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2)
- 2023(4101)
- 2022(3603)
- 2021(3460)
- 2020(2902)
- 2019(6619)
- 2018(6705)
- 2017(12582)
- 2016(7079)
- 2015(8270)
- 2014(8411)
- 2013(8327)
- 2012(8213)
- 2011(7622)
- 2010(8126)
- 2009(7972)
- 2008(8457)
- 2007(7891)
- 2006(7090)
- 2005(6675)
- 学科
- 济(31311)
- 经济(31256)
- 管理(20939)
- 业(18118)
- 企(16732)
- 企业(16732)
- 方法(13479)
- 学(10074)
- 数学(9543)
- 理论(9451)
- 数学方法(9264)
- 中国(8276)
- 财(8146)
- 融(7267)
- 金融(7266)
- 贸(7065)
- 贸易(7060)
- 业经(6900)
- 易(6846)
- 制(6821)
- 银(6226)
- 农(6220)
- 银行(6215)
- 和(6109)
- 行(5958)
- 教育(5953)
- 法(5230)
- 策(5019)
- 体(4738)
- 务(4603)
- 机构
- 大学(120278)
- 学院(115038)
- 济(44748)
- 经济(43662)
- 研究(40142)
- 管理(38408)
- 中国(31921)
- 理学(31703)
- 理学院(31291)
- 管理学(30480)
- 管理学院(30263)
- 京(26589)
- 科学(24395)
- 财(23949)
- 所(21287)
- 研究所(18861)
- 财经(18383)
- 江(18311)
- 范(17988)
- 师范(17858)
- 中心(17379)
- 北京(17284)
- 经(16488)
- 农(16385)
- 州(15105)
- 师范大学(14553)
- 经济学(14404)
- 业大(14123)
- 院(13797)
- 财经大学(13418)
- 基金
- 项目(63333)
- 科学(48603)
- 研究(47423)
- 基金(45354)
- 家(39046)
- 国家(38695)
- 科学基金(32125)
- 社会(29188)
- 社会科(27512)
- 社会科学(27502)
- 省(23063)
- 教育(22826)
- 基金项目(22582)
- 划(20073)
- 资助(19853)
- 自然(19628)
- 编号(19523)
- 自然科(19178)
- 自然科学(19172)
- 成果(18976)
- 自然科学基金(18830)
- 部(14548)
- 重点(14454)
- 课题(13950)
- 性(12769)
- 教育部(12708)
- 发(12625)
- 大学(12527)
- 项目编号(12486)
- 创(12212)
共检索到190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璐宁
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呈现出减少仲裁地法干预的发展趋势,"非国内化"仲裁理论随之应运而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仲裁程序法的确定、自裁管辖权和已撤销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若干商事仲裁程序法中适用"非国内化"理论的代表性制度,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桑远棵
近年来,国际上多个主要的仲裁机构相继引入快速程序机制,其根本原因在于意图降低使用国际商事仲裁的成本与费用以及提高仲裁的程序性效率,同时为不同类型的使用者提供多样化选择。然而,快速程序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争议问题严重减损了该程序机制的应有价值。为进一步推动其在实践中的有效运行,在规范层面上应当协调仲裁协议中三人仲裁庭的约定与仲裁机构的任意性裁量权之间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上仲裁庭应当保障双方当事人获得陈述案件的合理机会或案件的审理符合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以及保证在快速程序转换至普通程序时当事人具有重新指定仲裁员的基本程序性权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艳波 曹培忠
"非国内化"仲裁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仲裁程序和实体法法律适用的"非当地化"。通过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运用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合同条款以及善意扩大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的立法本意等措施,克服传统私法对在线仲裁最大的法律障碍——司法管辖权,凸现在线快捷、高效和成本低廉的优势,使仲裁在"互联网+"的条件下与选择性纠纷解决方法有效结合,优势更加突出。为了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应克服司法资源不足等困难,大力发展"互联网+司法",建立在线仲裁机制,解决社会纠纷。我国是单一的法律体系国家,实行"互联网+"的在线仲裁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一般仲裁中不存在在线仲裁形式和实体法律问题;而对于涉外仲裁,我国可以采取"WIPO"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冬青
仲裁协议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判断仲裁协议的效力至关重要。分析仲裁协议适用的主体、仲裁协议当事人的缔约行为能力、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四个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对决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具有关键作用,从而最终影响国际商事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关键词:
国际商事 仲裁协议 法律适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霍政欣 陈静
《反外国制裁法》第12条和《阻断办法》第9条初步搭建了我国反制裁追偿诉讼制度,但前者规定更加宽泛,赋予我国当事人针对根据外国歧视性限制措施作出的仲裁裁决提起反制裁追偿诉讼的权利,会与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产生多方面冲突。为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应将反制裁追偿诉讼中司法对仲裁的介入控制在合理且必要的限度内,以在增强涉外法律斗争能力和支持商事仲裁制度营造良好涉外法治环境之间保持平衡。总体上,人民法院应审慎适用追偿诉讼条款,优先利用《纽约公约》公共政策保留和互惠原则阻断外国单边经济制裁的域外适用和相关仲裁裁决的效力;特定场景下,适用追偿诉讼条款作为兜底性的司法救济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挽涛
