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1)
2023(6932)
2022(6173)
2021(5740)
2020(4945)
2019(10842)
2018(11173)
2017(21732)
2016(11617)
2015(13078)
2014(12652)
2013(12503)
2012(11415)
2011(10375)
2010(10819)
2009(10609)
2008(10211)
2007(9322)
2006(8543)
2005(7870)
作者
(32214)
(26519)
(26010)
(25133)
(16760)
(12532)
(12136)
(9939)
(9885)
(9479)
(8858)
(8717)
(8233)
(8206)
(8169)
(7968)
(7684)
(7666)
(7643)
(7630)
(6647)
(6383)
(6337)
(6071)
(6027)
(5991)
(5861)
(5859)
(5271)
(5035)
学科
(42652)
经济(42597)
管理(35285)
(31814)
(26367)
企业(26367)
方法(17197)
中国(15487)
(14716)
数学(14313)
数学方法(14130)
(13857)
(12966)
(12046)
银行(12039)
(11598)
业经(10519)
(10164)
贸易(10155)
(9906)
(9569)
金融(9567)
(9027)
(8652)
理论(8377)
农业(7904)
地方(7707)
体制(7694)
(7661)
制度(7660)
机构
学院(166688)
大学(165862)
(66274)
经济(64679)
管理(61057)
研究(53029)
理学(50944)
理学院(50412)
管理学(49608)
管理学院(49296)
中国(44202)
(37127)
(35113)
科学(30193)
财经(28360)
(26514)
(26004)
(25452)
中心(24492)
研究所(23313)
(23277)
师范(23103)
北京(22468)
(21430)
(21201)
财经大学(20777)
经济学(20273)
业大(19553)
(18887)
师范大学(18280)
基金
项目(97917)
研究(77438)
科学(76704)
基金(69111)
(58608)
国家(58068)
科学基金(49224)
社会(48344)
社会科(45731)
社会科学(45723)
(38265)
教育(36595)
基金项目(36038)
编号(33818)
(32444)
自然(29204)
成果(29067)
自然科(28457)
自然科学(28450)
自然科学基金(27921)
资助(27794)
课题(23780)
(22321)
重点(22171)
(21239)
项目编号(20922)
(20753)
(20471)
(20203)
(19698)
期刊
(80857)
经济(80857)
研究(55660)
中国(33466)
(29274)
管理(23919)
教育(22787)
学报(21892)
(20833)
金融(20833)
科学(20180)
(19643)
大学(16925)
学学(15605)
财经(15173)
业经(14421)
技术(14249)
经济研究(13234)
农业(13184)
(13049)
问题(11204)
(10138)
理论(9224)
商业(8848)
图书(8675)
实践(8314)
(8314)
国际(8284)
现代(8032)
技术经济(7575)
共检索到262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润  叶朝晖  韦毓  
我国保险业已建立起包括偿付能力额度、公司治理、市场行为三方面监管的"三支柱"监管框架体系。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经营环境下,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达成防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偿付能力监管的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公司治理状况的监管,为费率自由化做好必要的准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考察欧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发展,欧盟从Solvency I到Solvency II,美国从财务监管指标到RBC再到SMI,都是逐渐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其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尽管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监管的核心都是确保保险公司有偿付能力。目前,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是欧盟的第二代偿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考察欧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发展,欧盟从Solvency I到Solvency II,美国从财务监管指标到RBC再到SMI,都是逐渐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其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尽管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监管的核心都是确保保险公司有偿付能力。目前,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是欧盟的第二代偿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朝锋  方斌  代钧珂  
SolvencyⅡ作为欧洲保险市场偿付能力监管的基本框架,对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有效借鉴欧洲在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方面的经验,首先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与SolvencyⅡ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找出差距,如何对二者进行有效地比较分析是一个根本问题,本文的写作目的正在于引入一个分析框架,并将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与体现国际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最新成果的欧盟的SolvencyⅡ放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需要改进之处,进而探索完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途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建  马学平  陈杰  
论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王建马学平陈杰一、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必要性和原则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在现代社会机制中,已成为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不仅会造成被保险人经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滔  
提高和改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精算基础薄弱 ,监管力量不够 ,监管技术落后等问题。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和方法是 :提高法定偿付能力标准的科学性 ,增加资本充足要求 ;加快精算制度建设和中国精算师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和科学详细的报表体系 ;建立并完善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 ;尽快实现保险监管数据的电子化 ;重视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加强对外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加强保险保证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制度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育新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加强保险公司基层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监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内控严密有效,是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重要保证。偿付能力监管系统主要包括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内部控制监管。影响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业务异常波动、经营管理不善、欺诈误导、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数据不真实。加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偿付能力监管,应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为依据,以数据真实性和内控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为手段,运用有效措施,促使分支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防御风险能力、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整体的偿付能力监管打好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 ,其偿付能力直接影响自身的经营与长远发展 ,而且与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及社会稳定都有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从偿付能力的组成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增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措施以及如何对保险业偿付能力实施监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斌  梁平  殷李松  
文章从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保险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四个方面对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以期对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小伟  
当前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框架体系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但还存在着偿付能力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忽视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作用、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以及市场退出渠道尚不畅通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财政型保险制度的历史影响、国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现实、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冲突以及监管机构的理念存在偏差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亚锋  
为了保证我国保险业的稳健发展 ,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保险法》及《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从业务经营、财务管理及资金运用等方面 ,对保险监管作了许多专门规定。其中 ,非现场监控系统、现场检查系统、资金运用监管系统、内控制度监管系统等 ,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它对防范和化解保险市场风险 ,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武城钢  
针对保险公司风险形态的变化,发达经济体经历了从静态偿付能力监管到动态偿付能力监管的变革过程。在制度逐步完备的情况下,这些国家仍然出现了很多偿付能力监管失灵的情形,大量保险公司因此破产。本文对动态偿付能力约束条件与偿付能力理论假设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证分析,指出了现有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建立中国保险业动态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  方璐  万里虹  
保险公司融资行为受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影响较大。本文选取99家保险公司2009~2017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研究偿付能力监管对保险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公司面临的偿付能力监管压力是其进行对外融资的直接动因,随着监管压力的增加,保险公司进行外源性融资的可能性增加。在外源融资决策中,股权融资决策受监管压力影响显著,而债权融资则受监管压力影响不显著。本文建议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运用内源资金,并且完善长期投融资发展策略;监管机构可调整相应约束条件,引导保险公司的融资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粟芳  
目前各国的保险监管都在由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 ,即保险监管部门仅严格控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而不再过多地控制其具体经营事项 ,而且监管方法以定量监管为主。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偿付能力的监管指标体系 (如 :美IRISSystem ,FASTSystem)。这些指标体系在国外已经运用了近二十年 ,实践证明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因此从中国保险业现状出发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根据中国现行的保险法律法规 ,提出一套符合中国保险业现状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英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偿付能力监管法规的协调性以及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协调性问题,这就造成了监管实践中法律适用困惑以及监管执行不力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监管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以维护保险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