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4)
2023(7939)
2022(6762)
2021(5944)
2020(4575)
2019(10506)
2018(10231)
2017(19007)
2016(10501)
2015(11838)
2014(11783)
2013(11941)
2012(11653)
2011(10997)
2010(11376)
2009(10580)
2008(10635)
2007(9904)
2006(9289)
2005(8808)
作者
(33552)
(27948)
(27803)
(26361)
(17865)
(13488)
(12464)
(10848)
(10789)
(10141)
(9715)
(9359)
(9253)
(9249)
(8900)
(8706)
(8227)
(8109)
(8070)
(7981)
(7291)
(6957)
(6845)
(6492)
(6398)
(6349)
(6320)
(6195)
(5735)
(5598)
学科
(55361)
经济(55308)
(29432)
管理(27821)
(21526)
企业(21526)
地方(18788)
中国(18554)
方法(16540)
(16216)
业经(14032)
数学(13249)
数学方法(12997)
农业(11468)
(11364)
地方经济(10599)
(10549)
(9996)
金融(9994)
(9848)
(9760)
银行(9745)
(9564)
(9547)
贸易(9531)
(9499)
(9126)
环境(8801)
技术(8416)
(8333)
机构
学院(163332)
大学(161743)
(69061)
经济(67582)
研究(63706)
管理(56811)
中国(48726)
理学(46721)
理学院(46085)
管理学(45217)
管理学院(44906)
科学(39002)
(36966)
(33937)
(31956)
研究所(30279)
(29702)
(27630)
中心(27617)
(24954)
师范(24750)
北京(24412)
财经(24076)
业大(23093)
(22771)
农业(22733)
(22423)
(21556)
(21202)
经济学(20904)
基金
项目(98197)
科学(76917)
研究(73840)
基金(68563)
(60231)
国家(59665)
科学基金(49899)
社会(46554)
社会科(44178)
社会科学(44168)
(39686)
基金项目(34611)
(33157)
教育(32688)
自然(30168)
编号(30045)
自然科(29471)
自然科学(29466)
自然科学基金(28898)
资助(28663)
(28028)
成果(25767)
重点(22807)
发展(22731)
课题(22499)
(22331)
(20871)
(19981)
国家社会(19240)
创新(18726)
期刊
(89447)
经济(89447)
研究(57204)
中国(40619)
(28997)
学报(26512)
科学(24389)
管理(24054)
(23901)
教育(23154)
大学(20266)
农业(20014)
学学(18751)
(18117)
金融(18117)
技术(15669)
业经(15513)
经济研究(14048)
财经(13056)
问题(11723)
(11431)
(10661)
图书(9447)
技术经济(9330)
(9064)
统计(8669)
世界(8602)
(8035)
论坛(8035)
国际(7936)
共检索到27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艳国  张德鹏  
“大跃进”期间 ,毛泽东探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却在实践中选择了不太妥当的发展方法 ,主要是 :第一 ,重在变革生产关系 ,借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 ,过分强调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重要性 ,而且 ,主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 ,用思想政治斗争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 ,毛泽东出现方法论的失误 ,主要是由于毛泽东出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 ,发展生产力急于求成 ,又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高速度 ,实行冒进的结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毛泽东关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贯穿着两个要点:一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二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发展生产力和增进人民利益出发,在各个历史阶段,都重视利用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毛泽东区分了不同经济成分的不同社会性质,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国营(国有)经济的领导作用。毛泽东的这些经济思想,起着承上(马恩列理论)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万春  
“三农”问题的现实呼唤着城乡统筹发展,要充分认识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艰巨性:城乡差距大,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城乡产业分割,关联性不强;农民总体素质不高,城乡居民市场化观念差异大;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压力大。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中,政府要有所为:制定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规划,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扶持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把提供就业岗位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创新制度,推动城乡融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韦秉超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苏俄国情,较全面地论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尽快地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和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政策措施等问题。今天重温列宁关于发展生产力理论,对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志江  
1957年以后,随着批判“反冒进”的升级和急于求成思想的发展,中央错误地利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积极平衡理论取代了八大前后探索出的综合平衡理论,希望由此寻找到一条比苏联更好的道路以更快地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这种转轨使中央与地方关系出现了新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剧烈起伏和波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刘明君  
新中国成立后走什么样的农村发展道路 ,在此问题上 ,毛泽东同志主要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 ,提出了要将农民组织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坚持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但同时 ,由于毛泽东同志较多地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出发来研究农村社会发展问题 ,导致了他忽视农民利益和农村自身发展 ,致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毛泽东农村社会发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在于 :必须将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考察 ,解决农村社会发展应更多地从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方针和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1)对工业发展的前程充满信心和期待。认为,建立起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才可能发展工业,中国一定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根本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子,要对自己的党、国家、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满自信。(3)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借鉴借力发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4)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是与马恩列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走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在落后的基点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路子。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能够自力更生实现这个大目标。毛泽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的垄断、打碎西方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独占的梦,是推进科学技术公共化、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是与马恩列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走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在落后的基点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路子。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能够自力更生实现这个大目标。毛泽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的垄断、打碎西方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独占的梦,是推进科学技术公共化、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1)对工业发展的前程充满信心和期待。认为,建立起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才可能发展工业,中国一定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根本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子,要对自己的党、国家、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满自信。(3)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借鉴借力发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4)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经营管理是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高层次综合要素发挥着特殊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质的提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生产力中的特殊地位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力内部结构中所处地位与生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仪芳  
我国5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私有制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70年代末,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改革发展了多种经济。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已带来不同观念的冲突。其焦点是如何科学地看待邓小平与毛泽东在变革生产关系上的思想关系。对这种关系加以考察,无论对反思过去、理解现实、瞻望未来以及澄清思想理论上的是非都是有好处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任伍  
论唐代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唐任伍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界定,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者中又包含着一定的科学技术、信息等含量。因此,科学技术、信息含量也是生产力。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又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前提。因此,唐代思想家有关保护和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淑珍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是渗透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他的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和倾向的。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生发展可分为萌芽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形成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井冈山时期;成熟时期即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时期;进一步发展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和曲折发展五个发展时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茂森  仝志辉  
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观。人民中心论在治国理政各领域坚持人民中心价值,在坚持人民主体性、坚持人民历史创造者地位和坚持矛盾辩证法哲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继承了毛泽东人民观,而在为民谋福新课题、新思路以及群众路线新认识、新方法等方面则对毛泽东人民观进行了发展。这一理论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为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思想武器,在弘扬中华传统民本主义文明基因的同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实践检验并将继续经历实践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