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0)
- 2023(13597)
- 2022(11881)
- 2021(11460)
- 2020(9523)
- 2019(22331)
- 2018(22092)
- 2017(41831)
- 2016(23009)
- 2015(26400)
- 2014(26164)
- 2013(25901)
- 2012(24048)
- 2011(21995)
- 2010(21790)
- 2009(20182)
- 2008(19687)
- 2007(17262)
- 2006(15205)
- 2005(13690)
- 学科
- 济(93051)
- 经济(92937)
- 管理(62661)
- 业(58496)
- 企(48423)
- 企业(48423)
- 方法(43551)
- 数学(37195)
- 数学方法(36684)
- 中国(27298)
- 学(24217)
- 农(23894)
- 财(21562)
- 业经(19839)
- 贸(18260)
- 贸易(18250)
- 易(17771)
- 理论(16809)
- 制(16744)
- 地方(16410)
- 农业(15955)
- 和(15933)
- 教育(15130)
- 环境(14420)
- 银(13814)
- 银行(13752)
- 技术(13595)
- 融(13406)
- 金融(13404)
- 行(13180)
- 机构
- 大学(339721)
- 学院(332265)
- 济(132349)
- 经济(129579)
- 管理(125816)
- 研究(120393)
- 理学(108480)
- 理学院(107134)
- 管理学(105079)
- 管理学院(104493)
- 中国(89263)
- 科学(77130)
- 京(75170)
- 所(62496)
- 财(59225)
- 研究所(57451)
- 农(56519)
- 中心(51826)
- 业大(50875)
- 北京(48458)
- 财经(47907)
- 江(47592)
- 范(46487)
- 师范(46027)
- 农业(44726)
- 经(43700)
- 院(43448)
- 经济学(40288)
- 州(38543)
- 师范大学(37603)
- 基金
- 项目(226277)
- 科学(176746)
- 基金(164802)
- 研究(162495)
- 家(146048)
- 国家(144891)
- 科学基金(122103)
- 社会(100978)
- 社会科(95516)
- 社会科学(95488)
- 基金项目(86341)
- 省(84997)
- 自然(80726)
- 自然科(78830)
- 自然科学(78808)
- 自然科学基金(77390)
- 教育(74469)
- 划(74132)
- 资助(69515)
- 编号(64874)
- 成果(54118)
- 重点(51529)
- 部(50617)
- 发(47872)
- 创(45949)
- 课题(45762)
- 科研(43616)
- 创新(42977)
- 教育部(42815)
- 大学(42192)
- 期刊
- 济(144871)
- 经济(144871)
- 研究(103145)
- 中国(64314)
- 学报(60430)
- 科学(53965)
- 农(50919)
- 管理(46953)
- 大学(44832)
- 财(43683)
- 学学(41629)
- 教育(40964)
- 农业(35984)
- 技术(27632)
- 融(25568)
- 金融(25568)
- 财经(24670)
- 经济研究(23625)
- 经(21174)
- 图书(20889)
- 业经(20834)
- 业(19340)
- 问题(18998)
- 版(16403)
- 贸(16224)
- 技术经济(16151)
- 科技(16012)
- 理论(15897)
- 世界(15276)
- 资源(15156)
共检索到49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专门发表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三十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留下了众多编者和作者思考和探索的足迹,是他们的心血和辛劳的结晶。从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方面可以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改变。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思想观念 研究方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伟
西方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的观念、方法对朱自清和傅斯年都有重要影响。但两者所接受的是不同学术传统的语义研究,傅斯年深深浸润于欧洲大陆以德国为中心的历史语文语义学,朱自清接受的是20世纪20、3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的语义研究传统。朱、傅尝分别注意到对方最重要和最能体现其研究特点的著述,此种关注颇能反映两者学术旨趣尤其是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西方语言学、语义学研究自晚清已经影响了中国学界,贯穿了近现代文学及古史、思想史研究,交织成一个绵延的学术谱系。
关键词:
朱自清 傅斯年 语义研究 谱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滕永文
中国现代文学是我国社会内部经过历史性变化后,广大文人思想在西方文学理念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新文学,它是用现代语言来表述科学民主思想并且在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方面都进行了极大创新的一个独立学科。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表达手法、结构组成、叙述手段、抒情角度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现代文学主要包括杂文、新诗、话剧、现代小说等多种全新的文学体裁,现代化特点突出,更易于融入世界文学潮流。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见证了我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历程,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勇 解楚冰
北京师范大学已走过120年历史,中文学科始终伴随着北师大的征程。中国现代文学是奠定北师大学术影响的一个重镇。梁启超、马裕藻、黎锦熙等近代学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一众新文学先驱共同奠定了北师大深沉厚重、镕古铸今的人文传统。改革开放之初,李何林再创北师大现代文学学科的新局面,王富仁等对“李何林鲁迅研究”的继承与发展,铸就了新时期北师大现代文学研究的又一个高峰。百多年来,北师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已经成为传统悠久、极富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形成了以文学史研究为中心,多文体研究并行,注重作家作品研究与史料建设,强调文学研究的当下价值等多重特点。北师大现代文学的学术传统,既有得天独厚的文学资源与思想资源,同时蕴含着先贤名师沉稳内敛、开拓进取的师大精神,彰显着中文学科的人文情怀,见证着北师大百年的荣光和艰辛,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的思想演进和时代风尚。
关键词:
北师大 现代文学 学术传统 精神建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城希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于1965年在香港建立,此后经历了被取消、再度建立并持续发展的曲折过程。该学科在香港建立之初面临学科环境不利、史料匮乏、人手不足、与内地交往受限、意识形态与党派之争的困扰等诸多困境,但能够最终建立并不断发展,与姚克、李辉英等人自觉的学科意识以及多方面的学术准备有重要关系。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香港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前瞻性与开创性,是这一学科在大陆之外存在空间的重要拓展,由此实现了学科的多极化与世界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及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香港 姚克 李辉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娜 吴一叶
