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2)
2023(2733)
2022(2177)
2021(2321)
2020(1756)
2019(4160)
2018(4237)
2017(5993)
2016(4828)
2015(5656)
2014(5837)
2013(4838)
2012(4565)
2011(4468)
2010(4811)
2009(4085)
2008(4074)
2007(3951)
2006(3673)
2005(3544)
作者
(10494)
(8614)
(8353)
(8256)
(5519)
(4209)
(4035)
(3700)
(3354)
(3244)
(3050)
(2946)
(2888)
(2820)
(2792)
(2744)
(2719)
(2630)
(2558)
(2539)
(2504)
(2180)
(2163)
(2142)
(2078)
(2032)
(2015)
(1858)
(1818)
(1814)
学科
教育(19487)
中国(10373)
理论(7943)
(7480)
经济(7472)
管理(6761)
教学(6523)
(5373)
(4921)
(4142)
企业(4142)
(3670)
思想(3656)
发展(3491)
高等(3490)
政治(3457)
(3401)
学校(3391)
(3368)
研究(3314)
学法(3266)
教学法(3266)
思想政治(3241)
政治教育(3241)
治教(3241)
德育(3217)
改革(3212)
学理(2872)
学理论(2872)
技术(2823)
机构
大学(63827)
学院(59212)
教育(28211)
研究(23633)
(21464)
师范(21438)
师范大学(17780)
(15664)
职业(14149)
(13063)
科学(13024)
经济(12412)
管理(12396)
技术(12149)
(11933)
(11615)
北京(11132)
教育学(10998)
研究所(10645)
中国(10608)
理学(9747)
职业技术(9694)
理学院(9458)
(9114)
管理学(9093)
管理学院(8921)
中心(8736)
(8488)
技术学院(8151)
教育学院(8140)
基金
研究(32047)
项目(29394)
教育(25295)
科学(24497)
成果(17640)
编号(17087)
社会(16462)
基金(16285)
课题(16257)
社会科(15123)
社会科学(15119)
(14419)
(13715)
(13331)
(12524)
国家(12176)
规划(11327)
(10433)
项目编号(9838)
研究成果(9553)
(9495)
科学基金(9403)
年度(9250)
(8995)
(8959)
阶段(8938)
(8799)
重点(8527)
教育部(8519)
(8499)
期刊
教育(49964)
研究(31583)
中国(24096)
(18171)
经济(18171)
职业(13701)
技术(11175)
技术教育(9255)
职业技术(9255)
职业技术教育(9255)
学报(7644)
(7403)
大学(7190)
(6340)
论坛(6340)
科学(5981)
高等(5426)
成人(5399)
成人教育(5399)
高等教育(4767)
学学(4691)
图书(4685)
职教(4678)
财经(4672)
(4594)
管理(4503)
(4160)
(4129)
发展(3916)
(3916)
共检索到10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在《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20世纪前20年我国教育界从习用"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转化及其原因,并对此进行了评价。"职业教育"正式取代"实业教育"是以1922年"壬戌学制"的出台为标志。作者把1901年到1922年的称谓划分为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实业教育。所谓实业主要是指农、工、商、矿等经济建设事业,有时也包括农业、铁路、蚕桑、森林、水产、医学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业。而发展这些事业所兴办的教育,即为"实业教育"。在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阳  张力跃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发展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与融合中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蜕变,直接表现在称谓内涵的变化。从清朝晚期受英、法、德文化影响的"实业教育"——民国时期受美国文化影响的"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文化影响的"技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受多元文化影响的"职业技术教育"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转变。外来文化始终在浸润冲击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土壤,引发职业教育称谓的频繁更迭。从纵向看,文化话语权强的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影响大;从横向看,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由单一国家文化影响向多元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慧  许晟  
近代实业教育作为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前身,在其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过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投入经费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扫清障碍,成为当务之急,而近代实业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的种种举措给予了我们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平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基本平等与对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尊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同等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并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守教育公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凸显普遍性与正义性的公平内涵。职业教育公平是对职业教育本体价值和普遍性的肯定,彰显着职业教育对社会处境不利群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陈珺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自由教育的合理性进行批判和辩护:(一)自由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二)职业教育是特殊的自由教育;(三)自由教育是对职业教育的批判。同时进一步厘清了自由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永泽  王晓东  
教育都是要为受教育者从事职业(工作)服务的。把教育分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标准和依据是教育与职业的关联度(或称相关性),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非职业教育是间接为从业服务的教育。从本质内涵上看,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应该称之为学科知识教育;从两类教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角度,可将职业教育称之为应用(技术)教育,非职业教育称之为基础(知识)教育;将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称为普通教育不尽科学,离弃了区分这两类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孟凯   李孝更  
从洋务学堂到实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跨越。这种跨越构成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在转型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现了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价值是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本文从职业特征入手分析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并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只有以职业性原则为根基,才能使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奇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从近代实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的历史、社会背景及壬戌学制在这个转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华  陈丽君  
陶行知的乡村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生利为主义"的教育目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思想,"经验,学术,教法合一"的师资素质,"最适之生利才能兴味"的生本理念以及"开放型"的办学体制等主张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际,为农民"生利"服务,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优化"三农"教师结构,树立现代农民观以及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长远发展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睿  刘梦雪  史娅琪  
与能力本位教育着眼于外部市场对劳动力能力需求来开发组织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机械式复制性的教育不同,可行能力本位教育注重兼顾人的内在价值及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价值,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来扩展学习者可行能力集,继而扩展学习主体能动性,使其成长为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活生生的人,并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开发与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及学习成果评价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可行能力本位教育不仅在价值理念上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而且能为构建系统性协同的职业教育整体架构提供完整思路,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今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讲话时指出:中国有13亿人,9亿多劳动者,如果大多数成为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人口的压力就可以转化为人才的优势,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职业教育是通过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如基础教育是通过培养合格公民服务于社会一样。换言之,职业教育只有培养出既真正掌握熟练技术,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宏伟  
哈贝马斯的"兴趣"框架包含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三部分,反映了"类主体"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厘定职业教育内在价值提供了分析工具。依据"兴趣"框架,职业教育内在价值表现为技术价值、实践价值、解放价值三方面,其中技术价值是基础,实践价值是技术价值的进一步深化,解放价值是对前两个价值的反思与超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