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1)
2023(17617)
2022(14567)
2021(13669)
2020(11536)
2019(26034)
2018(25809)
2017(48878)
2016(26448)
2015(30057)
2014(29908)
2013(29694)
2012(28012)
2011(25109)
2010(25609)
2009(24883)
2008(24663)
2007(22267)
2006(20181)
2005(18975)
作者
(73849)
(61420)
(61183)
(58281)
(39272)
(29289)
(27849)
(23502)
(23380)
(22122)
(21062)
(20734)
(20008)
(19666)
(19114)
(18852)
(18030)
(17755)
(17635)
(17551)
(15661)
(14841)
(14799)
(14055)
(13901)
(13787)
(13739)
(13683)
(12173)
(12009)
学科
(115357)
经济(115192)
(96536)
管理(90104)
(85554)
企业(85554)
方法(46068)
中国(39843)
(37894)
数学(36631)
数学方法(36310)
(35346)
业经(34595)
(31339)
(30205)
金融(30200)
(29829)
银行(29812)
(28784)
(25010)
财务(24959)
财务管理(24916)
(24128)
贸易(24105)
农业(24012)
企业财务(23596)
(23555)
(21584)
地方(21251)
技术(20346)
机构
大学(383276)
学院(383096)
(169474)
经济(166158)
管理(144939)
研究(130506)
理学(121840)
理学院(120509)
管理学(118953)
管理学院(118199)
中国(111557)
(86230)
(82619)
科学(71477)
财经(66392)
(64841)
中心(60866)
(60173)
(59299)
研究所(57272)
(56851)
经济学(53355)
北京(53278)
(49301)
财经大学(48978)
师范(48955)
经济学院(47999)
(47568)
业大(47487)
(46416)
基金
项目(231523)
科学(184273)
研究(177845)
基金(169986)
(144575)
国家(143245)
科学基金(123891)
社会(116410)
社会科(110266)
社会科学(110237)
基金项目(88694)
(87581)
教育(81164)
自然(74968)
(73422)
自然科(73183)
自然科学(73163)
编号(71977)
自然科学基金(71941)
资助(69229)
成果(60884)
(53738)
重点(51778)
(50357)
(50254)
课题(49912)
国家社会(48767)
(48421)
教育部(47198)
(46947)
期刊
(200711)
经济(200711)
研究(128690)
中国(84003)
(71209)
管理(60469)
(54098)
(53249)
金融(53249)
学报(50471)
科学(50274)
教育(42327)
大学(40577)
学学(37562)
农业(36252)
财经(35401)
技术(33625)
经济研究(31945)
业经(31322)
(30695)
问题(26628)
(24890)
国际(22678)
(21611)
世界(21030)
技术经济(20496)
现代(18982)
理论(18805)
财会(17425)
会计(17178)
共检索到621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连续第6次推出了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福君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日本、德国三国装备制造业在向海外转移中逐渐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但由于三国比较优势不同,美国采取"研发与生产→出口→进口"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式演进,日本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燕行形态理论模式演进,而德国通过共生的产业族群模式来发展装备制造业。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外流,使国内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解决国内金融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问题,美国、日本、德国等海外装备制造业开始向本土回流,并取得实质进展。在装备制造业回流重振过程中,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将装备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十一五"期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具有十大成长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分布特征明显、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密度较低、经济效率持续上扬、经营的动态特性尚不稳定、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国际化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主业方向比较集中。"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增强战略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切实开展产业融合、有效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峰  
文章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与现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目前面对的环境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特别是研发问题、市场功能问题和产业结构问题,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三个方向:一是注重研发,二是市场转型,三是产业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元  李兆友  
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伴随着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不相匹配等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合理有效地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应成为确保中国制造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在制造业产值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这一层面上,其深层内涵在于制造业相匹配的发展战略。我国大城市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融合和推进产业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韵君  孟祺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致命的打击,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员也难以独善其身。然而,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轨道之上,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弱。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带来危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员工失业的同时,也给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带来了机遇。如何趋利避害,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实现中国制造业加速升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海宁  谷人旭  李广斌  
运用Arc GIS 9.2软件并基于点和面两个方面对2004—2008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测度,具体结合核密度指数、Morans’I、Getis-Ord General G和Getis-Ord Gi*等指标,结果表明:基于点层面,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以及珠三角等区域,尤以前两者更显著;基于面的层面,全局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其中热点区布局较稳定,并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主,而珠三角有日益衰退趋势,而其增长格局呈现出极强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2004—2005、2005—2006和2006—2007年时段增长热点区与冷点区均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2007—2008年热点区范围与数量远高于前3个时段,而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由次冷区转为次热区。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城市的服务业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可达性、人力资源以及拥有权力等方面的11个影响因素,并采用Eviews 3.1软件对其进行定量测度和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丽华  
我国制造业一直以低成本、低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其生存危机。因此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剖析了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推动其集群升级的战略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元  李兆友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全球节能减排的压力、国内发展战略的变革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要求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转型,以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实际。文章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应遵循科学性、环保性、动态性和实效性原则,通过采取置换转型、并行转型、升级转型、结构转型和规避转型等几种方式,以期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及预期收益,推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贵东  
在系统性整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利用OP、LP、GMM、FE等方法,首次较为科学规范地测算了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30个行业的资本、劳动产出弹性分别处于0.2-0.4、0.3-0.6区间,TFP增速处于3.90-18.94%区间,且呈现一定的收敛趋势;中国的行业存在上下游TFP集聚现象,且与下游行业更为密切;中国各省的TFP在全国层面不具有显性特点,但在局部小区域具有较强的集聚现象;中国企业的TFP整体随时间波动上升,且企业间存在收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春燕  
2020年,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尽管面临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等多重危机,海外业务有所下滑,但总体仍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营业收入、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率稳中向好,净利润增速出现大幅反弹,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升。面向"十四五",中国制造业企业需要进一步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抓住重点,切实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