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方式很多,包括诉讼、仲裁、调解和协商等,其中仲裁这种“准司法”形式的方式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点——以当事人自主自愿为基础,保密性好,一般为终局裁决,执行比较有保障,而且往往费用低、处理及时,不大损伤当事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等——越来越受到国际商界和法学界的重视。 对于国际商事仲裁,当代各国立法的趋势是尽量保证当事人的自主性,把法院的干预和审查限制在很低的限度。因此,国际商事仲裁庭(员)对当事人之间的商事纠纷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德沛
仲裁员国籍规则是仲裁机构任命仲裁员的重要依据。国籍规则的目的是保障仲裁员中立性,其内涵则是仲裁员的文化背景中立于当事人国籍国的文化背景,消除仲裁庭对一方当事人有倾向或成见的可能性。从实质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技术国籍以及仲裁员与当事人国籍国其他密切联系的认定。从形式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其效力程度以及适用范围。不同仲裁机构的国籍规则在实质和形式上的规定有所区别,原因在于仲裁员中立性代表的公平价值和仲裁庭顺利组成代表的效率价值有所冲突。我国仲裁机构也应当构建仲裁员国籍规则,规范外籍仲裁员在我国参与仲裁,通过保障仲裁员中立性提高仲裁公信力。
关键词:
仲裁员国籍规则 仲裁员中立性 外籍仲裁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吉文 周元春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是书面仲裁协议,但是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仲裁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强制性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蒙 冯光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也逐渐凸显,环境保护在近30年里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各国纷纷调整国内环境法规加强环境保护。这些国内管理措施不可避免地对跨国投资产生影响,并引起许多国际纠纷。近年来,涉及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逐步增多,这些案件对传统国际投资领域的法律适用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这些案件的裁决,国际司法机构逐渐厘清了一些问题裁判和法律适用的边界。本文以国际法院最新的Pulp Mill案为例,从程序规则的角度,选取了管辖权的确定、准据法的选择和证据规则三个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上述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管辖权 准据法 证据规则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徽
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软法"是指由国际组织、仲裁行业组织、仲裁机构等非国家主体制定的,旨在调整国际商事仲裁证据事宜,自身虽不具有外部强制力保障,但却具有某种规范性的文本。由于仲裁证据"软法"响应了实践需求并填补了制度空缺,协调了两大法系在仲裁证据领域的差异,并契合了仲裁的核心价值与特质,它们在国际仲裁界享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症结全然归结于《仲裁法》的观点值得商榷。一方面,仲裁证据制度的升级并不以"硬法"的完善为必须。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域内外仲裁证据"软法"可供使用。我国当前仲裁证据制度的症结在于部分仲裁人士的理念和实践做法尚未与国际接轨,以及我国仲裁规则缺乏对仲裁庭证据裁量权的积极引导。本文呼吁切实提高仲裁主体运用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软法"的能力,并在仲裁规则中增设涉外仲裁证据规定。
关键词:
仲裁证据制度 软法 仲裁规则 症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哲
重新仲裁作为司法监督的形式之一,其适用情形应仅限于程序事项。《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英国和美国的立法也将重新仲裁的适用情形主要限定于程序事项。中国仲裁法将国内仲裁案件重新仲裁的适用情形限定于两项关于证据的实体事项,这与仲裁裁决的终局性不符。中国仲裁法应将国内和涉外仲裁案件重新仲裁的适用情形均限定于程序事项。
关键词:
重新仲裁 适用情形 程序事项 司法监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因投资仲裁具有处理"条约请求"与"合同请求"双重诉因之特点,其法律适用问题体现为一定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本文主要讨论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于程序事项和实体争议的各类法律涉及的具体问题,重点论述国际法与东道国法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实际效果以及两者的适用关系等,并特别讨论国家合同的法律适用与投资协定适用中的解释问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天姿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话语与实务:问题、挑战与展望》一书多角度论述了对于仲裁在实务中保持一个机构的完整性和在专业领域的独立性非常重要的各个方面,对仲裁在机构运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等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供了多种有益的建议。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就国际商事仲裁实务中遭遇的问题和挑战、论证和证据、展望进行论述,并对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地的仲裁实践进行了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挑战与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晶莹
实践中,国际商事仲裁裁量权行使的得当与否将关乎仲裁作为解决商事争议方式的地位以及仲裁裁决的权威与公正。文章试分析国际商事仲裁裁量权的特殊性,以个人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证论及个人对如何行使国际商事仲裁裁量权的认识,期望对我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裁量权 法律适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