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736)
2022(2374)
2021(2282)
2019(4513)
2018(4924)
2017(8474)
2016(5001)
2015(5321)
2014(5500)
2013(5301)
2012(4873)
2011(4598)
2010(4904)
2009(4935)
2008(5052)
2007(4342)
2006(4224)
2005(3987)
2004(3810)
2003(3752)
作者
(14375)
(12143)
(12054)
(11800)
(7840)
(5899)
(5524)
(4874)
(4502)
(4431)
(4314)
(4222)
(4174)
(4093)
(4088)
(3864)
(3663)
(3458)
(3439)
(3259)
(3255)
(3066)
(2988)
(2957)
(2905)
(2775)
(2710)
(2591)
(2486)
(2477)
学科
(18830)
经济(18797)
管理(12634)
(9476)
(8979)
企业(8979)
(7986)
中国(6265)
(5981)
方法(5435)
(5339)
体制(5225)
(5147)
业经(4896)
理论(4787)
地方(4740)
(4644)
教育(4625)
(4305)
金融(4302)
(4243)
银行(4233)
(4135)
数学(4070)
数学方法(3978)
(3762)
税收(3582)
(3546)
(3230)
制度(3229)
机构
大学(72461)
学院(69934)
研究(29142)
(27219)
经济(26594)
中国(21755)
管理(21475)
科学(17668)
理学(16960)
理学院(16692)
(16441)
管理学(16343)
管理学院(16186)
(15988)
(15797)
研究所(14049)
(12906)
(12192)
师范(12104)
(12087)
中心(11720)
财经(11085)
北京(10909)
(10044)
(9979)
(9962)
师范大学(9936)
(9901)
教育(9415)
业大(9387)
基金
项目(39019)
研究(29920)
科学(29455)
基金(26408)
(23551)
国家(23316)
科学基金(18673)
社会(17846)
社会科(16764)
社会科学(16754)
(15284)
教育(14757)
(13418)
基金项目(13221)
编号(12221)
成果(11879)
自然(11157)
自然科(10868)
自然科学(10863)
自然科学基金(10641)
资助(10539)
课题(9932)
重点(9563)
(8764)
(8755)
(8100)
(7975)
(7880)
教育部(7535)
(7491)
期刊
(38321)
经济(38321)
研究(29052)
中国(19911)
教育(15314)
(13648)
学报(13603)
(11417)
科学(11199)
大学(10245)
管理(10158)
学学(9198)
(8463)
金融(8463)
财经(7171)
农业(6826)
技术(6508)
(6300)
经济研究(5502)
问题(5022)
业经(4924)
改革(4264)
(4264)
图书(4087)
(4017)
(3785)
(3768)
(3708)
论坛(3708)
职业(3659)
共检索到126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丹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三次能源革命的动因、结果,总结了能源革命的基本特征和条件,并对当前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特点和任务进行了描述,指出中国能源革命所具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三次能源革命所具有的共性是:一是能源革命总是与产业革命相伴生,形成新的能源产业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主导能源不断更替,并且向着高效、清洁、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三是三次能源革命的影响一次比一次深远,能源革命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第三次能源革命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中国没有经历前两次能源革命的过程,但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性决定了中国是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革命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迭代性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谟炎  
本文主要从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及合作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晓田  
针对时下风行于美欧等国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不足,提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分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国高等教育在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培养方式和途径、创新教学内容和建设"科技型"师资队伍等方面应采取的变革措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2012年4月英国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提出3D打印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通识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济  
一、从传统销售到现代营销的根本变革本世纪30年代的国际性经济危机,使许多企业家与市场学家真切地感受到,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势必陷入困境。以销定产的销售导向,逐步取代了以产定销的生产导向。60年代以来,在企业决定消费选择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以销定产的传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盛晓白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最近,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全球范围特别是我国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如何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是否确切,我国如何应对新的产业革命等,迫切需要关注。(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反映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期。为促使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但新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家庭  孙哲  
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枢纽和以数字化制造为形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技术上的典型表现,由此带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转型的新内涵:低碳概念驱动产业创新、需求因素引导新兴产业、"再工业化"支撑产业体系和扁平化组织形成产业网络。然后对工业革命进程中教育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战略,从教育的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两方面提出了教育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达  
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为宗旨的第二次革命的同时 ,还必须开展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宗旨的第三次革命。这是现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适应当前国际竞争形势 ,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从根本上扩大需求的紧迫需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王文涛  
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要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知识看不见的手同时并重,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其基本定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的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娜  
本文试图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建立三次工业革命演变的动态模型,第一次工业革命依靠劳动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物质资本积累进行经济转换,第三次工业革命依赖于知识和人力资本投入获得长足发展。最后,根据模型分析得出工业革命演变的结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纯彬  
2011年美国人杰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出版了一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了中译本,加了一个副标题: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这个副标题加的不准确也没必要。但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均引起了政界和经济界的关注。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领导人以及一些大公司的领袖,对该书给予了好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为读者已知的既定前提处理的,没有给出作者明确清楚的说明。但关于工业革命阶段的划分始终是不尽一致的。第一次工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强  
认为图书馆文献载体由纸介质转变成磁性介质,使图书馆的传递功能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资源共享变得更切实际。图书馆文献载体的转换,导致纸介质文献数量大幅下降,图书馆物理空间开始萎缩。指出考虑长期保存文献的保险系数和部分读者不习惯用电脑屏幕阅读等因素,少量纸介质文献将长期与磁性介质文献共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