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1)
2023(6127)
2022(4830)
2021(4842)
2020(3796)
2019(8762)
2018(8975)
2017(14379)
2016(9484)
2015(10990)
2014(11568)
2013(10202)
2012(9616)
2011(9053)
2010(9481)
2009(8365)
2008(8341)
2007(8086)
2006(7382)
2005(6528)
作者
(25672)
(21122)
(20985)
(20090)
(13336)
(10109)
(9714)
(8473)
(8159)
(7976)
(7345)
(7202)
(7028)
(6931)
(6842)
(6586)
(6428)
(6286)
(6165)
(6120)
(5798)
(5386)
(5209)
(5074)
(5056)
(4985)
(4681)
(4676)
(4491)
(4350)
学科
(22604)
经济(22572)
教育(21777)
管理(20003)
中国(16013)
(13849)
理论(11692)
(11320)
企业(11320)
(10229)
教学(9035)
(8703)
(7403)
地方(6773)
(6620)
(6281)
业经(6159)
(6063)
方法(5480)
农业(5199)
发展(5087)
学校(5049)
技术(5047)
(5037)
(4962)
(4962)
银行(4943)
(4934)
金融(4926)
学法(4916)
机构
大学(125235)
学院(122026)
研究(48119)
(33611)
管理(33360)
教育(32677)
经济(32218)
(30106)
(29720)
中国(29631)
师范(29513)
科学(29413)
理学(26580)
理学院(26068)
管理学(25265)
(25145)
管理学院(24992)
师范大学(23880)
(23280)
研究所(22541)
技术(21948)
职业(20874)
中心(20257)
北京(20172)
(20046)
(19700)
(18292)
(17561)
业大(16446)
农业(15463)
基金
项目(71220)
研究(62878)
科学(55144)
基金(43228)
教育(38690)
(37214)
国家(36618)
社会(33460)
(31575)
社会科(30944)
社会科学(30937)
编号(30463)
成果(29375)
科学基金(28950)
(28468)
课题(26663)
(22810)
基金项目(21328)
规划(18172)
重点(18129)
项目编号(17734)
资助(17157)
(16967)
(16926)
(16838)
(16288)
自然(15939)
研究成果(15760)
自然科(15494)
自然科学(15485)
期刊
教育(59894)
研究(49836)
(47442)
经济(47442)
中国(43648)
学报(21375)
(19008)
技术(17528)
职业(17335)
大学(17041)
(16647)
科学(16622)
学学(13770)
管理(13141)
农业(12693)
技术教育(11515)
职业技术(11515)
职业技术教育(11515)
图书(10480)
(9851)
论坛(9851)
(8868)
金融(8868)
财经(8294)
书馆(8108)
图书馆(8108)
业经(7752)
高等(7570)
(7304)
(7278)
共检索到215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  
职业学校、雇主(企业)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它们遵从着不同的行为准则。因此在职教人才的培养上,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是应然、唯一的,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平行、竞争的关系。而"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则是以校企"合作关系"为基础。当前制约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两大障碍分别是雇主参与的动力不足、职业学校的"职业"属性缺失。因此,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解决这两大障碍:探寻雇主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动力机制、强化职业学校的"职业"属性。具体而言,在当前雇主参与的诸多动力存在困境的情况下,应该考虑从组织机构改革的层面进行尝试:从近期来看,可以考虑对职业学校的机构重新进行功能定位;从长期来看,推动职业学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燕  
正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政府作为这一体系建设的主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该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做好统筹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业机构的设置,并配之于完备的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坚固受教育者终身发展所需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立交桥"建设,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东  
雇主导向是一个理想类型,它为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雇主导向"。美英澳在国家层面都设立了相应的中介机构,用以协调校企之间的关系,为雇主导向提供平台;此外,美英澳等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不但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而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给企业(雇主)赋权,打破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让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产生对"雇主导向"的实质需求。借鉴美英澳的相关经验或做法,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制约我国"校企合作"的进行,也是我国建立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性障碍;在我国建立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提倡"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河  
阐析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梳理了职业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关系,就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功能做出了理论总结和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高华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体现高度、宽度、深度、亮度、力度五个维度的内容。其中,高度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最终走向;宽度决定体系是否全面,展现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深度决定体系的发展持续力;亮度决定体系是否具有价值;力度决定体系的最终成败。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要注重提升高度、扩大宽度、拓展深度、增加亮度、掌控力度,建构一个多维而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爽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虽各具特色但又存在同一性。文章首先对以德国、瑞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体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详细阐述了各国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最后基于对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连大  
制度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征求意见稿)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高度,清晰地描绘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路线,既高屋建瓴,又很有操作性。文件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改善民生、改善生活、贯彻中国特色的教育方针等几个方面做了很全面、很深刻的阐述,笔者以为,需要注重以下两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小娅  徐承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专业标准的规范与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需要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当前,要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搭建职业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真真  匡瑛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保持技术水平的国际竞争力,英国就业与技术委员会针对目前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需求等种种挑战,提出了政府直接资助企业参与学徒制、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由企业主导整个培训过程的职教体系,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我国经济进入了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尚未建立起客观、专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质量评价,分析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依据国际教育评价主流,从专业与课程设置、资源条件、运行管理、质量绩效4个维度构建以决策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发挥决策作用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尚维来  李忠华  刘阳  王如荣  
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实施以来,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院校、社会三个关键主体推动,从经费保障、院校治理、质量年报、诊断改进、教师管理、理论研究六个维度构建的包含内部保证与外部评价两个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取得了卓越成效:各地建立并稳步落实生均拨款制度;章程制度成为保障高职院校建成现代大学的"保险栓";更多地区落实对高职教师管理"放管服",多种政策利好激发院校内生发展动力;质量年报成为高职战线展示办学成就的一张独特"名片";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切实发挥了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效果逐步显现;职教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取得系列成果。但这一体系仍存在着主体发力不均等、保障维度效度不匹配、内外保障系统有"温差"等缺陷,仍需三大主体同心协力、六个维度同向发力、内外系统同频施力,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持续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兰  
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匹配,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以职业教育在各层次满足社会需要程度为评估对象,由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主体组成,由包括事前评估指标、事中评估指标、事后评估指标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来评估和反馈职业教育质量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兰  
徐兰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0期撰文指出,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进而介绍了第三方评价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了第三方评价的对象、主体和内容,阐述了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近年来,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波、于淼和黄贤树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职业带"理论和不同时期"职业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提出了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职业带"理论是将工程领域的技术职业范围表示为一个连续带,工程领域中各种类型的人才分布在职业带的不同区域和位置,从左往右依次是技工和技术工人区域、技术员区域(技术员或技术师)、工程师区域。职业带是一个既连续又分区域的职业分布理论模型,对分布带上各种类型的职业进行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波  于淼  黄贤树  
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H.w.French著的《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原始文献的解读,建立了"职业带"上人才结构与教育层次发展变化示意图,分析了"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根据职业带理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准确设计自己的发展路向;同时,还应做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完善技术型和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