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3)
2023(3674)
2022(2930)
2021(2631)
2020(2011)
2019(4624)
2018(4589)
2017(8340)
2016(4613)
2015(5230)
2014(5273)
2013(5261)
2012(5048)
2011(4748)
2010(5166)
2009(4917)
2008(4953)
2007(4869)
2006(4483)
2005(3812)
作者
(13770)
(11367)
(11270)
(10785)
(7502)
(5480)
(5236)
(4495)
(4276)
(4259)
(3981)
(3958)
(3853)
(3775)
(3606)
(3544)
(3531)
(3288)
(3215)
(3064)
(2881)
(2869)
(2789)
(2711)
(2603)
(2581)
(2572)
(2459)
(2279)
(2224)
学科
(23415)
经济(23395)
管理(12136)
中国(11113)
地方(8962)
(7630)
城市(6226)
(5692)
企业(5692)
方法(5053)
(5031)
理论(4858)
(4845)
业经(4741)
城市经济(4467)
教育(4443)
(4286)
环境(4237)
(3940)
金融(3939)
(3685)
(3649)
数学(3510)
数学方法(3476)
(3356)
农业(3261)
地方经济(3121)
(3065)
银行(3065)
(2976)
机构
大学(72091)
学院(70166)
研究(27352)
(27181)
经济(26199)
管理(22379)
中国(19184)
理学(17600)
理学院(17249)
管理学(16973)
管理学院(16789)
(16770)
科学(16108)
(13564)
师范(13513)
(13504)
(13435)
(12042)
研究所(11815)
中心(11751)
师范大学(11143)
北京(10711)
财经(10188)
(10097)
(10056)
上海(9206)
(9143)
经济学(8685)
(7898)
(7840)
基金
项目(41337)
研究(33010)
科学(32290)
基金(28396)
(24064)
国家(23812)
社会(21073)
科学基金(20327)
社会科(19853)
社会科学(19845)
(15374)
教育(15234)
基金项目(14889)
(13686)
编号(13662)
成果(12489)
自然(11498)
自然科(11203)
自然科学(11203)
自然科学基金(10969)
课题(10962)
资助(10578)
(9713)
重点(9649)
(8960)
(8823)
国家社会(8625)
规划(8384)
发展(8225)
(8098)
期刊
(38082)
经济(38082)
研究(28918)
中国(17855)
教育(13931)
(10400)
学报(9465)
科学(9114)
管理(8748)
大学(7568)
(7402)
问题(6926)
城市(6834)
图书(6698)
(6638)
金融(6638)
技术(6607)
学学(6491)
财经(6216)
(5746)
(5554)
书馆(5499)
图书馆(5499)
经济研究(5412)
业经(4985)
农业(4789)
现代(4336)
(4249)
论坛(4249)
发展(3938)
共检索到121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璐  
全球化正在导致城市与区域的空间重构。伴随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产生新的全球城市将成为亚太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之一。中国正成为东亚地区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上海则极有希望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城市。首先总结了全球城市的特征,并简要从国际资本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业及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国际交通通讯信息平台等方面分析得出上海已具全球城市雏形,同时也指出了其与主要全球城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上海为建设全球城市而必须进行的调整与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重构和转移、社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等方面;最后提出了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即建成全球制造业管理中心、全球交通中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顾朝林  陈璐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首要全球区。该区域城市群发展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上海是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正在崛起的全球城市,从国际资本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业及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交通通讯信息平台等方面看,上海的全球城市已具雏形,但与世界主要全球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看,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必须面临相应的城市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重构和转移、社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前龙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在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思路,提出了上海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并从构建生态景观、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海涛  秦耀辰  
通过概述开封城墙的历史演化,深入探讨了历史上城墙对城市建设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并分析了开封城墙给当前城市建设带来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城墙与城市建设关系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禄祥  
都市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模式,两者都包含着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都市农业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生态城市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都市农业和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好发展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培雷  
本文就全球性城市的界定 ,全球性城市的形成机制、结构和功能特征进行了探讨 ,并就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俞奉庆  
文章主要从人口角度考察了上海建设世界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人口发展特别是人口迁移对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意义。通过总结日本国内人口迁移和东京及东京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反思中国城市发展和人口迁移控制政策的失误及其后果,从一个侧面提出了上海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  
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各个城市都在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载体的选择。当前,上海正在努力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只有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上海城市的创新活力和持久发展能力,而上海开放大学则成为上海回应这个时代命题的必然选择和实现路径,全面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也是战略性转变的开始。建设上海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猜猜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面向全球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资源的突出优势。本文在深入剖析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海洋金融产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设立海洋金融机构、鼓励航运金融发展、培育海洋金融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苗  
将创新型城市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1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可提升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水平,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中小规模、沿海区域及低市场化程度城市参与数字全球价值链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通过缓解要素结构错配、前沿数字技术追赶以及服务贸易结构升级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产生推动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全面深化创新型城市战略点布局、推动城际数字经济联动格局建设、统筹构建城际数据统一要素市场的政策建议,为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国际数字价值链地位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青魁  
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的重大命题。以往的理论和实践,大多只关注经济转型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而较少关注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效应。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城市建设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由此提出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和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建华  
作为社会文明标志的图书馆,既是城市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元素。构建完备的城市图书馆系统,为全体市民提供终身学习中心和平等发展机会,将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丽华  张雪燕  
基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从价值空间、能力空间、路径空间探讨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思。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可以维护社会公平,繁荣城市文化和经济,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办学基础能力、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互联网+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法制化建设服务体系都在初步稳步跟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建议注重社会成员发展的内在需求、整合教育资源及绿色发展理念,进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各部门的协作机制,激发民众"内在学习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力合一"推进模式,塑造终身学习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