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387)
- 2022(2084)
- 2021(1955)
- 2020(1787)
- 2019(3888)
- 2018(3951)
- 2017(6933)
- 2016(4133)
- 2015(4800)
- 2014(4953)
- 2013(4888)
- 2012(4716)
- 2011(4501)
- 2010(4943)
- 2009(4886)
- 2008(4932)
- 2007(4884)
- 2006(4662)
- 2005(4538)
- 2004(4234)
- 学科
- 济(16107)
- 经济(16073)
- 管理(12654)
- 业(11200)
- 企(10056)
- 企业(10056)
- 中国(6226)
- 学(5848)
- 制(5620)
- 理论(5283)
- 教育(5121)
- 财(4781)
- 农(4704)
- 和(4485)
- 方法(4480)
- 业经(4448)
- 地方(4239)
- 银(4234)
- 银行(4230)
- 行(4061)
- 融(3808)
- 金融(3806)
- 体(3417)
- 农业(3009)
- 策(2981)
- 制度(2941)
- 度(2941)
- 税(2720)
- 法(2700)
- 体制(2677)
- 机构
- 大学(67653)
- 学院(63671)
- 济(22446)
- 研究(22087)
- 经济(21714)
- 管理(20731)
- 中国(18288)
- 理学(15869)
- 理学院(15643)
- 管理学(15343)
- 管理学院(15189)
- 京(15002)
- 财(14410)
- 江(13214)
- 科学(12579)
- 范(12101)
- 师范(12031)
- 所(11403)
- 中心(10968)
- 州(10648)
- 财经(10296)
- 北京(9940)
- 研究所(9769)
- 师范大学(9590)
- 经(9030)
- 省(8802)
- 教育(8416)
- 农(8373)
- 系(8039)
- 图书(7552)
共检索到12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小龙
《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问世以来受到学界好评如潮,诚然该书在收录文集所含科举史料和首次大规模使用《天一阁明代科举录选刊》两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该书对明代核心科举文献的使用不甚充分,成为其不容忽视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麒如
明代广东地区共产生梁储、伦文叙、伦以训、霍韬等4位会元,均来自佛山南海。四会元的科举文献散存于各类典籍,经考证,现存确信可考的佛山四会元科举文献有:梁储制义2篇、考试录序言3篇、考试官批语82条;伦文叙制义6篇、殿试策1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试官批语28条;伦以训制义3篇、殿试策1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试官批语30条;霍韬制义3篇、考试录序言1篇、考试官批语20条。这些文献是研究四会元学术思想、岭南科举文化以及明代制义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友宏
科举被认为是古代中国在贤能政治上的重要制度创新,但权力仍可能对科举的公正性造成侵蚀。本文利用明代科举数据,考察了明代权力中枢(内阁)对科举取士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阁对科举会试阶段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殿试阶段,与阁臣拥有相同籍贯(同府或同省异府)的考生将获得更高的甲第,并且更有可能在馆选中被选为庶吉士。阁臣中,首辅对殿试和庶吉士选拔的影响较次辅更大。研究还发现阁臣卸任之后对科举的影响即不复存在,而次辅对科举殿试的影响则随着任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因此,顶层权力的影响导致了明代科举中地域偏袒主义的存在。
关键词:
科举 偏袒主义 明代政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长文
"告殿"是指某科个别会试中式者因故告请不参加当年殿试,以待来科补试。会试中式者多因疾病、丁忧、时局动荡等原因而"告殿"。通常"告殿"者会在下一科、两科或三科补行殿试,还有个别"告殿"者,未及"补殿"而亡。每科"告殿"人数相对于全体会试中式人员来说还是少数,通常为几人或十几人,个别科则多达二三十人。由于"告殿"制度的存在,致使明代每科会试中式人数与进士人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即便二者数目恰好相同,也多出于巧合,并非表明该科会试中式者与进士在名籍上的完全一致。作为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关键词:
明代科举 “告殿”现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雪香
张士箱父子为了寻求科举进身之阶而东渡台湾,他们并非"窃取一衿,辄褰裳以归",而是积极参加台湾的文化教育与社会公益等活动,并投身于云林平原和新庄平原的拓垦,经济活动的重心逐渐向台湾转移,族人因赴台经营而定居下来者逐渐增多,反映在墓葬方面,经历了从归葬故乡到落葬台湾的转变过程。但直到日本占据台湾之前,拾骸归葬一直在持续,海峡两岸的张氏族人往来频繁。张士箱家族因赴台应试而逐渐定居的过程,对于研究清代台湾科举士人的移民模式及其对台湾开发的影响,应具有类型学意义。
关键词:
清代 台湾 科举士人 移民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俊珂
唐宋以降,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和两税法的实施,国有土地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土地制度的变革促生了一支新兴社会力量——富民阶层的出现。历宋、元直至明代,由于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该阶层已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也呈现出勃兴的势头。因此,构成的多元化成为明季江南富民阶层较为明显的特征。这一阶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且也逐渐成为地方社会政治力量的代言人。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富民阶层的崛起和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社会固有的基层控制格局。他们的发展壮大影响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进程。富民阶层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不是历史的...
