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4)
2023(16111)
2022(13549)
2021(12635)
2020(10341)
2019(23781)
2018(23340)
2017(43835)
2016(23921)
2015(27061)
2014(26956)
2013(26910)
2012(25268)
2011(23372)
2010(23887)
2009(22259)
2008(22105)
2007(20077)
2006(18230)
2005(16855)
作者
(69477)
(58630)
(58207)
(54937)
(37032)
(28126)
(26160)
(22827)
(22277)
(20883)
(20226)
(19577)
(18947)
(18868)
(18378)
(17839)
(17122)
(16930)
(16733)
(16721)
(15104)
(14382)
(14263)
(13545)
(13247)
(13171)
(12911)
(12886)
(11931)
(11646)
学科
(112023)
经济(111849)
(71622)
管理(65761)
(51650)
(48296)
企业(48296)
方法(40623)
数学(35599)
中国(35398)
数学方法(35072)
农业(34341)
业经(28019)
地方(26294)
(25751)
(24183)
(20368)
贸易(20349)
(19753)
(19665)
(19048)
银行(19028)
(18464)
(18343)
金融(18340)
(18114)
(17305)
技术(16713)
环境(16345)
(15230)
机构
学院(351194)
大学(349667)
(154297)
经济(151172)
管理(131029)
研究(128377)
理学(111281)
理学院(109981)
管理学(108024)
管理学院(107358)
中国(100294)
(75415)
科学(73877)
(71052)
(70167)
(64852)
中心(58373)
研究所(58026)
(54815)
财经(54473)
农业(53420)
业大(52747)
(49426)
北京(48422)
(48237)
师范(47830)
经济学(47125)
(45246)
(43314)
经济学院(42094)
基金
项目(225121)
科学(179067)
研究(169676)
基金(164042)
(142369)
国家(141091)
科学基金(120404)
社会(110927)
社会科(104875)
社会科学(104850)
(87793)
基金项目(84993)
教育(77613)
自然(73613)
(73407)
自然科(71908)
自然科学(71894)
自然科学基金(70579)
编号(68526)
资助(67145)
成果(57402)
(53198)
(51576)
重点(51187)
课题(49101)
国家社会(46802)
(46746)
(45856)
教育部(44365)
创新(43797)
期刊
(186048)
经济(186048)
研究(112567)
中国(84720)
(72518)
学报(53473)
(53102)
科学(51566)
农业(49072)
管理(48879)
教育(42565)
大学(42415)
学学(39828)
(39305)
金融(39305)
业经(32957)
技术(31380)
财经(28432)
经济研究(27975)
问题(25134)
(24547)
(24197)
世界(20206)
(19262)
(18285)
技术经济(18145)
国际(17424)
统计(17157)
经济问题(16667)
农村(16568)
共检索到560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  
农村医疗保障是高度“能力密集型”的制度,现阶段我国“政府能力”和“民众能力”与这种制度要求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加剧了农村医疗保障的经济实力约束。所以,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性思路只能是:构筑“能力密集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动运行”机制,建设“广义”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与“狭义”的医疗保障制度相比,覆盖所有人口的公共卫生免费服务、贫困人口基本临床服务救助、打破医疗服务市场垄断和药械流通扭曲、禁止商业保险逆向选择等配套内容的“广义”医疗保障制度,管理成本更低,更适应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机构能力和民众能力。“广义”医疗保障甚至包括一般发展政策:缓解贫困、提高低收入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翁凝  孙梦洁  
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不同时期医疗保障制度确立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为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差距,须加快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步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冯显威  陈曼莉  
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存在极大的差异,需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多种医疗保障模式,并加强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导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延中  
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对如何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与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应着力探索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促使亿万农民群众得到适合其愿望与经济承受能力的医疗保障,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军民  
当前,试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正面临许多挑战,如果不加重视,势必削弱这项制度的保障效力甚至导致政策目标的偏离。这些制度缺陷及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1.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政策值得再推敲。新型合作医疗立足于基于大数概率的大病保险,政策方向以大病为主,即政府补助的人均40元和农民自缴的人均10元,都"主要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但以大病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延中  
近年来 ,农民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的形势下不仅有必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障 ,而且也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开展农村医疗保障要以农民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 ,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 ,重点应转向扶持弱势群体和患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  
自中国经济发展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政府追求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标志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城市社会保障工程亦已全面启动。然而,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显得更为薄弱,并且无任何迹象表明,城市社会保障工程全面启动将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联动效应。探讨在新形势下农村医疗保险的地位与作用,为推动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农村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农村。我国的社会保障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封进  李珍珍  
近年来政府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补贴保险费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险。政府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医疗保险的补偿模式:是补偿众多一般风险还是补偿小部分重大风险。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运用离散选择模型估计了农民的医疗需求函数,评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各种补偿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治疗费用、疾病特征和治疗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仅仅补偿住院费用对减轻医疗负担和灾难性医疗支出的作用十分有限,将补偿范围扩大到门诊费用才能有效地抵御健康风险。本研究还估计了补贴引起的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和政府补贴的规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秋洁  
依据我国农村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多样化,应构建相适应的保障模式。为了适应农村居民中不同群体的医疗健康需求,用不同的保障模式来满足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收入人群的不同需要,避免制度的形变和不适应,有五种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可供选择: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农合商保互融型"模式;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城乡统筹挂钩型"模式;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农合救助互补型"模式;近郊失地农民——"城乡一体化保障"模式;农民工——"农合城镇自由型"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张里程,朱佩慧  
摘 要 分析表明,现阶段中国农村尚不具备构建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条件。医疗保险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目前有条件推广的医疗保障形式。但是,现阶段在中部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仍不失为一种策略性选择。然而,重要的是实施方式必须转变;对贫困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农村医疗保障最基本的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季平  
为了探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适宜形式,我们最近考察了河南、山东、江苏、上海等地部分县(市)的合作医疗工作,并参考近期有关文献,结合本地合作医疗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各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归类比较,从而为建立新时期合作医疗的优化模式提供依据。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形式比较1.1 传统型合作医疗 基本做法:传统型合作医疗制度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集体经济公有制为基础,集体投入为主,群众个人出资很少或不出资,筹资以工分或实物抵扣,群众就诊报销部分或全部医药费,又分合医合药,合医不合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说龙  黄桂勇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推广阶段,其效果与我国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文章首先通过对社会效益、民众意愿和历史因素三个方面的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的合理性,以及现行农保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的不足,并在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从历史观的视角分析了以实行财政补贴和政府反哺为主的筹资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在余  
本文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最优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继2003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是低缴费、低补偿的政策,而问题是这种补偿政策是否最优?考虑到医疗保障风险分散及道德风险的权衡,我们认为医疗保险最优共付率主要取决于农民医疗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医疗支出风险大小及医疗支出价格弹性。运用2004及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本文研究表明,我国现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最优共付率应为20%左右,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水平与最优共付率仍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丽美  
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所提倡的注重社会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注重对社会问题进行上游干预等理念,指出我国目前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某些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建议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应从仅注重"重病治疗"及被动的消极的保障观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注重保证生活质量和增加个人安全感的发展型的积极保障观回归,即应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疾病保险"转向"疾病保险+健康保险";加强农村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教育;增加预防保健投入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