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3)
2023(6287)
2022(5343)
2021(5306)
2020(4195)
2019(9344)
2018(9401)
2017(15717)
2016(9826)
2015(11073)
2014(11021)
2013(9468)
2012(8457)
2011(7686)
2010(8075)
2009(7056)
2008(6537)
2007(5959)
2006(5242)
2005(4834)
作者
(22040)
(18015)
(17651)
(17138)
(11348)
(8671)
(8271)
(7222)
(6754)
(6669)
(6021)
(5925)
(5722)
(5650)
(5645)
(5596)
(5508)
(5333)
(5300)
(5117)
(4851)
(4514)
(4275)
(4249)
(4228)
(4202)
(4066)
(4001)
(3585)
(3584)
学科
教育(21746)
(21288)
经济(21260)
管理(19187)
(15037)
中国(14580)
(13960)
企业(13960)
理论(13064)
教学(10009)
(8348)
方法(7344)
(7057)
业经(6771)
(6119)
政治(6027)
学法(5655)
教学法(5655)
思想(5582)
学校(5497)
(5455)
技术(5413)
(5377)
(5004)
贸易(4998)
思想政治(4987)
政治教育(4987)
治教(4987)
研究(4974)
德育(4943)
机构
学院(120992)
大学(116945)
研究(39557)
管理(32960)
(32738)
经济(31603)
教育(31356)
(29226)
师范(29113)
理学(27384)
理学院(26913)
(26181)
管理学(26132)
管理学院(25860)
职业(25263)
师范大学(23410)
科学(23219)
技术(22949)
中国(22570)
(20774)
(19036)
(18044)
职业技术(17847)
(17272)
北京(17170)
研究所(17074)
技术学院(16848)
中心(16484)
财经(14018)
(13972)
基金
项目(70305)
研究(65232)
科学(55948)
基金(43255)
教育(40876)
社会(36317)
(35320)
国家(34760)
社会科(33838)
社会科学(33831)
编号(32991)
(31849)
成果(29901)
科学基金(29065)
(27897)
课题(26952)
(24921)
基金项目(21345)
规划(19644)
项目编号(19542)
(18026)
重点(17954)
(17514)
资助(16877)
(16810)
(16468)
研究成果(16275)
(15680)
(15638)
阶段(15587)
期刊
教育(60346)
研究(46616)
(42671)
经济(42671)
中国(34899)
职业(19212)
技术(17360)
学报(15809)
(15089)
大学(13466)
科学(13282)
技术教育(12341)
职业技术(12341)
职业技术教育(12341)
管理(12180)
(11756)
学学(10628)
(9985)
论坛(9985)
图书(8609)
农业(8267)
财经(8194)
业经(7902)
(7245)
高等(6985)
成人(6921)
成人教育(6921)
书馆(6736)
图书馆(6736)
(6641)
共检索到192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瑶  梁霞  侯霜  
高职院校"00后"学生群体,成为年轻网民的重要构成,成为"网红"文化的重要受众"。网红"文化以精英草根汇聚、新潮文化云集、媒介传播狂欢为现实表征,与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多重冲突与差异。在"网红"的暴热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构建课程思政、抢占传播高地、引发学生共情、打造思政"网红"等方面采取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志成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挑战:一、由于校企定位和认识上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和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二、由于学生分散性和流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大;三、由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困境。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时间和空间及教育模式的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毛大龙  
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际技能,还要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格培养,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提升创造性转化能力,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其指导思想,通过改变“两课”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理论在现实的实践中昭示它本身的意义和魅力,从“理性本体”的认知取向转变为“人格本体”的品质取向,实现从政治形态向人本形态的创造性转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仲素梅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几大困境包括:灌输式教育仍然盛行、人本理念淡漠、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认为,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采用贴近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校友文化建设关乎高职院校办学战略发展,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文章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树立全员校友意识、创新校友文化建设载体、整合校友社会资源、创新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将校友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冰  李小鲁  
胡冰、李小鲁在《高教探索》2016年第5期中撰文,阐述了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分析了高职教育中依托理性培育"工匠精神"的两个维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掘理性、培育"工匠精神"的新使命。首先,作者阐述了理性缺失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1.理性缺失下高职教育无法培育工匠的专业精神。2.理性缺失下高职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春梅  邱伟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但由于平台建设滞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指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借鉴"学习强国"平台的相关经验,建设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而从构建多元化教育载体、挖掘教育内容、打造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祥伟  
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文章从影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因素出发,明确了新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想教育方面的方式与途径:一是要加强学校各级网站建设,构建思政教育新平台;二是要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三是要加强网络监管和思想引导,促进校园和谐与学生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单婷  
新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价值体系的多元、新兴媒体的应用、生源结构的调整,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协同力不足、感染力不足、亲和力不足、贯彻力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方式、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小蓉  李怀杰  
高校新闻网作为一种舆论载体,日益得到普及和广泛运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较,高校新闻网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承载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引导功能、宣传功能和氛围营造等功能。在新形势下,发挥高校新闻网的优势对于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美萍  
以创业教育为载体,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和实效性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振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特殊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由此愈发关注对于人自身的培养与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多元文化引发的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加强文化选择所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骆德云  
多元文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带来重大机遇,有利于其开放性特征的形成、教育内容的充实、学生个体精神的完善。同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意识形态多元化在校园内愈演愈烈、学生知行不一、理想信念不坚定、网络信息素养严重缺失。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引入交往情境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实践教学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等对策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景云  
文章主要围绕校企文化对接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论述。首先,论述了校企文化对接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其次,指出了校企文化对接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校企文化对接背景下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星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是主体多元化,职业教育性突出;客体具有个性化,职业定向性突出;过程呈现动态非线性,实践应用性突出;平台开放互动,选择趋向性突出。对此,文章提出要发挥多主体功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要积极开发电子教材,要发挥校园网的教育引导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