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216)
2022(2723)
2021(2671)
2020(2345)
2019(5522)
2018(5427)
2017(11000)
2016(6270)
2015(7151)
2014(7059)
2013(6958)
2012(6712)
2011(6181)
2010(6523)
2009(6379)
2008(6938)
2007(6474)
2006(5940)
2005(5626)
2004(4960)
作者
(18934)
(16128)
(15684)
(14924)
(10658)
(7678)
(7126)
(6084)
(5943)
(5807)
(5658)
(5610)
(5343)
(5290)
(5285)
(4934)
(4881)
(4748)
(4576)
(4529)
(4195)
(4009)
(3990)
(3890)
(3795)
(3765)
(3493)
(3353)
(3251)
(3213)
学科
(27675)
(27029)
企业(27029)
(26796)
经济(26746)
管理(25678)
(14844)
方法(14495)
(12984)
财务(12974)
财务管理(12956)
企业财务(12634)
数学(12057)
数学方法(11943)
(7803)
(6960)
(6223)
业经(5930)
公司(5556)
体制(5493)
理论(5367)
(4799)
中国(4643)
(4256)
金融(4255)
(4187)
(4056)
(3999)
银行(3986)
(3702)
机构
大学(106006)
学院(101910)
(38472)
管理(38339)
经济(37725)
理学(32713)
理学院(32340)
管理学(31801)
研究(31619)
管理学院(31604)
中国(25105)
(23814)
(21953)
财经(19016)
科学(18914)
(17230)
(17021)
(15600)
研究所(14953)
财经大学(14346)
(14129)
北京(14025)
师范(14012)
(13962)
中心(13382)
(12653)
业大(12320)
商学(12069)
商学院(12000)
经济学(11761)
基金
项目(58290)
科学(46482)
基金(44539)
研究(41541)
(38492)
国家(38168)
科学基金(33024)
社会(26841)
社会科(25450)
社会科学(25437)
基金项目(23634)
自然(22285)
自然科(21792)
自然科学(21783)
自然科学基金(21452)
(20838)
教育(19955)
资助(18862)
(18496)
编号(16224)
成果(15376)
(14156)
重点(13127)
教育部(12508)
人文(11910)
(11856)
(11563)
科研(11374)
大学(11327)
国家社会(10837)
期刊
(44881)
经济(44881)
研究(32019)
(23283)
学报(17843)
中国(16691)
科学(15629)
管理(14981)
大学(13534)
学学(12708)
(12520)
(12019)
金融(12019)
财经(11652)
(9750)
教育(9689)
农业(7954)
财会(7438)
会计(6789)
经济研究(6172)
技术(6142)
问题(6136)
(6013)
业经(5906)
图书(5357)
理论(5101)
(5083)
通讯(4982)
会通(4961)
国际(4743)
共检索到155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建伟  
股东的质询权及其行使不仅涉及到股东个人权益的保护,也关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会议的公平与效率。修订后的《公司法》进一步明确了股东质询权行使的场合、时间及被质询主体等内容,但仍有一些重要内容尚待进一步规范,这是留给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规则和各上市公司的章程的“立法”命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伍坚  
为保障股东大会的效率,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理应获得有关会议议题的充足的信息,但由于实践中存在偏差,故法律设计了股东质询权,目的是弥补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资讯的不足,从而使股东大会的讨论和决议能够在有根据的基础上进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学峰  
观察股东的投票权是否完备,不仅要从总体上看它是否具备“用手投票”或“用脚投 票”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要看两权是否同时具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江  
本文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人杰  
在我国这样一个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形成投机性股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普遍较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而不在于"高度散户化的非理性格局",因此应当重新审视中小投资者的市场作用,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并适时调整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监管政策。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和资本约束机制,健全以实现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为政策取向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制度,在监管政策中贯彻公平原则,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颜志元  
股东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深市公司股东总体分布特点、机构投资者状况、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性质和行业分布状况、股东变更等资料,发现目前深圳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已经确立,股权结构亟待调整,实际控制人相关信息披露仍需进一步完善 。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 强  
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分类又是对上市公司分类的最基本方法。经济学研究中一般将上市公司股东区分为普通股东和优先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经营者经营的基本目标是普通股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分类中却常采用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外资股、社会公众股这样的所有制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法是在股票市场建立之初、目的错误条件下形成的分类方法,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正确经营理念的建立和巩固,应该尽快彻底改变。理由如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长春  陈金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普遍不高,分红不连续,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特点:现金分红难,在股利形式上轻现金股利,分红集中度较高,股息率处于较低水平和过度分红的不良分配现象时有发生,并就有关因素对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要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宇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在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两种情况下,得出委托代理双方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和"博弈总得益",强调了博弈对于制度环境的依赖,而构建和完善基础制度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关鑫  齐晓飞  
以往关于股东间合作问题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一是没有系统地阐明和分析股东间的合作机制;二是纯粹的"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中多重人性严重不符,研究成果解释力和应用性都比较差:三是仅仅关注大股东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广大中小股东在合作机制中的作用。鉴于此,在综合考虑"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起一个由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情感与行为因素共同构成的股东间合作模型,并系统地阐述了股东间合作机制的构建机理。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别提出并讨论了"一股独大"、"二元平衡"和"三足鼎立"三种股权结构下股东间合作机制的类型和主要特征,分析说明股东间合作机制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慧林  
股东矛盾冲突经常引发撤资纠纷。《公司法》沿袭了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立法理念,没有规定股东撤资权,法院一般都驳回股东的撤资请求。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允许撤资即不得救济的司法困境。在探讨了立法的不足及建立股东撤资权的合理性,并提出股东撤资权行使条件的基础上,认为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后,如加入公司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在不影响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诉讼行使撤资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文君  
上市公司中期资本重组如选择双层甚至多层股权结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因控制权再分配产生冲突。股东控制权再分配会对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产生两难的二分选择,均值法和股价参考法都无法对控制权准确估值。以特拉华州法院为代表的美国法院对股东控制权纠纷案件的司法审查标准不稳定,有的案例适用商业判断原则,有的案例适用全面公平原则。全面公平原则在中国不具备司法实践基础,中国法院可以在已经成功执行预设条件的案件中适用自我执行条件,借鉴衡平思路,折中考虑双方的利益冲突,寻找相对合理的空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施金晶  张斌  
表决权是上市公司股东参与管理决策的重要方式。证券监管实践表明,不可撤销表决权委托既有规避股份限售和减持规则的动机,也有出于增强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博弈弹性的考虑。表决权委托并非一项简单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其合规性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规范上市公司股东不可撤销的表决权委托,本文建议: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重点关注表决权委托对权益变动、控制权稳定性、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在制度规范方面,发布表决权委托示范协议指引等规则,明确表决权委托的关键要素和监管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毅  邱鹭风  
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控股股东滥用职权的现象,如何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股东大会是股东行使权利的公司最高决议机关,充分保障股东表决权得以行使必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分析传统表决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借鉴证券网上交易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通过先进的媒介——国际互联网进行网络投票表决的模式及其优越性,籍以完善我国股东大会的表决方式,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