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9)
2023(11858)
2022(9605)
2021(8883)
2020(7204)
2019(16313)
2018(15946)
2017(28959)
2016(15694)
2015(17945)
2014(17581)
2013(17111)
2012(15601)
2011(14359)
2010(13987)
2009(13173)
2008(13130)
2007(11392)
2006(10106)
2005(9439)
作者
(46356)
(38919)
(38821)
(36623)
(24693)
(18845)
(17390)
(15295)
(14995)
(13549)
(13506)
(12927)
(12556)
(12430)
(12190)
(12020)
(11557)
(11274)
(11164)
(11047)
(9732)
(9653)
(9410)
(8864)
(8778)
(8775)
(8495)
(8294)
(7793)
(7731)
学科
(70067)
经济(69997)
管理(40788)
(40145)
(29965)
企业(29965)
方法(28661)
数学(24689)
数学方法(24557)
中国(24526)
(23724)
贸易(23712)
(23082)
(20357)
业经(15694)
(15555)
(14059)
农业(13492)
(13103)
地方(12237)
(11363)
银行(11327)
(11175)
金融(11174)
关系(11074)
(10910)
(10809)
(10153)
环境(9977)
(9798)
机构
大学(234340)
学院(229896)
(106834)
经济(105341)
研究(88356)
管理(81523)
理学(70068)
理学院(69205)
管理学(68203)
管理学院(67787)
中国(66885)
科学(51812)
(49932)
(45882)
(45154)
(43156)
研究所(41374)
中心(37831)
财经(37097)
经济学(35092)
业大(34590)
(34142)
农业(34139)
(32206)
北京(31816)
经济学院(31752)
(31075)
(30873)
师范(30519)
财经大学(27651)
基金
项目(153197)
科学(120831)
基金(114593)
研究(108796)
(102742)
国家(101930)
科学基金(85185)
社会(73909)
社会科(70215)
社会科学(70197)
基金项目(59851)
(55525)
自然(53279)
自然科(52099)
自然科学(52081)
自然科学基金(51221)
教育(49134)
(48831)
资助(45764)
编号(40549)
重点(35589)
(35441)
(33770)
成果(33093)
国家社会(32844)
(31655)
中国(31104)
教育部(30419)
创新(29855)
科研(29466)
期刊
(114356)
经济(114356)
研究(73967)
中国(45889)
学报(43020)
(39727)
科学(37680)
(34074)
大学(32281)
学学(30367)
管理(29925)
农业(27143)
教育(22800)
经济研究(21256)
(21246)
金融(21246)
(20765)
财经(20082)
国际(19296)
(17525)
业经(17064)
问题(17042)
技术(16678)
(15809)
世界(15090)
(12000)
技术经济(10913)
商业(10578)
业大(10131)
图书(10110)
共检索到353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对1930——1936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的工业化、通商口岸城市化等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是值得关注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新奎  
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据统计,1980—1990年,中国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2.2%,其中,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3%,进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11.1%,均高于9.0%的GNP年平均增长率。 促成8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继续稳定增长这一国际有利条件以外,从中国国内来看,主要有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区域推进对外经济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三个因素。其中,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对外贸易的发展摆脱了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邱洛洲  
对80年代边疆地区对外贸易的评价邱洛洲一、规模、速度和格局1.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在80年代以前边疆地区几乎没有独立的对外贸易经营权,外贸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为沿海地区大口岸提供货源。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对外贸易规模较小。改革开放以来,边疆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符长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中期,1931——1935年,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农业危机。这场危机达到了“浩劫的程度”。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以及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拟另文探讨。本文仅就危机的实况作简单的分析,并阐述危机对中间近代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场农业危机程度之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 1、农产品输出逐年减少,农产品价格狂跌。 先观察1931——1936年历年各类农产品输出量指数的增减情况: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本文对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外贸政策进行了研究。既肯定了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对外贸易政策仍没有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完全进入现代化的轨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坤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而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作一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以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计广  张汉林  桑百川  
"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该战略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转型。为此,本文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中性的"贸易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永健  孙斌  
战后美国与亚洲的经济关系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变: 第一个时期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当时美国国内的经济重心是在大西洋沿岸的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联系,美国的国际经济关系重点在于两个地区:一是欧洲,二是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及加勒北海地区。50年代与6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战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亚洲大多数国家正忙于清理战争留下来的废墟,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对于美国来说,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的政治和军事利益要比经济利益重要得多,在美国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蕾  
进入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旷日持久的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西方盟国“共同的敌人”已经消失,世界经济由“两极时代”进入“多极时代”,据有关专家预测:90年代将是一个大动荡、大调整、大转变时代,是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冷战后时代”,是“既有秩序又无秩序”的时代。无论怎样说,冷战结束以后,全球范围的军事对抗暂时不会成为主流,争夺世界霸权的重点将转移到经济领域,特别是美、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争夺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战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占魁  
20世纪 30年代 ,阎锡山作为山西的最高统治者 ,在“造产建设”的过程中 ,非常重视山西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对外贸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外贸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主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山西外贸事业的发展 ,对于促进山西“造产建设” ,保护民族工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对民族资本商业贸易的侵犯和对广大人民的掠夺 ,及其所实行的“贸易统制”政策和封建性的外贸管理体制 ,也阻碍了山西外贸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霄岭  任健  
1990年底“乌拉圭回合”服务谈判组所达成的《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经历了漫长的艰苦谈判历程。围绕着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谈判的法律范围、服务贸易谈判是否应包括为促进该贸易而进行的投资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多轮较量,最终多方调整、妥协,趋于一致。因此,《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吸收多方观点、调和各方立场的折衷产物。《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由序言和六大部分组成,共三十五条。第二、第三部分是该协定的核心内容。其中有关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问题是各方争论的焦点。步入9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达成对世界服务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国际货物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霄岭  任健  
1990年12月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关贸总协定"(GATT)的第八轮谈判——"乌拉圭回合"上,因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意见相左,致使"乌拉圭回合"的结束被迫缓期;但同时,本次会议的服务谈判组(GNS)主席向大会提交了《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Greneral Agreement OnTrade In Services)草案,至此,标志着经过了数年艰苦谈判的《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已基本形成,这也可谓是布鲁塞尔会议的积极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卜国群  
中国在三十年代曾兴起一场农村改革潮流,这个潮流由官方的合作运动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运动汇合而成。它源于两个出发点:理想的追求和实用的考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澄  
建设与国民经济相协调,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应从战略上给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村改革升温,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并使科技兴农的策略落到实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要有与之相应的农用工业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鹤  
一、外贸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及其贸易功能和动因分析改革前三十年,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以高增长速度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在这种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外贸易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地位。一方面关闭自守的发展方式使外贸只能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对外贸易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一直不足10%;另一方面,满足高速度增长目标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又必须依赖于外部,由于封闭体制排斥外部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因此只能通过贸易交换获得先进的技术装备。为进而出,量入为出,或者说以进口规模强制出口,是这一时期外贸的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