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06)
2022(1364)
2021(1277)
2020(1187)
2019(2468)
2018(2469)
2017(4767)
2016(2850)
2015(3301)
2014(3244)
2013(3417)
2012(3221)
2011(3059)
2010(3313)
2009(3230)
2008(3452)
2007(3357)
2006(2918)
2005(2825)
2004(2649)
作者
(9737)
(8266)
(7866)
(7754)
(5296)
(4003)
(3646)
(3134)
(3041)
(3014)
(2908)
(2856)
(2814)
(2736)
(2685)
(2536)
(2453)
(2440)
(2345)
(2340)
(2326)
(2179)
(2081)
(2009)
(1943)
(1884)
(1881)
(1863)
(1699)
(1680)
学科
(11604)
经济(11594)
管理(8493)
(6900)
(6451)
企业(6451)
方法(5053)
(4264)
(3931)
数学(3796)
数学方法(3714)
理论(3253)
(3184)
中国(3023)
(2881)
教育(2671)
业经(2516)
(2292)
银行(2283)
(2173)
(2165)
(2099)
金融(2093)
(2050)
贸易(2048)
(2002)
(1995)
(1991)
财务(1984)
财务管理(1979)
机构
大学(49888)
学院(47498)
研究(16661)
(16529)
经济(16067)
管理(13580)
中国(13363)
科学(11226)
(10653)
理学(10638)
理学院(10452)
管理学(10175)
管理学院(10078)
(9851)
(9791)
(8962)
研究所(8666)
(8282)
(7972)
师范(7853)
财经(7566)
中心(7364)
农业(7100)
(6790)
业大(6756)
北京(6721)
(6716)
师范大学(6317)
(6017)
(5683)
基金
项目(25267)
科学(18779)
基金(17830)
研究(17712)
(15877)
国家(15719)
科学基金(12505)
社会(10741)
社会科(10095)
社会科学(10091)
(9712)
教育(8684)
基金项目(8661)
(8521)
自然(7910)
资助(7715)
自然科(7708)
自然科学(7702)
自然科学基金(7558)
成果(7271)
编号(6913)
重点(5781)
(5730)
课题(5445)
(5087)
科研(4841)
(4839)
(4814)
计划(4798)
教育部(4783)
期刊
(21817)
经济(21817)
研究(17248)
学报(11935)
中国(10537)
(9113)
大学(8552)
科学(8345)
(8326)
学学(7953)
教育(7181)
(6625)
金融(6625)
管理(5536)
财经(5486)
农业(5208)
(4735)
图书(3603)
(3528)
技术(3305)
问题(3106)
(3095)
书馆(2982)
图书馆(2982)
经济研究(2931)
国际(2929)
(2619)
业大(2586)
业经(2397)
理论(2274)
共检索到80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晶莹  高润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新燕  史艳  
自1999年10月1日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合同既有可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又有可能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文从适用的范围、合同订立的形式、不安抗辩权、解除合同、损害赔偿几方面对两者作了详细的比较,以助我国的外贸人员选择更为适用的法律来确保自己在合同中的利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纪森  
《职业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确定,必将深刻影响着整部法律的面貌以及实际运行的效果,而含混和不明确的立法目的则势必导致法律文本的松散和缺乏指向。《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定位为通过规范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获得进行职业活动必须的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同时,还应使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成为可能。《职业教育法》有必要在法律上确立技术本科的地位,为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之际,《图书馆》编辑部策划了"面向法治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并推出《公共图书馆法》解读与研究系列专题,从不同侧面对《公共图书馆法》进行多角度研讨,为《公共图书馆法》的普及与践行贡献力量。为了更好地传播这一系列成果,《图书馆》编辑部精选其中的优秀文章汇编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导读·阐释·践行》一书,并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已于1983年12月8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会第九号公布,从198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统计法》的实施,是加强我国统计工作,促进统计工作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措施,并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凡  蔡开明  
《外商投资法》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作为外资准入的基本制度,并且从多方面规定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公平与平等待遇。《外商投资法》规定了促进、保护和管理外商投资的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一些具体的制度包括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等仍需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全面梳理和修改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19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产资源勘查的登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基于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职教界4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管理者、职业学校管理者深刻领悟修法精神,对修法的重要意义、修法历程与新法特点、促进职普融通、强化产教融合等诸多方面做了深刻解读,推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宣贯实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31号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李鹏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第三章政府的定价行为第四章价格总水平调控第五章价格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价格行为,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策支持第三章公平就业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六章就业援助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1997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1号公布,2010年2月2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审计法所称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第三条审计法所称财政收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何瑞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中央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设有审计机构,一些部门和单位内部设置审计机构或人员,全国各大中城市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从事审计执业活动。与此相适应,中央至地方各省制定颁布了一些审计法规作为审计监督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审计在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严肃财经纪律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由于经济体制的限制和思想上的认识不足,至1956年,政府审计机构被财政监察机构取代,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被取消。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审计也表明特定历史时期的审计模式的发展受制于该时期的经济体制、思想认识,是经济体制、思想认识的产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