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0)
2023(3988)
2022(3513)
2021(3503)
2020(2960)
2019(6675)
2018(6813)
2017(12210)
2016(7269)
2015(8489)
2014(8876)
2013(8501)
2012(8156)
2011(7516)
2010(7866)
2009(7496)
2008(7991)
2007(7896)
2006(7071)
2005(6546)
作者
(22711)
(18958)
(18380)
(18023)
(12074)
(9264)
(8562)
(7326)
(7306)
(7120)
(6557)
(6533)
(6282)
(6137)
(6049)
(5805)
(5671)
(5565)
(5555)
(5409)
(5010)
(4670)
(4539)
(4486)
(4466)
(4251)
(4196)
(4141)
(3927)
(3820)
学科
(24405)
经济(24361)
管理(23039)
(19958)
(18338)
企业(18338)
(9298)
方法(9141)
理论(8615)
(8351)
中国(7600)
(7220)
(7000)
教育(6849)
业经(6441)
数学(6055)
数学方法(5845)
(5743)
财务(5720)
财务管理(5691)
教学(5683)
企业财务(5363)
(5223)
(5061)
银行(5050)
(4924)
贸易(4917)
(4774)
(4765)
(4756)
机构
大学(110848)
学院(110377)
管理(35875)
研究(35437)
(35106)
经济(33924)
中国(28873)
理学(28734)
理学院(28351)
管理学(27560)
管理学院(27358)
(25474)
科学(23554)
(20602)
(20175)
(19507)
(17845)
师范(17686)
(17329)
研究所(17009)
北京(16964)
(16594)
中心(16557)
业大(15698)
财经(15330)
(14121)
技术(13866)
师范大学(13790)
(13515)
(12976)
基金
项目(59054)
研究(45205)
科学(43982)
基金(38950)
(34071)
国家(33668)
科学基金(27379)
社会(24656)
(23953)
社会科(22943)
社会科学(22932)
教育(22657)
编号(20553)
基金项目(19827)
(19801)
成果(18952)
自然(17902)
自然科(17429)
自然科学(17427)
资助(17126)
自然科学基金(17100)
课题(15201)
重点(13506)
(12881)
项目编号(12302)
(12208)
(12171)
大学(11751)
(11599)
科研(11156)
期刊
(52295)
经济(52295)
研究(36941)
中国(27556)
教育(22292)
学报(21082)
(19660)
科学(17257)
大学(16391)
(15902)
管理(15155)
学学(14931)
技术(10817)
(10690)
金融(10690)
农业(9828)
业经(9416)
图书(9251)
财经(9182)
(8013)
林业(7275)
书馆(7171)
图书馆(7171)
(6995)
问题(6786)
经济研究(6522)
(5946)
论坛(5946)
职业(5893)
财会(5864)
共检索到187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丹丹  
朱娜·巴恩斯的代表作《夜林》通过描绘20世纪30年代巴黎都市的外来者、同性恋者以及异装癖者等边缘人群的欲望与挣扎,再现了为当时西方社会主流文化所忽视的"他者"群体的生存状态。文章主要从犹太人菲利克斯对文化身份的探寻以及由奥康纳医生及罗彬所代表的"第三性"对性别身份的探寻两方面探析《夜林》中边缘人群的生存境遇,探索为现代社会主流文化所鄙夷的"他者"的伤痛和命运,以及他们身份探寻背后隐藏着的现代人的身份危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李泽林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历经了引进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开展本土化教学实验与理论探索、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理论生成与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与课程教学理论发展等四个阶段,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体系。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可视化分析发现,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呈现出密切关注教学改革与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等三个热点。呈现出队伍不断壮大、价值取向趋于合理,方法多元并存、问题不断深入、体系建构不断完善等特点,同时还存在着团队研究成果不足、跨学科研究成果较少、原创性研究缺乏、科学化程度亟待加强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构建的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点,学生的学习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亮点,教学实验成为中国特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生长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珊珊  
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的《沙捞越战事》书写了一个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战争寓言,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生于加拿大的华裔士兵周天化被英军投放到沙捞越丛林执行特工任务的传奇经历。作品围绕着华裔周天化这个人物塑造了两位截然相反的"异族"女性形象,一位是美丽温柔、能歌善舞的日本歌伎藤原香子,另一位则是与藤原香子判然不同的依班族少女猜兰。猜兰在沙捞越的丛林中长大,她身上有着丛林人的野性、单纯而又勇敢的特质。作为男性对女性的想象,陈河在《沙捞越战事》中刻画的这两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在周天化的生命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美好品格的赞美,对真挚婚恋情感的向往以及对纯美人性的呼唤。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轩仪  
电大、网院、网校是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核心区域。与去年相比,此次论坛超越了谈理念、谈概念的抽象层面,而是涉及到了很多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和困惑。“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对于未来的实际运作显得尤其紧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炜霞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然而遭遇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重重迷误。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进行再探寻和价值澄清,使其知识与方法的价值诉求得以显现,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在困惑中进行理性抉择提供了依据与动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健  
