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8540)
- 2022(7106)
- 2021(6687)
- 2020(5403)
- 2019(12164)
- 2018(11825)
- 2017(23578)
- 2016(12877)
- 2015(14165)
- 2014(14063)
- 2013(13892)
- 2012(13105)
- 2011(12322)
- 2010(12865)
- 2009(12066)
- 2008(12191)
- 2007(11468)
- 2006(10622)
- 2005(9479)
- 学科
- 济(56461)
- 经济(56393)
- 农(46014)
- 业(44450)
- 管理(32676)
- 农业(30511)
- 企(23272)
- 企业(23272)
- 方法(18231)
- 中国(17482)
- 业经(17300)
- 数学(15695)
- 数学方法(15443)
- 制(13170)
- 财(12988)
- 策(12705)
- 地方(11991)
- 学(11778)
- 贸(11073)
- 贸易(11069)
- 易(10801)
- 及其(10506)
- 发(10337)
- 农业经济(10242)
- 银(10165)
- 银行(10150)
- 人口(10006)
- 行(9858)
- 政策(9622)
- 融(9543)
- 机构
- 学院(196190)
- 大学(192462)
- 济(85934)
- 经济(84229)
- 管理(72890)
- 研究(69780)
- 理学(62585)
- 理学院(61918)
- 管理学(60866)
- 管理学院(60510)
- 中国(54327)
- 农(51996)
- 科学(41331)
- 财(39697)
- 京(39571)
- 农业(39465)
- 所(36263)
- 业大(33353)
- 研究所(32626)
- 中心(32248)
- 江(31966)
- 财经(30736)
- 经(27918)
- 范(27794)
- 师范(27620)
- 经济学(25883)
- 州(24724)
- 北京(24430)
- 农业大学(23930)
- 经济学院(23383)
- 基金
- 项目(124064)
- 科学(98784)
- 研究(95116)
- 基金(90601)
- 家(78238)
- 国家(77426)
- 科学基金(65975)
- 社会(62011)
- 社会科(58372)
- 社会科学(58356)
- 省(48973)
- 基金项目(47131)
- 教育(42028)
- 划(40435)
- 编号(40065)
- 自然(40036)
- 自然科(39111)
- 自然科学(39099)
- 自然科学基金(38426)
- 资助(36288)
- 成果(33692)
- 农(30195)
- 发(28556)
- 部(28462)
- 重点(27601)
- 课题(27195)
- 国家社会(25699)
- 创(25398)
- 性(25170)
- 制(24426)
- 期刊
- 济(105300)
- 经济(105300)
- 研究(62769)
- 农(57061)
- 中国(40771)
- 农业(38392)
- 学报(30550)
- 科学(29812)
- 财(27770)
- 融(24477)
- 金融(24477)
- 大学(24195)
- 学学(23010)
- 业经(22844)
- 管理(22651)
- 教育(20859)
- 业(17362)
- 财经(15769)
- 问题(15361)
- 技术(14971)
- 农村(14230)
- 村(14230)
- 经济研究(14212)
- 农业经济(14008)
- 经(13569)
- 世界(12417)
- 版(11813)
- 经济问题(10758)
- 贸(9895)
- 技术经济(9860)
共检索到305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尹德挺 苏杨 陈可
当前,与惠农政策相比,计生优惠政策在利益导向、风险防范以及法律效力方面存在不足,政策导向力度被削弱,进而产生了"惠农政策连带人口效应"。因此,在新形势下亟需把惠农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的协调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一方面,惠民政策不能无原则地"普惠";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也要根据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口形势的变化,从利益导向、风险防范以及法律效力三个方面调整其内容和手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利英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关键词:
封建国家 当今政府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效为
近年来,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农村工作力度,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农惠农政策,取消了对农村的各项收费,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入手,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央惠农政策对农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应,但在农村实践中也暴露出若干不足。本文对中央惠农政策对农村发展的效应作了研判,分析了其中的不尽人意之处,并对如何完善做了探索,以期能充分发挥中央惠农政策对农村发展的重大作用,增进农村的社会和谐。
关键词:
惠农政策 农村 发展 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红霞
"一事一议到农家、百姓心里乐开了花、干群合力办实事,不怕咱农村没变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为山西省陵川县新农村发展注入了无尽的活力,议出了该县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万春桥
近期,笔者深入湖北省通山县部分乡镇村组,实地调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与县财政局干部以及部分乡镇财政所主任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在调查走访和座谈中,农民群众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问卷调查表明,通山县八成以上农民对当前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推行以后,带动了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卫生室实现了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文慧 程实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通过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安徽省现阶段惠农政策农户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对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表示认可。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政策认知程度低,执行手段单一,欠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户满意度。据此,提出提高基层部门政策执行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执行力评估制度以及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春桥
