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7)
- 2023(3110)
- 2022(2583)
- 2021(2291)
- 2020(1798)
- 2019(4137)
- 2018(3842)
- 2017(7395)
- 2016(4057)
- 2015(4306)
- 2014(4365)
- 2013(4233)
- 2012(3975)
- 2011(3800)
- 2010(4098)
- 2009(3833)
- 2008(3817)
- 2007(3558)
- 2006(3373)
- 2005(3020)
- 学科
- 济(21461)
- 经济(21443)
- 管理(10451)
- 中国(9616)
- 地方(8146)
- 业(7555)
- 方法(6367)
- 城市(6274)
- 企(5541)
- 企业(5541)
- 数学(5181)
- 数学方法(5126)
- 学(4923)
- 城市经济(4504)
- 理论(3878)
- 环境(3859)
- 业经(3618)
- 农(3516)
- 发(3493)
- 制(3319)
- 地方经济(3255)
- 财(3213)
- 融(3149)
- 金融(3147)
- 教育(2690)
- 和(2660)
- 方城(2653)
- 银(2571)
- 银行(2571)
- 农业(2535)
- 机构
- 大学(67700)
- 学院(64868)
- 济(25570)
- 经济(24634)
- 研究(24325)
- 管理(21882)
- 理学(18076)
- 理学院(17672)
- 管理学(17351)
- 管理学院(17192)
- 中国(16248)
- 科学(15241)
- 京(14935)
- 范(12741)
- 师范(12705)
- 财(12318)
- 所(11885)
- 师范大学(10779)
- 研究所(10635)
- 中心(10293)
- 财经(10076)
- 江(9999)
- 北京(9272)
- 经(9087)
- 院(8869)
- 经济学(8513)
- 上海(8503)
- 州(8492)
- 经济学院(7557)
- 财经大学(7454)
- 基金
- 项目(41904)
- 科学(34150)
- 基金(31742)
- 研究(29698)
- 家(27558)
- 国家(27371)
- 科学基金(24136)
- 社会(20802)
- 社会科(19844)
- 社会科学(19835)
- 基金项目(17581)
- 自然(15351)
- 自然科(15030)
- 自然科学(15029)
- 省(14875)
- 自然科学基金(14723)
- 划(13791)
- 教育(13263)
- 资助(11574)
- 编号(10793)
- 重点(9538)
- 发(9181)
- 成果(9134)
- 国家社会(9067)
- 部(8998)
- 课题(8462)
- 创(7926)
- 教育部(7858)
- 人文(7616)
- 发展(7546)
共检索到100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淑庚
论上海市的城市空间置换戴淑庚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空间条件。上海市所处的“背靠陆地、面向海洋、依临长江、内怀黄浦”的大空间优势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拥有这大空间优势,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小平 王情 谷晓坤 钱辉
从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安置房特征、生活条件特征和政策相关特征等5个方面的14个因素入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置换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农户宅基地置换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及家庭特征、安置房特征、生活条件特征与政策相关特征这4个维度的8个变量,且与宅基地置换效果表现为显著正相关;2按照影响程度排序为:职业培训>受教育程度>征求意见>安置房面积>政策感知>社会保障>原家庭年总收入>区位交通。提出建议:为提高农户宅基地置换的积极性与满意度,政府应加大政策普及力度、赋予利益诉求机会、保障居住生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再就业指导工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叙祎 陶新桂
在上海,随着工业和人口向郊区转移扩散,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失配问题逐渐暴露。通过构建空间失配指数测算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0年各年份上海市工业分布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失配指数。认为空间失配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业转移与人口扩散的机制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隔离、工业企业与居民对区位的偏好不同等。为了有效地改变上海的空间失配现状,提高城市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议坚持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本地居住、本地就业"。
关键词:
空间失配 机制 上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迎秋
本文所阐述的新置换理论是对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置换现象的系统概括、大胆抽象与深刻总结。作者首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对新置换理论中的“置换”范畴进行了剖析与界定 ,并阐明了它的六层含义 ;然后 ,具体分析了新置换理论与其他置换理论的主要区别及其基本联系 ;接着 ,集中分析和阐明了支撑新置换实践的五大理念 ;最后 ,归纳指出了新置换理论的系统阐发对于推进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深化企业战略学研究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置换 新置换 新置换理论 企业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兆敏 潘鑫
结合人口空间演变理论,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基础教育资源对人口空间演变的作用。结果显示:上海市基础教育资源郊区配置的速度滞后于人口郊区集中的速度;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心城区优于郊区,导致高学历、高收入的户籍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造成了人口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异。因此,近期应通过补短板的形式,增加郊区教育资源,引导人口向郊区迁移;中远期应着重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的提高,以进一步优化人口的均衡分布。
关键词:
人口空间演变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特大城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恩碧 徐杰
