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5)
- 2023(9873)
- 2022(8284)
- 2021(7976)
- 2020(6848)
- 2019(15510)
- 2018(15003)
- 2017(28690)
- 2016(15248)
- 2015(17379)
- 2014(17212)
- 2013(16281)
- 2012(14713)
- 2011(13176)
- 2010(12917)
- 2009(11510)
- 2008(10941)
- 2007(9571)
- 2006(8010)
- 2005(6965)
- 学科
- 济(60444)
- 经济(60356)
- 管理(46319)
- 业(44411)
- 企(37982)
- 企业(37982)
- 方法(30415)
- 数学(26606)
- 数学方法(26154)
- 财(15603)
- 技术(15452)
- 学(15132)
- 中国(14929)
- 农(14862)
- 理论(13432)
- 业经(12528)
- 制(11463)
- 教学(11201)
- 贸(10092)
- 贸易(10088)
- 农业(9931)
- 易(9854)
- 务(9706)
- 财务(9657)
- 财务管理(9635)
- 和(9228)
- 企业财务(9205)
- 技术管理(8795)
- 地方(8705)
- 环境(8396)
- 机构
- 大学(217768)
- 学院(214952)
- 济(86379)
- 经济(84770)
- 管理(84280)
- 理学(73280)
- 理学院(72526)
- 管理学(71204)
- 管理学院(70758)
- 研究(64747)
- 中国(46763)
- 京(43665)
- 财(39679)
- 科学(38625)
- 财经(32570)
- 江(31232)
- 中心(31051)
- 范(30758)
- 师范(30449)
- 所(30278)
- 经(29723)
- 业大(29711)
- 农(29057)
- 经济学(27923)
- 研究所(27603)
- 北京(26600)
- 经济学院(25095)
- 师范大学(24720)
- 州(24469)
- 财经大学(24321)
- 基金
- 项目(148033)
- 科学(117672)
- 研究(111564)
- 基金(108193)
- 家(93345)
- 国家(92583)
- 科学基金(80692)
- 社会(71440)
- 社会科(67687)
- 社会科学(67670)
- 省(57571)
- 基金项目(57189)
- 教育(54332)
- 自然(51124)
- 自然科(49974)
- 自然科学(49963)
- 自然科学基金(49080)
- 划(48574)
- 编号(45128)
- 资助(43129)
- 成果(36427)
- 部(34096)
- 重点(33578)
- 创(31952)
- 课题(30955)
- 发(30563)
- 教育部(30159)
- 国家社会(30152)
- 创新(29903)
- 大学(29206)
共检索到30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务农
在场和参与是伯格曼用来衡量"聚焦实践"的基本标准,聚焦实践又是衡量技术是否对人造成异化的关键范畴。因此,"在场的参与"既可以用来分析教育技术、技术信息对教育的异化机制,也可以作为重建教育技术运用伦理的基本尺度。本文主要以伯格曼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认识为基础,分别从技术和信息两方面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在线教学可能面临的伦理危机,然后从网络教学空间教学主体在场参与的内涵、信息和技术的伦理中立性以及教学主体的目的和态度三方面讨论了在线教学的伦理尺度及实现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丽 刘寅生
沉默的学习者在面授课堂中屡见不鲜,而在线课堂中的学生沉默现象也尤为突出。在线互动等策略的实施试图打破沉默的气氛,然而若不能揭开沉默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学生沉默现象只会愈发普遍。本研究借助伯格曼技术哲学观点,全面审视在线课堂中学生沉默的本质,以人—技关系为起点,理解装置如何通过中介作用助推技术信息的去情境化过程,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身体感知和行为方式。而缺乏具身支撑的数字媒介传递,必然导致互动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受损,进而引发沉默现象。在此背景下,建议积极开展装置范式的双重优化,明确教育实践的具身聚焦,实现技术信息的事实还原,为打破在线课堂沉默、提升在线教学活跃度、推动技术促进在线教学纵深发展提供借鉴与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培森 叶波
教学学术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视角和实践举措。探讨教学作为学术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是教学学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基于实践哲学的立场,教学是大学教师对其所处教学世界整体把握的实践活动,具有实践之知,并蕴含学术品性。学科教学知识、反身相向和行为改进分别构成了教学学术的知识表征、思维表征与成果表征。以教学生命力提升为取向,以课程教学行为改进为核心,在多元主体的视域融合中改进大学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学术可能性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教学学术 实践哲学 教学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保华 杨晶
在力争与律师、医生一样成为专业化职业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是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案例教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性基础,但在目标、内容与实施方面缺少伦理性思考,其症结在于目标绩效导向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和存在偏见的社会认知。为实现伦理层面的案例教学,要对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机构进行基于合作与开放的文化革新。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案例教学 专业伦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吕寿伟
