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0)
- 2023(6317)
- 2022(5356)
- 2021(5012)
- 2020(4092)
- 2019(9307)
- 2018(8992)
- 2017(17476)
- 2016(9786)
- 2015(10908)
- 2014(10918)
- 2013(10709)
- 2012(10211)
- 2011(9555)
- 2010(10190)
- 2009(9671)
- 2008(9971)
- 2007(9055)
- 2006(8458)
- 2005(7733)
- 学科
- 济(36588)
- 经济(36541)
- 管理(31513)
- 业(29219)
- 企(24733)
- 企业(24733)
- 方法(12712)
- 财(12459)
- 农(11881)
- 中国(10956)
- 学(10049)
- 数学(9891)
- 数学方法(9622)
- 策(9511)
- 业经(9129)
- 制(9018)
- 理论(8057)
- 务(7667)
- 财务(7647)
- 贸(7641)
- 贸易(7636)
- 财务管理(7635)
- 农业(7616)
- 易(7422)
- 地方(7410)
- 企业财务(7263)
- 及其(6809)
- 银(6779)
- 银行(6766)
- 教育(6723)
- 机构
- 大学(148471)
- 学院(147967)
- 济(57904)
- 经济(56437)
- 管理(53134)
- 研究(53009)
- 理学(44450)
- 理学院(43877)
- 管理学(43046)
- 管理学院(42755)
- 中国(40339)
- 京(32250)
- 财(31675)
- 科学(31663)
- 所(27438)
- 江(25229)
- 研究所(24355)
- 财经(23775)
- 中心(23071)
- 农(22956)
- 范(22861)
- 师范(22715)
- 经(21395)
- 北京(20638)
- 州(19680)
- 院(19311)
- 业大(18999)
- 师范大学(18109)
- 农业(17729)
- 经济学(17282)
- 基金
- 项目(88371)
- 科学(69986)
- 研究(67787)
- 基金(63540)
- 家(54987)
- 国家(54470)
- 科学基金(46072)
- 社会(41847)
- 社会科(39482)
- 社会科学(39470)
- 省(33855)
- 基金项目(32043)
- 教育(31766)
- 划(29826)
- 自然(29207)
- 自然科(28475)
- 自然科学(28463)
- 编号(28309)
- 自然科学基金(27958)
- 资助(26543)
- 成果(25883)
- 课题(20877)
- 重点(20278)
- 部(19986)
- 发(19184)
- 性(18045)
- 创(17791)
- 教育部(17046)
- 年(17037)
- 项目编号(17035)
共检索到238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旭东 薄艳玲
“强师计划”是继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又一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研究首先考察了“强师计划”政策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该政策所具有的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再次,提出“强师计划”政策的价值实现主要受制于教师教育结构失衡、总体质量不高、教师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治理水平有限以及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最后,从政治支持、理论资源、组织赋能和战略治理等方面提出实现“强师计划”政策价值的四点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汤利光
"图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其贯彻执行是图书馆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图书馆法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价值、文化价值。图书馆法的价值实现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法律保护过程。图书馆法的价值共识是指人们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图书馆人普遍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图书馆法 工具价值 目的价值 价值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车裕斌
本文以我国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分析为基础,认为耕地的生态价值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在耕地所有者与生产者身上体现。并重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讨论:①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理论基础;②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构成及其评估方法;③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实现的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文剑
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实现目标的途径是:1.实现计划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计划决策是制定正确计划的的前提。而科学的计划决策应该充分体现权威和民主性的统一。前者能使计划对各级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益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之根本在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和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在教师,发力点在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守福
在我们思考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时,我以为首先应该弄清楚比较教育的价值或作用。因为这不仅是预测下一个世纪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趋势的前提,而且还因为有不少人对比较教育学科认识不足或者抱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共识,其他一切问题都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凌 林菲
工作生活关系是影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的构成,并从企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实施的策略选择。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人厚 王理勤 苗凌 阎晓弟
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及其实现的可能性李人厚,王理勤,苗凌,阎晓弟(西安交通大学)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设想和实施,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了在新的技术革命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和地区继美国之后,纷纷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温小军
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可鉴定为:基于工具论的视角,将生活经验视为课程内容学习的手段;基于目的论的视角,将学生生活经验视为课程目标;基于本体论的视角,将课程视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当前实现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的主要策略有:关注学生缄默知识,正视学生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内容观照生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卫 张帆
产教融合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校企协同育人、"两链融合",既应正确认识产教融合的内涵、深入理解产教融合的价值、强化认识企业重要的主体作用,还应重点处理好服务产业与服务学生、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短期效益与长效机制等关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政策目标 实现条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迎旗 冯晓霞
本文运用公平理论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政策中的公平取向 ,以及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探讨了这些不公平现象背后的社会制约因素和幼儿教育自身的原因 ,进而从政策学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公平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政策 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对于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制度,优化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导向和政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旨在促进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双一流"建设,促进中国教育走进世界教育中心,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目标的根本保证。营造实现政策目标的内、外部环境需要正确处理涉及全局性、根本性的四个基本关系,即服务大局和服务学生的关系、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引进吸收和融合创新的关系、短期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关系。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政策目标 办学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李进生
高等教育外部提供分为由外部提供、在外部提供、向外部提供三个层面。高等教育外部提供与内部提供的共存打破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二分法。高等教育外部提供意味着高等教育以外的力量如全球化的市场组织、信息技术等的直接介入。在高等教育外部提供的背景下,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更加便捷;师生关系从一元走向多元;高等学校的职能发生变化,盈利成为部分高校的重要职能。加快建立涵盖高等教育外部提供和内部提供的综合新体系,优化高等教育外部提供环境,建立完善的大学制度,增强高等学校的开放性,是充分实现高等教育外部提供价值的应为之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服务 外部提供 高等教育变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青
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出发,论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总体定位体现在保障读者自由利用知识信息的公益性上,其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信息传递、咨询四个方面,最后从观念澄清、需求分析、发展管理等方面就提高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 核心价值 定位 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根龙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层面上,更应走向现实的生活。在分析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相关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企业价值是企业作为一种客体对作为主体的社会和企业自身需要的满足关系,是企业对社会和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价值实现是企业价值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及其产品对社会和企业自身需要的实际满足,是客体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换,其具有能动性、主动性、超越性等主体性特征和通过创造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间接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价值实现 企业价值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