1.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毋庸置疑,现行管理体制和审批格局不能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需要,有些制度甚至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目前,靠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国务院成立强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来位
政策资源的非均衡性、执行机构的科层性、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及其结构性冲突,而执行环境的复杂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又对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且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将加剧这种模式的结构性损耗。须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目标群体功能;重配政府功能和职责,减少政策执行层级;完善政策运行机制,降低结构性损耗等优化路径来提升我国惠农政策的执行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辉 胡振虎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转移虽然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客观上也引发农业生产活力下降、资源环境恶化及农业生产主体弱化,这在恶化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危及农业发展支撑力,继而造成农业品种竞争力、品质竞争力与价格竞争力下降,并导致库存高企、财力吃紧、农户受损、产业遇挫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矛盾之一必将继续强化,亟待积极调整惠农政策。据此,在惠农政策目标同时瞄准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政策功能定位应着眼巩固农村人力资本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
关键词:
农村人口转移 农业国际竞争力 惠农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丕
如何落实好中央惠农政策,笔者先后参与了对黑龙江、吉林、重庆等省份的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总结。我国部分惠农政策存在面宽效窄、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政策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地方政府在落实政策时存在传达速度慢、执行力不足、实施滞后、政策调整空间小等问题。建议国家积极支持地方政府惠农政策创新,下拨涉农支持资金时应配套专项工作经费,政策出台后尽快制定配套细则,并对过往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管理评价和适时调整政策;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加快政策传达速度,适度整合涉农资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毅 黄奎
新春伊始,河北省委、省政府再推惠农强农新政策,提出以农业产业化、农村新民居建设为载体,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2010年,省级预算"三农"总投入比上年增长23.14%,投入总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文明 魏秋华 廖春光
以近5年来江西省惠农政策实施为例,系统分析各项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农户对惠农政策的期望,构建我国现阶段惠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惠农政策的方案优化、惠农政策执行力度的强化、惠农政策的监督管理、惠农政策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提出完善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成效评价及完善 江西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刘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农"问题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对策,实施了许多惠农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惠农政策 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薄志广 方鸿安 赵武 高伟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实力的日益充盈,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原有的各项惠农政策相继提标扩面,新的财政支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现行惠农政策尤其是财政部门主导的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政策设计的初衷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主要问题1.政策种类繁多,整体效应不甚明显。面对同一区域的同块土地,各种政策纷纷空降,林林总总,无论对一个县、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几乎都涉及粮食直补、农资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涤非 许栩 陈海勇 杨双
基于河南省40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农民工对惠农政策的认同度不高,政策认知和对政策评价都处于较低水平,政策情感处于一般水平,农民工对推出时间早、实施时间长、受惠面积广的政策更满意。在认知主体因素中,年龄对惠农政策认同度有显著影响,两代农民工的政策认同度存在着显著差异,第二代农民工认同度低于第一代农民工,而性别、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惠农政策认同度没有显著影响。外在影响因素中,政策宣传情况对惠农政策认同度影响力最大,得到实惠多少、务农意愿和对政府的信任等因素对政策认同度也具有显著影响,均与政策认同度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农民工 惠农政策 政策认同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