教育的过程是使儿童从自然的个体成长为国家公民的过程。教育通过对儿童自然性的去除和个性的改造,而不断提升个体教养,最终使儿童获得精神气质的内在转变。伦理实体是儿童获得教养的环境,家庭、学校和国家是伦理实体的现实形态。家庭是天然的教育伦理实体,它以爱为基本的精神规定,在家庭中,儿童逐步将家庭的伦理精神转化自我的习惯性意向。但家庭的自私本性不可能塑造出具有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共同体是一种伦理性的结合,它由来自不同家庭的儿童组成伦理性实体。"解放"是学校教育的精神规定,它通过解放塑造有教养的个体。但学校并不能完成现实公民的塑造,现实的公民只能在国家这一伦理实体中形成。作为理念的国家体现着普遍性的公共意志,国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儿童教养的提升而完成国家公民的塑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孙琳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观念,秉持促进"人"的意识觉醒的先在性,坚持人文一体观的方法论,关注反思批判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强调教学主体观、知识观、过程观等的人道主义化,以期从更基础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体察、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生活。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认识论 人道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
直接决定教学活动优劣成败的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的养成,需要教师参照教学实践智慧的表现和实质,反思自己教学设计和实施时的行为反应和意识状态。借助基于实践哲学视角和现象学方法的考察,可以发现教学实践智慧的实质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学科素养深刻、完整而具体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学科素养形成过程的合理、动态把握。
关键词:
教学实践智慧 学科素养 实践哲学 现象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教学存在是历史性的存在。在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视域下,教学历史意识是关于教学存在的静态和动态时空状态的历史意识类型,主要由教学时空意识、教学关系意识、教学状态意识和教学形态意识四种意识成分构成,它们同时也构成教学历史意识的四个分析维度。教学历史意识的提出,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和解释教学存在中有关教学历史性的相关理论问题,有利于确立教学实践与改革中人与文化的立场,有助于以关系论、整体论和生成论的思想实现对以往以实体论为主的研究方法论的超越,并逐渐融入教师职业人格,成就具有教学历史意识的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广君 李敏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关于"转变学习方式"存在着三大认识误区。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学习的具体发生机制和整体的现实形态,而"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在普遍的意义上,是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意义是否真实生成的问题;在特殊的意义上,则是学习方式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主体的符合度与适切性问题。鉴于此,面向未来的当代学校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基于并超越对象性、单向度的以知识内容为主的学习,协调和融通学习的多种领域类型和多维目标层次,走向反思批判、方式多元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胥志强
现代神话学的基本立场是对神话的否定,这一理论偏见来源于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现代性观念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尤其是主体与客体或内在经验与外在世界的划分这一二元论。但现代性观念未能取消神话,神话一直潜藏在现代性内部,甚至在其核心如现代物理学之中。斯卡伯勒的神话研究,在胡塞尔、梅洛-庞蒂等人的现象学及迈克尔·波兰尼的知识论基础上,超越了现代理论偏见,提出了一个"面向神话本身"的现象学神话理论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万国
社会发展不仅是受利益驱动规律作用的纯自然历史进程,也是内含着道德价值意蕴的社会历史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需要相关制度、政策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基础,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基础是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伦理 伦理精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洁 徐光远
文章认为传统经济学分析主要是从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工具理性等三个方面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进行批判,但是我国物质供给不丰富、生活水平不高,政府还应是公共物品供给的主角。政府供给公共物品可以提升人权、体现政府治理的公共性、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琦
民间融资是金融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以外的,主要发生于居民个人之间、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以及私募筹集资金等资金融通活动。相对正规金融而言,它是属于正式金融体制范围之外的金融活动。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民间融资更多地依赖于当事人应遵循的道德伦理。我国民间融资由来已久,它不仅仅是一个资金交易简单化的经济问题,它的诞生与繁衍,体现着广泛的血缘伦理、道德义务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教学哲学 现代性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