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具体分析了宅基地置换政策实施前后上海市庄行镇新华村农民的消费生活在消费环境、住房消费、收入约束和"镇保"制度等方面发生的可喜变化。庄行镇新华村是一个典型、一个缩影,上海市实施的宅基地置换政策及其政策效果,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城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市郊农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鑫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由"三无"阶段向土地有偿使用阶段的变迁,促进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城市功能提升。探讨了土地使用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上海市城市空间非理性扩张和城市内部更新动力不足,提出通过政府和规划干预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上海 土地使用制度 空间演化 土地市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飞 沈世芳 李永贺 徐鹤
基于生态效益中自然资源投入最小化与获得价值最大化的观点,通过多项式函数关系及偏最小二乘法综合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密度对空间碳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空间碳绩效的S型变化与城市密度一元线性趋势呈现动态平衡;碳排放、空间碳绩效及城市密度变化与距中心城区距离成反比。空间碳绩效与人口、建筑及经济密度分别呈"N"型、倒"U"型及倒"N"型曲线关系。人口密度较之于建筑和经济密度对空间碳绩效的影响更大,城市密度提高可以抑制空间碳绩效的增高。
关键词:
空间碳绩效 城市密度 关联性 上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鹏军 张奋
旧金山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城市用地功能置换中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经验 ,其成功的方面有 :空间的形成模式 ,创造公共空间活力发动元素 ,公共交通 ,场所特性与空间情趣等。同时 ,其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绿地空间缺乏活力 ,空间铺装过于繁琐 ,连续空间过于单调等。借鉴旧金山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失败 ,提出了 7条公共空间设计的建议作为研究的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录法 李林青
运用泰尔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新医改以来上海市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空间配置均衡性及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上海市不同层级各类医疗资源持续增长,医疗资源的供给更加充分。总体上,医疗资源的配置依然呈现"中心城区强、郊区弱"的不均衡状况,其中社区层面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要高于医院层面,但由于社区层面总体上占有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所以该均衡处于低水平状态。基于上述分析,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不同层级医疗资源的配置均衡性,要适度的对医院有所规束,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在层级分布的均衡性;限制医备竞赛,适度增加人力资源供给;通过机制优化和技术创新,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流转。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敏 崔晓
为优化养老机构配置,构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养老机构空间配置优化模型。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与GIS技术,分析现有养老机构在空间分布和规模上的合理性。在对老年人口数量预测的基础上优化养老机构配置,提出优化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合理性和模型求解算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现有养老机构缺口大,部分机构偏离最佳区位。有3所养老机构在现有区位运行欠合理,部分养老机构需适当调整规模,需增设13所养老机构。优化后的养老机构配置方案公平性提高59.71%,居民出行效率提高47.30%,投资者经济效率提高7.25%。在优化过程中,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求解效率优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一般遗传算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蕴雄 周沂 任永欢 贺灿飞 杨帆
产业升级与空间置换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和若干大中城市颁布了产业用地指南,并以此指导城市企业的引进与腾退。在国家、地方标准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修正产业用地准入标准,并通过"效益—空间"二维信息,建立企业与土地的空间置换模型,以指导区域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空间调整与置换。在此基础上,以广州市白云区良田工业园为案例,结合该园区的产业基础,修正产业准入标准,模拟园区企业进入退出,从而得到该园区企业用地空间最优的置换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樊正德 陈敬安 毕添宇 杨春志
基于空间置换视角,探讨了首都都市圈住房发展和城市更新联动的时空过程和实施路径,包括在都市圈外围拓展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北京的多点地区承接中心城区的外迁安置人口,在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进行空间置换和功能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已有城市更新和都市圈住房发展联动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在政府主导、房地产开发商和城市运营商主导、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体主导的不同治理模式的差异,提出了联动治理机制的优化方向。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更新 治理模式 住房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蕴琪 易洪 吴菲 吴铁明
东安公园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优秀的造园理念和技巧,使传统院落与现代园林相结合,合理安排空间序列及观赏路线,精心设置多条意境深远的景观视线,使游人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及游历感受。分析东安公园空间序列的组织和景深处理手法以及各类空间的对比等,探究园林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和空间层次丰富、功能性强、景色宜人园林绿地的营建方法,旨在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