李子贤先生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以活形态神话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活形态神话如果作为"主体",其他神话存在形态则是其"变体";活形态神话作为"活体",那它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则是"母体"。这个体系为我们展示了神话的整体性、综合性与动态性。在李子贤先生的比较神话学研究中,他突破了文本阐释的固有研究范式,以及单一民族、单一学科理论的限制,将神话还原到文化生态系统中进行立体的审视,将云南的神话放到东亚、东南亚文化格局中进行更广阔的比较,将神话学与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对接进行综合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慧勇  
需要探寻更科学的提法刘慧勇(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当前特别强调的一项任务是要使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显然,提出此项任务的意图是好的,是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银行体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上述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华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以及农村资金缺口问题,国家开始试行放开发展小额贷款。以浙江为例,试点期间全省将批准111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他地区也都在积极探索一些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新途径,如启动小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任何道德教育必以某种人学观为其依据。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这种关系性存在曾经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现实的形态 ,相应地也有过不同的人学理念。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由此而发生嬗变。在人类发展的早期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整体性存在 ,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肯定与认同是当时人学观的核心 ,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所要维护的是没有个人独立性的整体性。当今的中国道德教育尚未完全走出整体主义的范式。随着现代化的推进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开始确定 ,单子式个体是与之相对应的人学观。在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内的相对主义和私人化是其表现特征。进入当代以后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越益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吕春月  
"慰安妇"问题,一个悬而未决的战争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受害国国民,而加害国日本也未能逃脱,一直备受世界进步舆论的谴责。而要理清"慰安妇"问题的战争责任,必须客观还原真相。本文以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的记载为依托,配合大量史料,从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动机、"慰安所"的设置、"慰安妇"的遭遇以及当时民众的反响入手,试图从中探寻"慰安妇"问题的真相,为早日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多的历史证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璐夙  李秀红  
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重视在教育管理中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而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当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质量。鉴于此,本文先阐述新媒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融合优势,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融合运用路径,实现新媒体的有效引进。并依据现实状况和今后发展趋势,针对新媒体技术高效运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实施措施,旨在为高校在新时代下开展教育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而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道宾  
Since China's opening up reformation,jiang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great progress,but compare with some developed provinces,still exist some gaps.The paper has an attempt to seek a new way to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xi province.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祖辉,男,上海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ARD)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黄祖辉教授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教师教育领域理论-实践关系的紧张性,如何尽快破解这种紧张关系也变得日益迫切。舍恩从直面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裂痕"这一现实问题开始,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了"湿软的低地"这一"专业实践的核心"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反映的实践者"这一概念,从而作为破解教师教育领域理论-实践紧张关系的良方。依据舍恩的理论,"反映的实践者"最终的表征是成为"实践脉络的研究者",而基于意外经验刺激的诱变事件和基于辅导教师辅导的学徒制是使其成为"实践脉络的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