关键词:
明代 江南地区 富民阶层 基层控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叶
都水司是明代工部四清吏司之一,主要负责管理河渠水利、桥梁道路及织造、器皿等上供物资,其下辖机构分为内署与外署,驻扎于地方的工部分司官员数量相对更多,以注选或题差的方式选任,分别掌管运河各河段、竹木抽分、漕船修造。万历十五年,都水司郎中周梦旸编成《水部备考》一书,作为官署志书,分类胪列了该司职掌的各项条例和相关纪事,详细记载了漕河、黄河及其他河渠的变迁。万历前期,黄淮河患严重,河道大工屡兴,都水司事务繁重,职掌冗杂,尤其以治河为要务,该书充分体现了黄淮大工的时代特点。因应河道管理及河费开支的需要,水衡外署掌握运河夫役、钱粮的调配,随着运河疏浚工程的常态化,形成了相对独立、有别于工部中央的经费收支和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日本赴明使者策彦周良在其《入明记》中,所记店铺字招,多达90余个,涵括手工作坊、商店摊铺和生活设施三大类。策彦一行,旨在利用出使机会,大力从事贸易,人数远超明廷定额五倍。策彦两次出使明朝,每次一路收购中国商品,广达丝、绸、书籍等60余种,包括文化用品、工艺品、食品、日常器皿、日用百货、丝毛织物、药材、计时器等,门类广泛,不少标有具体名称、数量及价格,甚至交代了商品来源、特色及用途,购买背景,何人经手,何人说价等,饶有趣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日本贡使的贸易性质。策彦等人在使明期间的经营活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明后期中日贸易的实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明智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类型,修身日记是儒者专用于省察自身的工具,其内容多元、体制多样。宋元时期儒学的发展和书院有较密切的联系,明末清初的善书运动也对当时的儒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鉴于此,可从两方面理解该文体:第一,非系统的修身日记与宋元书院的学规、日课型日记有直接继承关系;第二,簿记式修身日记的符号,尤其是其《功过格》的符号,多来源于佛教与道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万明
明代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以致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 ,明初白银并不是国家的合法货币 ,它经历了从非法到合法 ,并普及于全社会的货币化过程。本文依据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 4 2 7件 ,说明货币化过程源自民间社会 ,经过一个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变革趋向 ,并非国家法令推行的结果。为史界熟知的《明史·食货志》以正统初作为朝野广泛用银的说法不能成立 ,实际得到官方事实上的认可 ,是在成、弘以后。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过程 ,是市场萌发的过程 ,启动了晚明社会变迁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向近...
关键词:
白银 货币化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刘海峰科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它将读书与做官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学说制度化。在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应考──入仕”人生成功三部曲中,参加科举考试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科举制的目的是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尊旺
当前,学术界对于明代九边军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领域和经济史范畴。但就中国传统社会来说,经济史的研究,不考虑政治、社会等各种因素,仅仅就经济论经济、就财政论财政,从而希望对财政问题做出简单的总体上的概括是比较片面的。本文在考证明代九边兵马钱粮数量变化的基础上,从制度史和政治史的角度重点研究九边军费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榅平
解释义务是现代合同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危险的防范具有重大决定性意义的资讯或信息,债务人应当进行解释,以避免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因合同的履行而受侵害。为了保障司法实践中适用解释义务的正当性,应当界定其涵义,明确其前提,厘定其界限,讨论其标准,发展其内涵,分析其分类,确立适用解释义务的一般原则或规则,减少法官的随意性,增强判决的可预见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
解释义务 固有利益 具体适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显清
明代官绅徭役优免受朝廷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法定的优免范围是有限度的,优免量是有定额的。官绅阶层贪婪无厌,采用各种手段冲破法定限制而实行法外无限制优免。这种限外优免被称之为“滥免”。对滥免的起因、途径、后果加以探讨是研究明代官绅优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一明代官绅属于特权阶层。它享有的徭役优免权是一种区别官、民等级身份地位的特殊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