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8)
- 2023(6872)
- 2022(5425)
- 2021(4850)
- 2020(4327)
- 2019(9425)
- 2018(9344)
- 2017(18301)
- 2016(9770)
- 2015(10892)
- 2014(10658)
- 2013(10797)
- 2012(9740)
- 2011(8345)
- 2010(8894)
- 2009(8731)
- 2008(9231)
- 2007(8685)
- 2006(7725)
- 2005(7477)
- 学科
- 业(69819)
- 企(67744)
- 企业(67744)
- 管理(51517)
- 济(48980)
- 经济(48917)
- 业经(24669)
- 财(21355)
- 方法(20019)
- 务(18113)
- 财务(18104)
- 财务管理(18085)
- 农(17747)
- 企业财务(17056)
- 技术(14690)
- 制(14436)
- 农业(13768)
- 策(12408)
- 数学(12320)
- 数学方法(12217)
- 企业经济(12133)
- 体(11823)
- 划(11395)
- 理论(11319)
- 体制(10936)
- 经营(10894)
- 和(10706)
- 技术管理(9906)
- 中国(9591)
- 银(8984)
- 机构
- 学院(152972)
- 大学(146970)
- 济(66769)
- 经济(65657)
- 管理(64758)
- 理学(54221)
- 理学院(53796)
- 管理学(53324)
- 管理学院(53029)
- 研究(41765)
- 中国(38303)
- 财(35088)
- 京(30249)
- 财经(27210)
- 江(25312)
- 经(24475)
- 农(22861)
- 科学(22389)
- 所(20701)
- 商学(20117)
- 商学院(19965)
- 州(19820)
- 财经大学(19683)
- 中心(19546)
- 经济学(19494)
- 北京(18977)
- 业大(18717)
- 研究所(17853)
- 农业(17835)
- 经济管理(17633)
- 基金
- 项目(88176)
- 科学(71664)
- 研究(68671)
- 基金(65195)
- 家(54149)
- 国家(53542)
- 科学基金(48700)
- 社会(45872)
- 社会科(43590)
- 社会科学(43577)
- 省(35659)
- 基金项目(34327)
- 教育(30332)
- 自然(29817)
- 自然科(29188)
- 自然科学(29182)
- 自然科学基金(28753)
- 划(27640)
- 编号(27432)
- 业(27123)
- 资助(25779)
- 创(22098)
- 成果(21735)
- 部(19798)
- 制(19714)
- 创新(19549)
- 重点(19081)
- 国家社会(18872)
- 发(18795)
- 性(18479)
共检索到240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世涛
厂长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法律地位及厂长负责制的负面效应,使得完善、强化对厂长的制约、监督机制尤为必要。针对现行国家立法、执法所暴露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修改《企业法》,规定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罢免厂长,而不必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厂长对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制;建立厂长弹劾制;完善对厂长的责任追究制,确立对厂长的追偿责任制;实行厂长职务行为公开化;发挥整体合力,建立对厂长的综合监督机制
关键词:
监督 制约 机制 厂长 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冬林 邹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监督是一座海市蜃楼;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内部人控制出现严重问题的条件下,任何会计控制都将失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夏冬林
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实施是会计监督的必要条件。我国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纵向报告方式,限制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成本。将报告制度转变为披露制度,将大大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
关键词:
会计监督 披露 监督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张仁德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
可信威胁 监督制衡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献锋
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的现状,分析了国有企业特殊的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取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加大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而提出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及保值增值。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国有企业 监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欣
论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监督——兼论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刘欣在现代企业中,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可以理解为明确的或者暗含的契约关系,契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文英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艰巨的任务,会计信息成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它不仅应满足经营者对经营管理的需要,还应满足各派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对经营者进行再监督的需要,会计监督体系外部环境的构造是该体系发挥最大效能的有力保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鲁耀 陈科霖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决定了党的执政经济基础是否能够得到坚持和加强。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过程中,功能类国有企业作为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尚未被清晰界定的一种类型,体现出了国有企业在政治效用与经济效用以外的工具效用。功能类国有企业最典型的形态为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相关访谈调研等实证研究发现,功能类国有企业嵌入在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之中,延展了政府的行政能力,成为政府组织化治理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功能类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组织身份困境和人员身份困境使之能够规避既有监管规则,并将廉政风险传导进政府治理体系之中。正视功能类国有企业的效用与风险,需明确其属于公共组织的身份,将之纳入公共权力监督体系,并进而通过"行政+市场+党建"联动机制构建起功能类国有企业有效监管的系统方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航行
<正>国有企业建设项目是指经过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境内外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具有涉及金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工程建设环节多等特点。根据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更好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作用的要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定华
作者认为,与完善的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相比较,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存在以下缺陷:缺乏权威的内部股东监督机制,外部的产品市场竞争、经理市场竞争、股票市场竞争和收购与兼并的压力机制。因此,必须尽快完善这些机制,以降低委托──代理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关键词:
监督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缺陷,收购,兼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美华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朝宓
在我国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近年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有企业大面积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问题。这固然是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中难免的现象,但不可否认与部分经营者的不适当行为有关。因此,在加速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同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建堂 张新竹
1996年10月18日至11月4日,由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马建堂率团一行9人,赴德、法两国就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进行了考察培训。通过考察和培训,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监督与管理国有企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国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政策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磊 綦好东
本文主要探讨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的作用。国有企业产权的全民性决定了社会公众理应成为国有企业的治理参与者。作为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以公共利益代表者和弱势群体发言人的身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调查和报道,努力向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传递国有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以公平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国有企业治理提出建议。然而这两种方式在公司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媒体监督与公众参与需要得到政府的回应与参与才能形成治理效果。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媒体监督 国有企业外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