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6)
2023(7922)
2022(6604)
2021(6107)
2020(5125)
2019(11231)
2018(10911)
2017(20004)
2016(11527)
2015(12665)
2014(12384)
2013(12127)
2012(11534)
2011(10392)
2010(10538)
2009(9932)
2008(10354)
2007(9418)
2006(8422)
2005(7432)
作者
(38502)
(32501)
(32051)
(30292)
(20637)
(15813)
(14361)
(12535)
(12304)
(11456)
(11141)
(10861)
(10667)
(10281)
(10189)
(10003)
(9802)
(9552)
(9455)
(9264)
(8370)
(7931)
(7841)
(7410)
(7350)
(7252)
(7163)
(7067)
(6627)
(6534)
学科
(42821)
经济(42754)
管理(33442)
(31370)
(25840)
企业(25840)
方法(19402)
数学(15928)
数学方法(15655)
(14360)
(12453)
(12178)
中国(11577)
业经(9985)
(9888)
贸易(9882)
(9609)
(8975)
理论(8576)
农业(8166)
(7865)
财务(7847)
财务管理(7826)
企业财务(7462)
(7391)
银行(7337)
技术(7136)
(7048)
金融(7047)
环境(6948)
机构
大学(180217)
学院(175888)
(63915)
研究(62979)
经济(62597)
管理(60167)
理学(52251)
理学院(51507)
管理学(50181)
管理学院(49892)
中国(45678)
科学(44730)
(41406)
(38483)
(34946)
农业(33276)
业大(32985)
研究所(32274)
(30454)
中心(27673)
(27069)
(25045)
财经(24687)
师范(24604)
北京(23665)
(22380)
农业大学(22156)
(21649)
(21318)
(20831)
基金
项目(118493)
科学(91421)
基金(86756)
(80201)
国家(79515)
研究(76826)
科学基金(65610)
社会(48618)
基金项目(46138)
(46066)
社会科(45964)
社会科学(45947)
自然(45669)
自然科(44664)
自然科学(44644)
自然科学基金(43886)
(40338)
教育(35674)
资助(34723)
编号(28581)
重点(27481)
(25411)
计划(25264)
(24368)
(24342)
成果(23921)
科研(23591)
创新(22881)
科技(22345)
大学(21310)
期刊
(70369)
经济(70369)
研究(48780)
学报(43595)
(37300)
科学(34927)
中国(33724)
大学(30958)
学学(29485)
农业(24680)
(24571)
管理(21504)
教育(18437)
(13761)
金融(13761)
财经(13590)
(13244)
(12509)
业大(12225)
技术(12199)
(11678)
经济研究(11212)
业经(10777)
农业大学(10368)
问题(9759)
科技(9510)
图书(8816)
(8505)
技术经济(8064)
国际(7572)
共检索到258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寿榕  
余华在《第七天》中大量引入新闻事件,为作品带来了独特的真实感,但这种真实感是大众媒介幻象机制的产物,注定无法达到破除拟态环境的意图。与此同时,《第七天》对社会性文本的偏重,使得展现人物生活的独特性为展现其社会历史背景让步。在此基础上,余华放弃了对所描绘的社会进行剖析和理解,而是选择了代入大众的立场和情绪,表现出了最朴素直接的乌托邦冲动。最终,余华留下了相对纯粹的社会性文本,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部分人物个性和文本深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宝春  
本文对国画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水里,对国画审美艺术修炼进行探索和分析,以齐白石的作品作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对国画技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深入国画审美理念和创新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章琳  
余华的《第七天》是一次零距离的当代性现实写作的尝试,自发表以来褒贬不一。文章围绕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了其中叙事风格偏重现实与诗化的特点,结合小说对新闻事件的借用与加工,探析了余华的创作转向给中国当代性文学的创作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叶满波  
~~
关键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俊宏  
传统文化艺术现如今越多越多地运用于园林设计中,并日益受到设计者的关注。传统文化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有很多形式,比如通过运用传统的形式,古建筑的样式,或者一些景观构筑物小品诸如桥,传统的廊架形式,以及传统的景墙形式,都可以运用在园林设计中。通过以下案例作品可以阐述传统文化艺术在园林设计中是如何渗透的,以及如何与周围环境景观结合在一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升  
教学艺术功能研究可以使人们了解教学艺术存在的价值、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教学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艺术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在众多的关于教学艺术功能的探讨中,比较集中的看法是它的高效果功能、高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数研究认为这些功能指向的对象是学生,忽视了教学艺术功能的双向性。教学艺术功能双向性的揭示可以使人们从教学艺术功能对教和学这两方面的促进上认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白洁  童锦佳  李静  
“语文+”校本课程是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部分经典篇目、古典诗词等,配以音乐或改编为戏剧、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在唱、演、说、跳的过程中实现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精神内涵的掌握。“语文+”校本课程中艺术表现素养则是指通过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具备审美判断能力,通过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掌握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晨  曹金  
