量对全国小麦生产的贡献最大;(2)无论是从播种面积还是产量角度,中国小麦生产重心都表现出自北向南再向东的趋势;(3)小麦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越来越显著;(4)灌溉水平和化肥投入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正向作用,机械投入、政策和技术水平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比较收益和非农就业机会对该区和相邻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影响,但作用方向相反。[结论]建议小麦生产布局优化要注重发挥相邻区域农民的学习效仿能力,促进小麦品种研发技术提升,增强小麦生长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小麦生产的要素配置效率,关注非农就业导致的小麦播种面积波动,保障主产省农民收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传钧
一、生产布局是国土开发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自从1981年春、中央提出国土整治的任务以来,先后在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主管业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了专业干部,并在一些省区开展了国土规划的试点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在初期,把国土整治概括为:关于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从调查考察开始,最后提出专题报告或落实到规划的制定。通过三年来的实践,对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工作的实质性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致可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向华 吴曼 胡志山 宗义湘 赵邦宏
近年来,水生蔬菜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芋头作为中国贸易量最大的水生蔬菜,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产品特色优势区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深入研究芋头产业发展趋势,本文从世界角度出发,综合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海关及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对世界芋头生产布局与贸易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对世界芋头生产与贸易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生产方面,主要集中在非洲(72.8%)和亚洲(22.3%),非洲芋头产量增加受面积拉动明显;亚洲芋头生产效率水平提高对促进产量增加贡献十分显著。贸易方面,芋头贸易量占总产量比重很低(<1%),贸易市场结构较单一,其中90%以上的贸易量在亚洲产生,以中国出口日本为主。预计,随着世界芋头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芋头产量将稳定上升,贸易量也将随之逐步扩大。
关键词:
芋头 生产布局 贸易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建国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呈波浪型上了四个台阶 ,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了 2亿t、3亿t、4亿t、5亿t。总的来说 ,粮食产量呈现起伏涨落但缓慢上升的趋势。过去 50年 ,我国的粮食生产及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 ,粮食增长逐渐由以前的单产和总产并重转变为以提高单产为主。其次 ,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的粮食增长主要依赖于水稻增产 ,80年代以后 ,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迅速下降 ,而小麦和玉米所占比重则在上升。第三 ,粮食生产的区域地位也有一些变化 ,北方粮食生产地位上升 ,而南方下降。如果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 ,粮食增长的中心越来越集中于中部地区。第四 ,粮食的供...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布局变化 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筱波
如何根据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市场变化的趋势来调整蔬菜生产布局,使生产分布逐步适应于生产发展和人们的消费需求,是解决我国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关键。在借鉴发达国家蔬菜生产布局和周年供应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蔬菜生产布局调整的总体构思。 一、蔬菜生产布局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宝香 张华 李刚
该文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优化趋势与粮食生产区域结构演变的特点,提出了农作物结构调整需要保证稳定粮食发展、粮食结构调整需要兼顾品种和区域平衡、粮食生产布局需要物流加工产业配套及粮食产业布局要注意水土资源的节约等粮食布局与结构优化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粮食 布局 结构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喜 陆建珍 汪翔 王凯
[方法]采用GIS技术和重心理论分析1985—2017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产量、生产集中度、比较优势的区域变迁规律及重心移动轨迹,并运用Tobit模型探析中国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动因。[结果](1)中国甘薯生产已形成四川盆地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区四大农业区生产格局;(2)华南区和四川盆地区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与综合比较优势,黄淮海平原区和华南区有显著的效率优势;(3)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都具有明显的向西向南移动趋势,且“西扩”速度大于“南扩”;(4)甘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和良种补贴政策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强度及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结论] 把握甘薯生产变迁规律,了解其变迁驱动原因,对优化甘薯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