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5)
2023(2111)
2022(1460)
2021(1329)
2019(2337)
2018(2344)
2017(4660)
2016(2739)
2015(3078)
2014(3136)
2013(3129)
2012(2984)
2011(2945)
2010(3132)
2009(2902)
2008(2937)
2007(2858)
2006(2678)
2005(2534)
2004(2452)
作者
(8321)
(6942)
(6669)
(6627)
(4427)
(3368)
(3168)
(2598)
(2581)
(2529)
(2498)
(2403)
(2368)
(2363)
(2207)
(2085)
(2047)
(2014)
(1966)
(1943)
(1888)
(1739)
(1693)
(1649)
(1616)
(1598)
(1541)
(1424)
(1392)
(1353)
学科
(11826)
经济(11816)
管理(8258)
(7485)
(6796)
企业(6796)
业经(3818)
中国(3807)
(3614)
(3360)
(3227)
理论(3097)
方法(3020)
教育(2823)
(2718)
(2650)
银行(2647)
(2523)
(2418)
金融(2417)
地方(2293)
(2241)
(2186)
贸易(2184)
(2146)
(2100)
产业(2090)
(1953)
体制(1856)
(1852)
机构
大学(47201)
学院(44958)
(17604)
经济(17243)
研究(17011)
管理(13617)
中国(12377)
理学(10812)
理学院(10628)
管理学(10461)
管理学院(10341)
(10175)
(9745)
科学(9505)
(9294)
(8435)
师范(8407)
研究所(8210)
(7785)
财经(7418)
师范大学(6733)
(6619)
中心(6604)
北京(6604)
(6380)
(5855)
经济学(5847)
(5700)
教育(5522)
(5518)
基金
项目(22897)
研究(18748)
科学(17785)
基金(15933)
(13463)
国家(13306)
社会(11993)
社会科(11294)
社会科学(11286)
科学基金(10819)
教育(8878)
(8525)
基金项目(7769)
成果(7754)
(7561)
编号(7504)
资助(6252)
课题(5971)
自然(5666)
自然科(5512)
自然科学(5511)
自然科学基金(5422)
(5417)
重点(5308)
(5246)
(5165)
(4844)
国家社会(4838)
教育部(4805)
项目编号(4680)
期刊
(25204)
经济(25204)
研究(17868)
中国(9808)
(8688)
教育(8570)
学报(8093)
科学(6484)
大学(6118)
管理(6017)
(5892)
学学(5391)
(5207)
金融(5207)
财经(5206)
(4541)
农业(3723)
图书(3520)
经济研究(3429)
问题(3365)
现代(3333)
业经(3166)
世界(3126)
技术(3047)
(3024)
(2976)
论坛(2976)
书馆(2945)
图书馆(2945)
国际(2803)
共检索到78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炳范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江辉  
日本无赖派文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日本文坛,是该时期重要文学流派之一。其颓废堕落式的叙事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无赖派文学的特征,其独具个性的叙事伦理彰显了无赖派文学的张力,其犀利且鲜明的批评话语则映衬出无赖派文学的思想和理念。而叙事艺术、叙事伦理与批评话语的相互渗透和映衬建构了日本无赖派文学的有机整体和内涵,对二战后日本文学的转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盛邦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日本主义"为旧日本主义,而战败后的"日本主义"则为新日本主义。两个时期的"日本主义"都以"日本论"与"日本人论"为标识。自省—自信—自负,成为新旧"日本主义"共有的心路历程。总体而言,新日本主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性质也随时而异,其早期的对战争的反省与中期的对"成功"的思考,曾给予历史以重要的启示,而后期的"自负"、"膨胀"意识的产生,则是一种危险的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中西进,刘雨珍  
日本文学是内含多元性的文学,这可以从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椭圆文化圈、单一性复合文化等特征中得到体现;日本人在文学中所寄托的生命意识具有宇宙论性质;日本文学的主体是以共生思想为基础的日本自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炳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左翼文学发展逐渐弱化,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对军国主义及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半途而废。同时,日本战后的所谓左翼进步文学在对待军国主义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问题上也存在着暧昧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日本共产党及其左翼作家在狭隘的民族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不能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而形成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洪波  刘智勇  
20世纪70年代日本确立了经济大国的地位之后,又于80年代提出向政治大国过渡的战略目标。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并得以实施的。与前两次教育改革相比,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理念具有诸多不同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之后,日本的教育发展虽然有许多新的举措,但仍然属于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延伸。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演变历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联合政党时代的到来和新一党优位制的初创,并体现出政党政治的世代交替性。在政治改革潮流中,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国家主义思潮在抬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卢友富  
二战后 ,日本以美国人夏普的“三项劝告”为基准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新体制既吸收了英美公共财政“分权—分税”的成功之处 ,又依循日本传统治国理论 ,保留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特点。日本现行财政体制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世鹰  陈景彦  
至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战后日本历届内阁对华一直遵从"政经分离"原则。"政经分离"原则虽然形成于吉田茂内阁时期,但这一原则并不是吉田或某一个政治家的主观设计,而是战后冷战体制,尤其是"日美台体"作用于日本对华关系的自然结果。把握"政经分离"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根源,可以为正确理解战后中日关系或是改善或是恶化的历史表象提供一个可诠释的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春舫,隋干城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但经过战后二、三十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工业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可是其工业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过密”和“过疏”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国土,是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开展国土整治工作亦有可借鉴之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甘峰  
日本的战后体制与战时的日本并没有断绝,日本的战时体制,即40年体制,在战后仍然延续下来,并成为战后日本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例如,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轴的、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日本企业,就是战时总动员体制,即40年体制的产物。40年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作为命运共同体的生产组织;二是“共生”的概念。40年体制在日本经济高度增长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又成为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从产业结构的转换、终身雇佣制的变革、规制的改革等方面足以说明,如何克服40年体制,是日本当前结构改革的当务之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探讨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对改善我国的消费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战后至80年代中期的消费调控和80年代中期以后的消费调控。前一阶段消费调控的特点主要是尽力压缩消费、鼓励储蓄和刺激供给。后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丽霞  
战后日本外交中,经济外交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通国家化”作为理解当今日本国家战略走向主流趋势和把握现阶段日本政治与外交行为方式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与经济外交的相互关系是我们分析今天日本政治所不能回避的。尽管有学者对这个问题有所探讨,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并不多见。北京大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李建民的专著《冷战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这部专著历史感强,内容丰富, 而又有清楚的条理和结构,一方面肯定了国内外学者对“军事大国化”与“普通国家化”关系的合理阐释,同时又有所创新。在作者看来,作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晓平  
《圣武天皇宸翰杂集》(简称《杂集》)证明奈良时代已有六朝与唐代愿文传到日本,《杂集》中保存了我国散佚的重要愿文资料。奈良时代金石文与写经题记中的愿文、功德愿文的存在,说明随着佛教的渗透,作为佛教文学的愿文已引起密切关注。《万叶集》中山上忆良等歌人还曾借鉴愿文从事汉诗汉文以及和歌的创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志恒  郭春来  
当前,我国“入世”在即,认真研究与迅速采取应对国外商品和资本冲击的对策,已刻不容缓。而研究战后日本资本自由化的成功经验,无疑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1967年7月开始,日本经历了为期6年的资本自由化。由于其遵循了渐进、有序的方针,因而不仅缓解了赶超期技术和资金缺乏的矛盾,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而且也有效避免了外资垄断日本经济的不利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