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
2023(1939)
2022(1705)
2021(1593)
2020(1312)
2019(2676)
2018(2689)
2017(4913)
2016(2657)
2015(2760)
2014(2614)
2013(2542)
2012(2348)
2011(2316)
2010(2511)
2009(2482)
2008(2511)
2007(2513)
2006(2304)
2005(2157)
作者
(7802)
(6649)
(6446)
(6235)
(4214)
(3211)
(2824)
(2598)
(2482)
(2406)
(2297)
(2284)
(2238)
(2212)
(2149)
(2028)
(1969)
(1908)
(1862)
(1817)
(1728)
(1631)
(1604)
(1550)
(1513)
(1483)
(1469)
(1418)
(1336)
(1296)
学科
(10262)
经济(10252)
管理(7422)
(6596)
(5755)
企业(5755)
(3754)
理论(3434)
中国(3373)
(3201)
方法(3081)
业经(2924)
(2847)
(2838)
教育(2823)
(2196)
金融(2195)
(2188)
(2177)
银行(2171)
(2086)
(2084)
贸易(2083)
(2016)
农业(2014)
(1963)
(1915)
数学(1880)
数学方法(1816)
地方(1729)
机构
大学(42784)
学院(42052)
(14342)
经济(13966)
研究(13866)
管理(12421)
中国(10638)
理学(9847)
理学院(9699)
管理学(9445)
管理学院(9349)
(9079)
科学(8885)
(8716)
(7649)
师范(7615)
(7474)
(7292)
财经(6714)
研究所(6596)
(6109)
师范大学(6052)
(5930)
北京(5842)
中心(5761)
(5728)
教育(5019)
财经大学(4788)
(4787)
业大(4745)
基金
项目(22602)
研究(18217)
科学(17139)
基金(15194)
(12964)
国家(12800)
社会(10939)
科学基金(10468)
社会科(10257)
社会科学(10252)
(9235)
教育(8972)
编号(7859)
(7747)
基金项目(7520)
成果(7402)
资助(6065)
课题(5996)
自然(5975)
自然科(5804)
自然科学(5803)
自然科学基金(5704)
(5375)
重点(5357)
(5064)
(4895)
项目编号(4879)
(4856)
规划(4510)
(4470)
期刊
(20796)
经济(20796)
研究(15726)
中国(8710)
学报(8200)
教育(8067)
(7703)
科学(6430)
大学(6233)
(6047)
学学(5658)
管理(5109)
财经(4698)
(4432)
金融(4432)
(4065)
农业(3889)
业经(3484)
图书(3239)
技术(3190)
经济研究(3002)
问题(2801)
(2717)
书馆(2616)
图书馆(2616)
(2579)
(2194)
论坛(2194)
国际(2103)
社会(2046)
共检索到6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晖  
"可以适用习惯"是法律对法院和法官的一项授权,藉此,法官在民事纠纷解决中获得"可以适用习惯"的自由裁量权。但这一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以所适用的习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为限。这是法律在对法院和法官授权的同时,所做的义务性限制。这要求在学理上既需认真探究习惯问题,并对其做类型化处理,也需认真研究公序良俗问题,并同样对其做类型化处理。只有如此,才能方便法官按照"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的规定来查明和适用习惯,最终以习惯为据,构建裁判规范,并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司法的创造性——借助司法填补法律漏洞、完善法律体系,探索司法判例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练军  
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归纳而来的公序良俗,其本质是将部分道德法律化。民事立法及相关司法实践表明,公序良俗内涵具有显著的地方性,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其具体所指甚有差异。本质上说,真正为公序良俗立法、将道德法律化的,并不是立法者而是个案裁判中的法官。作为一个转介条款,公序良俗旨在特定情形下拒绝为明显践踏道德底线的法律行为提供履行强制,以保证所有有效的法律行为均符合最低道德标准。在功能上公序良俗是消极保守而非积极进取之规定,谦抑性是其最本质的特性。实务案例表明,恪守公序良俗的地方性与谦抑性,其司法判决更公正,其社会可接受度亦更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功  蔡新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德群  
对私人所有权不当处分的规制伴随所有权制度始终,但囿于其不当处分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实证法难以逐一回应。而作为私法边界的公序良俗原则以其内涵的不确定性,切实维护着"社会妥当性"价值。以"违反公序良俗"为同理性构建私人所有权不当处分的具体类型,可增进对该领域的更清晰认识,提升司法实践中驾驭该领域的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点点  
一个牧师训练他的马,他想让马向前跑时就说:"感谢上帝!"于是他的马就向前跑。他想让马停下时就说:"阿门!"于是马就停下。有一天,牧师对马说:"感谢上帝!"于是马载着他去兜风。他想去吃饭,就对马说:"阿门!"于是,马就停了下来。他继续骑马兜风,马快跑到悬崖边了,他立刻说:"阿门!"马刚好停在了悬崖边。他无限欣慰和感慨,充满感激地大声说:"感谢上帝!"牧师的结果可想而知。牧师把"感谢上帝"作为让马奔跑的指令,同时"感谢上帝"又是他挂在嘴边的习惯用语,这直接导致了错误的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点点  