美声歌曲演唱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既可以陶冶观众情操、提升听众审美水平与音乐感知能力,也可以推动演唱者音乐水平的提升。由刘航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美声歌唱艺术理论与表现研究》一书,是一本结合美声演唱理论与实践经验系统阐述美声歌唱的专著。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分别从美声唱法的概念、发声与训练、表演技巧、艺术表现、心理活动及嗓音治疗等角度,阐述美声歌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训练技巧。结合书中观点与美声教学案例,就如何迅速掌握美声歌曲演唱技巧,提升美声歌曲演唱表现力展开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瑾怡  
作为高校声乐教师要认知梳理和探究美声唱法的基本原理、演唱类型和演唱技巧,分析我国高校美声唱法对声乐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探究如何熟练运用美声唱法技巧和如何处理美声演唱技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等,以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美声演唱的情感表达能力。由刘航撰写的《美声歌唱艺术理论与表现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美声唱法技巧和方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着眼于美声唱法的歌唱原则,又根据当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子涵  
文章所述"跨界艺术"是指一种多门类艺术自我整合的新形式,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更利于被大众广泛接受,其表现内容主要是表达一种特殊的艺术情感,这种情感要使人们趋向团结或是让人们的艺术精神趋于凝聚,并力求让普通人易于理解、便于接受。艺术发展趋势应是逐步脱离小众,不应仅仅去追求只有少部分受众才能感受与理解的作品创作。尽量避免单一门类艺术所表达的特殊情感的完美性。当代艺术创作日益趋向大众化,社会普遍关注的是能够让绝大多数审美欣赏受众轻松介入,便于领会,再逐步体会到艺术精神的深邃。只有这样,艺术作品及其呈现才是完美的,与时俱进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跨界艺术追求的不是艺术形式的堆砌,也不是内容的繁复罗列,而是艺术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朱健侨  
事起缘由2006年7月初的一天,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谢区长接到一封群众举报信,反映宿城区"N局"收取"Y镇"学校扶贫教育"提成"15万元私设"小金库"。谢区长阅后立即找到宿城区审计局局长,指示:"如果举报这个局机关收取学校扶贫教育‘提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娟娟  
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非语言符号系统,舞蹈语言实则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状态,其以"姿势"作为人与人之间传播情感和意识的基本单位,具有包括信息的传递、接收、编码等在内的多重内涵,是一种由身体表达的多层面和多层次的特殊语言系统。同时,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绘人物行动的环境,都离不开舞蹈语言的各种艺术表现功能。由郭贝贝编著、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的《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一书,首先对舞蹈艺术本体进行了概述,再分别展开来论述舞蹈艺术语言的分类——结构语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迟  曹玺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基础,借助神态、音乐、环境等要素叠加形成的视觉艺术形象。其能够直观展现出人体的灵动美感,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力。作为舞蹈艺术语言的物质载体,舞蹈语言是表现舞蹈审美特色与艺术内涵的重要手段,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抽象精神内容,其能够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将舞蹈动作中的文化意蕴传达出来。可以说,以身体动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舞蹈语言是舞蹈作品的核心主体,其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功能。为此,笔者对舞蹈艺术语言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出不同的语言类别,深入探究其功能表现形式,从而为舞蹈作品艺术形象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常砚溪  
合唱艺术是人类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极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西方合唱音乐在音乐的繁荣史中占据显要地位。在古希腊时期,合唱音乐就已经吐露新芽。经过长期发展,西方合唱音乐形成了历史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表现形式也随之不断转变。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合唱音乐并将其艺术特征进行完整呈现,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首要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淮永建  孟庆阔  陈园园  马天容  徐海峰  聂笑盈  
林木作为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构建虚拟林木真实感模型可产生影视特效、游戏娱乐、森林生态等经济社会效益,且有助于世界数字林木资源的积累和整理。但目前不同的虚拟林木建模方法在表现模型的真实感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分析虚拟林木研究状况的基础上,给出了真实感建模方法的不同分类,并总结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重建方法、交互式建模方法和基于规则或程序的系统建模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领域以及优缺点。此外,还汇总了当前最流行的适用强的建模软件,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真实感林木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