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868)
- 2022(1680)
- 2021(1763)
- 2020(1490)
- 2019(3259)
- 2018(3356)
- 2017(5986)
- 2016(3395)
- 2015(3961)
- 2014(3869)
- 2013(4048)
- 2012(3971)
- 2011(4249)
- 2010(4215)
- 2009(4000)
- 2008(3970)
- 2007(3773)
- 2006(3813)
- 2005(3675)
- 2004(3406)
- 学科
- 济(11429)
- 经济(11416)
- 图书(10458)
- 书馆(9872)
- 图书馆(9872)
- 学(9705)
- 管理(7442)
- 工作(6145)
- 中国(5107)
- 业(5094)
- 企(4597)
- 企业(4597)
- 和(4569)
- 理论(4389)
- 教育(3939)
- 读者(3857)
- 方法(3156)
- 经济学(3003)
- 络(2664)
- 网络(2664)
- 化(2658)
- 组织(2497)
- 财(2414)
- 自动(2392)
- 自动化(2392)
- 制(2383)
- 研究(2350)
- 网络化(2346)
- 图书馆学(2337)
- 业经(2309)
- 机构
- 大学(61287)
- 学院(52500)
- 图书(22433)
- 书馆(21819)
- 图书馆(21816)
- 研究(18571)
- 济(16675)
- 管理(16520)
- 经济(16141)
- 中国(13646)
- 京(13256)
- 科学(12434)
- 理学(12321)
- 范(12123)
- 理学院(12079)
- 师范(12065)
- 管理学(11824)
- 管理学院(11654)
- 所(10120)
- 江(10030)
- 大学图书馆(9811)
- 师范大学(9548)
- 财(9343)
- 州(9209)
- 研究所(9113)
- 北京(8621)
- 中心(7848)
- 系(7509)
- 财经(7257)
- 农(7021)
共检索到10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宇 罗方 王赞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季刊》通过传播西方先进图书馆学思想,帮助国民树立现代图书馆理念、促进我国新图书分类法的诞生、完善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通过对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批判性的吸收与继承、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推进图书馆学的本土化的实现;作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秦慧
《图书馆学季刊》是我国第一份图书馆专业期刊,其广告内容与图书馆、出版等文化事业密切相连,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征稿、启事、新书出版、报刊预告与书刊预约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相关事宜等各方面。《图书馆学季刊》的广告充当了宣传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工具,其不仅引进西方图书馆知识,而且大力弘扬中国名著要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图书馆馆配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民国 《图书馆学季刊》 图书馆 广告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阿陶 姚乐野
《图书馆学季刊》是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期刊之一,由中华图书馆协会创办。从该刊的办刊宗旨与发刊辞可以看出,它既参酌欧美现代图书馆学的有益经验,又借鉴我国传统文献学、目录学的相关成果,努力创建“中国的图书馆学”。其栏目设置表现出以文体组织栏目的时代特点,其载文范围既注重对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建设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也兼顾提升图书馆的公众教育功能,以及目录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图书馆学季刊》的年载文量受时局影响呈波动不均的状态,载文主题类型以图书馆学与目录学论文并重,表现出图书馆学与目录学相互交织的特点。在学术特点方面,《图书馆学季刊》表现出兼容并蓄的学术视野和务实的学术态度,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宇 宋歌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刊的载文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在文献计量的基础上发掘《图书馆学季刊》载文的内容特征,进而对该刊在当时学术地位加以概括。
关键词:
《图书馆学季刊》 文献计量 统计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女性 图书馆学学人 图书馆事业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宇 魏瑞斌 杜慧平
学科的知识边界是构建学科认同的必要条件,以《图书馆学季刊》为案例,通过共词分析展示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知识边界;研究发现,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要分类6大领域、2大范式,管理范式的图书馆学研究延续至今,文史范式的图书馆学研究逐渐衰退;文史范畴研究的衰退是导致当代图书馆学学科地位和学科认同不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秦慧 任家乐
民国二三十年代,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很多有识之士在《图书馆学季刊》上发表了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文章,引入了国外的阅读推广新理念,并提出了开展阅读推广的思路与新举措。这些文章展现了当时图书馆阅读推广专设推广部门、多部门协作配合、建立新制度的新体系,呈现突破空间限制、细分读者、注重儿童阅读推广的新特点。这对当今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仍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 图书馆 阅读推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全有 臧亚慧
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展方志征集、目录整理、新书推介以及方志的研究等工作,是图书馆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方志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图书馆对方志学的积极推进,对于今天图书馆和方志学关系的发展构建,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 方志学 民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符夏莹
陈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她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实践活动主要有:首次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统计问题,深入地探讨图书馆的广告方式,提出书籍选择的方法,积极参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陈颂是我国培养的杰出女性图书馆员,推动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陈颂 女性馆员 图书馆 民国时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海燕
译介作品是民国时期国外图书馆学理论得以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期刊上刊载的译介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探究译介作品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学期刊 译介 文献计量 民国时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家乐 姚乐野
函授教育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育费用低廉,不受地域限制等种种优点。以上海图书馆学函授学校为据,兼及参考其他图书馆学函授学校教育情况,考察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办学史及教学各环节的相关内容。由于战争导致图书馆事业衰败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亮
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韦庆媛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1916-1953年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分为拓荒之旅、自由发展、纳入正轨三个阶段,共有100位留学生就读国外37所图书馆学专业院校,留学人数与全国的需求相比,总体偏少。留学生来源于国内30所中等以上院校,籍贯主要分布于湖北及东南沿海和大城市,来源省份过于集中,显示出不平衡性。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基本以学历教育为目的,获得学位普遍较高。女性是留学生中的重要力量,前期留学生全部或大部分回国,后期受时局影响回国较少。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学 留学生 学者群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