一个牧师训练他的马,他想让马向前跑时就说:"感谢上帝!"于是他的马就向前跑。他想让马停下时就说:"阿门!"于是马就停下。有一天,牧师对马说:"感谢上帝!"于是马载着他去兜风。他想去吃饭,就对马说:"阿门!"于是,马就停了下来。他继续骑马兜风,马快跑到悬崖边了,他立刻说:"阿门!"马刚好停在了悬崖边。他无限欣慰和感慨,充满感激地大声说:"感谢上帝!"牧师的结果可想而知。牧师把"感谢上帝"作为让马奔跑的指令,同时"感谢上帝"又是他挂在嘴边的习惯用语,这直接导致了错误的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广荣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习惯对于建设阅读社会,培养创造型、研究型人才的作用,同时对图书馆习惯以及培养图书馆习惯的重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从周  
在中国台湾地区以往的判决中,违章建筑买受人享有"事实上处分权",而新近裁判近乎认可其"习惯法物权"的地位,该裁判观点颇值得探讨。违章建筑的事实上处分权不包含法律上处分权及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内容,属于不完全的所有权权能。从台湾地区"建筑法"拒绝保护违章建筑的财产权和法律对财产权限制的角度,民法不应当认可违章建筑上的财产权属性,应基于其违法性本质弱化法律保护。同时,占有物返还与占有利益返还分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理论分野。总体上,在请求他人返还占有物时,违章建筑买受人不享有所有物返还、财产权损害赔偿或不当得利返还的请求权,仅得基于占有侵害进行救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祥鸿  
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过程中,一些 同志之所以表现出经验丰富,工 作能力强,往往是由于他们在实践中 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这些良好的 习惯对促进调研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峰  洪尚群  
传统文化会影响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本文分析了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影响生态建设的机制、过程、动态和效应,从而指出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对生态建设有利,也有弊,应当趋利避害地对其加以改造,移风易俗使传统文化吐故纳新、新陈代谢,以适应和促进生态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峻松  
习惯是人类的一项重要行为特征,对于许多需要重复发生的行为活动,人们都可以通过习惯把活动的方式和强度理智地固定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类似于一种条件反射。习惯可以减少行为的任意性,人类行为之所以存在规律性和可预见性,部分就是基于习惯的原因。本文旨在通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叶深  
习惯法是否是有效的法学概念,这部分地取决于习惯在实践推理中扮演什么样的独特角色,以及该角色是否与法律的根本特征相冲突。现有的三种习惯概念——哈特式的习惯概念、协作习惯论、构成性习惯论都未能揭示出习惯为行动者给出的理由的完整结构,一种完整的习惯概念必然是基于实质价值论证的。此种习惯概念将为习惯法概念的有效性扫清一些理论障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和平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跨时可加的,并且假设投资者每期的效用由本期的消费水平确定,这就是典型的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这种模型所导出的结论遭到实证结果强有力的挑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股权溢价之谜”、“消费平滑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等。为了解释这些“难解之谜”,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对传统的跨时可加的效用函数进行修改,消费习惯的引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本文试图对这一方法进行综述,对消费习惯的经济含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消费习惯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  
蒙古族刑事习惯法中很多传统的刑事习惯如私立救济、刑事和解、生态刑事惯习、"长老"参与刑事调解机制等至今仍然在蒙古族聚居地方调解和化解有关社会矛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存在符合蒙古族特定文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古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秩序,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贯彻实施提供了助力。但是,传统蒙古族刑事习惯法在当下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无法应对新型的犯罪类型,部分内容与国家制订的刑法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在遵照并执行国家刑法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蒙古族刑事习惯法的积极因素,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处理好社会生活、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柳  
关于哈特习惯理论的既有研究忽视了习惯本身的复杂性,这形成了将习惯等同于社会习惯的误解,其根本错误均指向了习惯不同于规则的非前瞻性与无内在观点。通过对哈特习惯理论的初步考证与再考证,得出习俗规则不同于社会习惯的规则属性以及习俗规则与个体习惯具有内在观点的隐藏性观点。借助于法哲学领域的辩证性理论与自由价值原理的进一步梳理,再一次论证了习惯具有前瞻性与内在观点。这不仅与规则向个体习惯转换的微循环理论形成呼应,还能将规则被社会公众接受的原理奠定在与之对应的具有内在观点的个体习惯的实践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