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0)
2023(5461)
2022(4539)
2021(4201)
2020(3612)
2019(8217)
2018(7756)
2017(14896)
2016(8266)
2015(9766)
2014(9601)
2013(9220)
2012(8333)
2011(7442)
2010(8091)
2009(8130)
2008(7247)
2007(6786)
2006(6131)
2005(5759)
作者
(22522)
(18477)
(18366)
(17464)
(11986)
(8929)
(8524)
(7307)
(6982)
(6842)
(6326)
(6287)
(6157)
(5942)
(5903)
(5758)
(5665)
(5403)
(5364)
(5336)
(4859)
(4641)
(4403)
(4240)
(4230)
(4217)
(4212)
(4153)
(3793)
(3713)
学科
(33736)
(32286)
企业(32286)
管理(29183)
(28797)
经济(28758)
(25077)
金融(25076)
(22242)
银行(22228)
(21542)
(16675)
中国(16487)
(14286)
财务(14260)
财务管理(14242)
企业财务(13839)
方法(13037)
(12018)
中国金融(10908)
数学(10586)
数学方法(10505)
理论(9837)
(8761)
业经(8701)
体制(7273)
地方(7034)
(6869)
教育(6828)
技术(6096)
机构
学院(116762)
大学(115257)
(45239)
经济(44157)
管理(41172)
理学(34406)
研究(34355)
理学院(34105)
中国(34059)
管理学(33628)
管理学院(33423)
(27047)
(23086)
财经(21174)
(19073)
(18273)
科学(18208)
中心(17763)
(17271)
(17171)
金融(16937)
(16778)
银行(16175)
(15884)
财经大学(15799)
(15328)
(15179)
师范(15149)
研究所(15021)
(14965)
基金
项目(67532)
研究(53542)
科学(52524)
基金(46882)
(38764)
国家(38340)
科学基金(33594)
社会(32737)
社会科(31110)
社会科学(31101)
(28180)
教育(27180)
基金项目(24563)
(22804)
编号(22765)
自然(20298)
成果(20178)
资助(19935)
自然科(19859)
自然科学(19853)
自然科学基金(19519)
课题(16790)
重点(15786)
(15486)
(15473)
(15445)
项目编号(14692)
创新(14291)
(14227)
(14164)
期刊
(50607)
经济(50607)
研究(39173)
(29624)
金融(29624)
中国(26810)
(25541)
教育(20625)
管理(16954)
学报(16915)
(13634)
科学(13616)
大学(13473)
财经(12807)
学学(12575)
(10823)
技术(10779)
农业(8052)
财会(7865)
经济研究(7615)
业经(7138)
会计(6841)
职业(6803)
问题(6273)
理论(6093)
国际(5585)
(5473)
(5447)
论坛(5447)
实践(5424)
共检索到190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四清  汤焕  
我国上市公司一直热衷于再融资,但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普遍较低,大量资金闲置浪费。核心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需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将再融资资金运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琳  
文章主要围绕再融资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企业在做出再融资决策时,必须以培育企业能力作为出发点,同时再融资效果的评价应以是否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为标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志祥  
信托融资方式不仅丰富了融资工具的品种,而且也扩展了金融工具或融资方式的信用基础,是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表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静  
本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做出的承诺及履行状况进行研究,剖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承诺违约的原因,探寻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漏洞,建议通过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加强上市公司自律敦促再融资承诺落到实处,以夯实资本市场的信用基础,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祖平  陈映森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冲动心理越来越强,融资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企业纷纷注重内源融资和把债务融资作为外源融资首选之时,我国的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对股权再融资的极度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并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同步增长。文章从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的角度,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广生  岳芳芳  
本文以2008~2010年间实施增发、配股及可转债的2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T检验对比分析再融资前一年至后三年的绩效变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有强烈的虚增绩效以顺利实现增发再融资的动机;可转债公司的绩效最好;不同方式再融资后绩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配股公司,再融资效率低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兆国  郑军  郭炜  杨清香  何威风  闫炳乾  
主持人:股权再融资是公司上市后进行再融资的一种方式,一般有配股和增发两种。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应该能够增加公司价值,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市场反应是负面的,即公告后股票价格下跌,实施后长期业绩较差。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股权再融资被暂停一年后又重新启动。于是,上市公司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股权再融资竞赛",对此投资者却投了反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柳茜  
股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现象严重影响着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本文改进了修正的Jones模型,通过研究中国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和股权再融资中增发新股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为防其发生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增发新股会引起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程度与增发的再融资额度和总资产的比值、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比、企业规模负相关。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光辉  李沫含  
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可以概括为:以管理层的政策制定为约束条件,选择、设计能为市场接受,且符合公司股权结构的再融资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1991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上的变化,并且通过考察证券发行监管审核制度变迁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之间的关系,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工具将围绕着全流通而进行设计,可转债及其衍生物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债权融资即将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并占到合理比重等结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文虎  宁云才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以及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本文利用DEA分析的相关信息,定义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指数,并以电子行业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再融资指数可用来评价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的可行性,能为管理者确定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伟   王一添   
要深化对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内涵要义的认识,始终坚持和强调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注册制前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发展特征以定向增发为主的多元化品种格局仍然稳健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大多遵循梅叶斯的“优序理论”。以美国为例,企业内部融资比率高达75%,而债券类融资和权益类融资只占25%。而我国资本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2020年,上市公司通过权益再融资共募集11522.08亿元,相比同期美国上市公司再融资2585亿美元,以融资金额/总市值作为可比口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   刘杰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或业绩造假,以达到股权再融资目的,股权再融资效率低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股权再融资“阵热”现象,使这一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严重扭曲。作为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检验相关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本文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盖锐  熊发礼  
对2000~2004年期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按照再融资方式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对每种再融资方式对其财务绩效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并对其均值差进行了T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再融资将会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财务绩效指标下滑,尤其是以发行新股方式进行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下滑更为明显。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的结论,给出了与我国证券市场有关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宪  朱渝  
在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相关理论,基于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情况的考察,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2007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