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0)
2023(3102)
2022(2550)
2021(2542)
2020(2049)
2019(4364)
2018(4028)
2017(7850)
2016(4560)
2015(5063)
2014(5050)
2013(5074)
2012(4750)
2011(4062)
2010(4265)
2009(4208)
2008(4657)
2007(4039)
2006(3606)
2005(3289)
作者
(11684)
(9906)
(9701)
(9566)
(6227)
(4686)
(4450)
(3785)
(3713)
(3652)
(3428)
(3363)
(3360)
(3341)
(3214)
(2921)
(2849)
(2733)
(2679)
(2622)
(2473)
(2402)
(2364)
(2279)
(2241)
(2241)
(2234)
(1981)
(1945)
(1935)
学科
(20853)
管理(19932)
(17086)
经济(17067)
(15778)
(14618)
企业(14618)
财政(11715)
(9382)
(8778)
财务(8770)
财务管理(8731)
企业财务(8393)
(7395)
土地(7237)
(6287)
(6008)
中国(5875)
方法(5448)
(5429)
体制(5318)
(4224)
制度(4173)
(4173)
经济学(4153)
理论(4026)
数学(3929)
数学方法(3902)
业经(3870)
地方(3777)
机构
大学(65536)
学院(64259)
(23686)
(23529)
经济(23163)
管理(22487)
研究(20727)
理学(18460)
理学院(18251)
管理学(18056)
管理学院(17929)
中国(17369)
财经(14208)
(14101)
(12669)
科学(11824)
(11017)
(10533)
财经大学(10083)
(9396)
师范(9383)
中心(9215)
研究所(8797)
北京(8768)
财政(8455)
(8280)
(8114)
(8114)
经济学(7849)
(7553)
基金
项目(35186)
研究(28395)
科学(27349)
基金(25276)
(21222)
国家(21003)
社会(18707)
科学基金(17861)
社会科(17603)
社会科学(17595)
教育(13135)
(13072)
基金项目(12924)
编号(11850)
成果(11546)
(10876)
自然(9779)
资助(9648)
自然科(9476)
自然科学(9474)
自然科学基金(9277)
(8713)
课题(8584)
(8522)
(8050)
重点(8023)
国家社会(7907)
(7496)
教育部(7485)
(7480)
期刊
(32582)
经济(32582)
(25181)
研究(25052)
中国(17983)
学报(10281)
科学(9379)
财经(9022)
大学(8319)
(7957)
教育(7931)
学学(7746)
(7711)
管理(7701)
(6647)
财政(6647)
会计(6275)
财会(5934)
(5610)
金融(5610)
经济研究(4969)
农业(4915)
(4545)
问题(4457)
国土(4329)
业经(4114)
土地(4060)
通讯(4021)
会通(4008)
(3822)
共检索到110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土地在为地方政府汲取大量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引发不少负面效应,治理"土地财政"问题,应着力完善财政收支制度,合理配置财政权限,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减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创收的"热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当前,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城市高房价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话题,这些都与地方政府普遍推行的"土地财政"政策有关。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效解决地方财政困境,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制约,彻底根治"土地财政",推动政府和谐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全厚  张立承  封北麟  
"土地财政"最初是对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现象的一种形象说法。在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和市场性拍卖机制下,土地出让收入归属于政府管理和支配是必然的,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目前,社会各界关于土地财政的争议实质上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地方政府在缺乏科学合理土地规划利用情况下单纯为满足其他方面的支出需求而"卖地敛财"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截至9月底,北京市今年公开出让土地成交187宗,土地出让总价款556.27亿元。同期,北京市财政收入1519.5亿元,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土地出让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在35%左右;而2007年和2008年,这个比例分别为29%和2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开胜  
在阐述土地财政构成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这两类土地财政收入对土地违法的影响,从土地财政改革的角度提出土地违法治理政策调整的思路。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收取的若干年的地租之和,土地税是国家依法无偿、强制取得的一部分国民收入,两者性质不同,对土地违法的影响机制也不相同。在全国层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对土地违法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土地税对土地违法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及东部地区,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对土地违法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今后土地违法治理政策调整的思路是:实现土地税收对土地出让金的合理替代,改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消除土地违法得以产生的财政动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晏晨晖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浪潮,使人们日益关注财政透明度问题。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已历经20余年,局部性的变革已逐渐演化为一场全局性的革命。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求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公共契约与受托责任呼唤透明财政和高效公共治理。建立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目的的民主财政,是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实现透明财政、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的根本保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文化是人的灵魂、国家的灵魂、民族的灵魂,没有灵魂人就不会进步,国家就不会图强,民族就不会兴盛。财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由于以前重视不够,使财政成为数字计算财政,忙于吃、住、行的财政,难免制约了财政制度的创新。近年来,财政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对财政的改革、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认识财政文化,怎么建设财政文化,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财政文化的定位谈财政文化,首先遇到的是"文化"这个概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一、引言关于财政职能问题,我国理论界曾有过三次大的讨论。全国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艰巨任务,理论界掀起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的第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建立统收统支体制的理论依据,促进了财政集中性分配职能的发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方向是对的,财政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调节各经济成份利益关系的最主要杠杆。文革以后,发展经济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财政职能问题也随之成为理论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威  徐鲲  
作为调控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土地财政"越来越多地为地方政府所滥用,诱发地方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及社会风险。因此,研究如何创新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财政"风险治理制度,有效治理与防范"土地财政"多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1.深化分税制改革,实现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分税制改革引致的财政赤字催生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象。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土地财政,必须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深化分税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如通过适当调整税种归属、税收划分比例来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划分。另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娄成武  王玉波  
土地财税收益弥补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不足,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实践的深入展开,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从土地财政演变历程与国内外政府公共行政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分税制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是形成土地财政的经济动因,现行的土地征收与流转制度是形成土地财政的政治动因。目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导致大量农民"失地"又"失业"、公共部门利益对私人产业产生依赖而滋生腐败等诸多弊端。所以,必须从完善与公共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界定土地治理主体收益分配关系和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方面,提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公共治理之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益峰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过快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财政成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面临分税制改革背景之下财权事权失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地方政府的过度企业化定位偏向以及政绩考评机制的缺陷。要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失控问题,必须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划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改革官员考评升迁机制,同时还必须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在富  苏明  
按照目前的财税体制,地方政府具体行使国有土地的所有者权利,具体负责征地出让等操作,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由地方政府实际支配和使用。因此,要客观分析评价土地财政现象,比较可靠的途径是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为实地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情况,课题组分别对我国两个相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彦军  
应当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成效显著,而土地出让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尽管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重影响,我国全年土地出让收入仍达到2.69万亿元,为地方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这种被称之为"土地财政"的现象,也更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并被认为是推高房价、强制拆迁等现象的主要诱因。就当前体制现实看,土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