扬州茶文化作为扬州文化重要的一支,独具特色,同时也反映扬州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茶在许多描写扬州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文章试从近百年来描写扬州的文学作品来考察扬州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进而反映出扬州文化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扬州茶文化 百年文学作品 扬州文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立民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学馆,也是重要的现代文学资料收藏中心,它最初是在作家巴金倡议并大力推动下建立的。梳理和汇集巴金晚年推动文学馆创立和发展的相关史料,从整个过程到相关细节,从创办意图到实践理念,可以比较完整地凸显重要作家巴金参与和推动国家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创建,不仅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保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也显示了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行动能力和践行信念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
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馆 资料搜集 实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立民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学馆,也是重要的现代文学资料收藏中心,它最初是在作家巴金倡议并大力推动下建立的。梳理和汇集巴金晚年推动文学馆创立和发展的相关史料,从整个过程到相关细节,从创办意图到实践理念,可以比较完整地凸显重要作家巴金参与和推动国家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创建,不仅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保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也显示了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行动能力和践行信念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
巴金 中国现代文学馆 资料搜集 实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荆亚平 周保欣
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学问不以知识淹博与历史层累复杂见长。其学问构成主要源自现代社会变革中文学体系自身易变、现代人生与生命之变以及现代文明理性之变三个层次。晚清民初以来,中国人的学问观、文学观都处在调整之中,现代文学的学问建构因此存在古典传统与现代文学的断裂、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剥离等问题。现代文学学问的开展,须拆除有形(学科)与无形(观念、习惯)之“墙”,以“不自生”的万物疏通与联通中国文学的上游以及文学外围的知识、思想、学问体系之间的联系,方有源源不绝的生机。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学问 学问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永钐
陈梦熊,笔名“熊融”,1930年7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海燕书店、新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独立或与友人合编过《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海抗战文学丛书》、《陆蠡集》(后改书名为《陆蠡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大为
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场探索革命文学之原则与方法的历史事件,推动了根据地文学从各种新旧理念走向唯物史观,引导根据地文学工作者在写作立场和价值追求等层面达成了思想统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不仅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科学分析了文学的理念性与能动性,更是针对“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两个主要问题指出了文学走向人民、走进历史、走上革命舞台中央的学习路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证了作为实现了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真正生成,推动打造了一支摒弃唯心史观的文学工作队伍,成为了党领导文艺工作根本方针的理论原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苗怀明
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建立意味着藏书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代表着知识体系认知的内在变迁,通俗文学书籍的数量由此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些变革也必然使传统的目录学体系发生改变,容纳新知,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由此进入新的目录学体系。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 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史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孙晓萌 胡燕
非洲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系源自于欧洲殖民者在直接或间接统治过程中实行的差异化语言政策。非洲本土语言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殖民当局制定的语言与文化政策,以及殖民代理机构的介入性影响。后殖民理论回避本土语言文学,使其在现代文学批评话语中未能获得应有的合法地位,但非洲语言与文学内在的政治属性为包括本土语言作家在内的非洲作家开启了颠覆殖民权力与权威的可能性。本文拟论证非洲现代文学之生成,是非洲的本土语言文学与使用西方语言书写的文学在后殖民语境中相互激荡影响、相互补充渗透的结果;在非洲的"去殖民化"进程中,二者共同作为积极的政治性因素,参与了重构非洲身份与主体性的集体表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青
中国统计学会主办的《统计研究》丛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迄1983年共编集了九辑。前两辑,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后七辑,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九辑共辑录论文百余篇,约二百万字。内容从统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到改革统计方法制度的探讨,从社会经济统计到数理统计方法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应用,从我国统计实践的经验概括到外国统计工作的情况介绍,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加强到有关专业统计的改进等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传杰
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几年来,我院与其他管理干部学院一样,面临着一些新的突出问题。一是生源不足,培训效益下降;二是教育经费不足,制约着学院发展;三是办学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增强教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争取新的转机,加速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各级党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