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6)
2023(9598)
2022(8126)
2021(7464)
2020(6048)
2019(13336)
2018(12885)
2017(24458)
2016(13437)
2015(14601)
2014(13948)
2013(13232)
2012(12150)
2011(11079)
2010(11597)
2009(10870)
2008(10741)
2007(9864)
2006(9063)
2005(8319)
作者
(35557)
(29435)
(29252)
(28027)
(19013)
(13987)
(13239)
(11222)
(11092)
(10912)
(9879)
(9770)
(9526)
(9457)
(9313)
(9098)
(8756)
(8734)
(8496)
(8492)
(7299)
(7273)
(7025)
(6805)
(6743)
(6628)
(6622)
(6497)
(5813)
(5748)
学科
(46511)
经济(46453)
管理(43520)
(40503)
(35269)
企业(35269)
(15906)
(15577)
中国(15233)
方法(14950)
业经(13090)
(12331)
(12273)
数学(11497)
数学方法(11226)
地方(10747)
(10091)
贸易(10080)
农业(10028)
理论(9927)
(9844)
财务(9816)
财务管理(9801)
(9792)
(9417)
企业财务(9295)
(9195)
(8488)
银行(8486)
教育(8397)
机构
学院(184753)
大学(181508)
(72365)
经济(70581)
管理(68794)
研究(62874)
理学(57894)
理学院(57229)
管理学(56328)
管理学院(55927)
中国(47464)
(38404)
(38052)
科学(35406)
(30470)
(30028)
财经(28843)
中心(28311)
(27970)
师范(27821)
研究所(26962)
(25917)
(24629)
北京(24351)
(24038)
(23510)
业大(22035)
师范大学(21916)
财经大学(20883)
经济学(20825)
基金
项目(113518)
科学(90603)
研究(90490)
基金(80370)
(68339)
国家(67669)
科学基金(58555)
社会(56869)
社会科(53798)
社会科学(53787)
(45362)
教育(42828)
基金项目(40690)
编号(38883)
(38227)
自然(35257)
自然科(34411)
自然科学(34404)
自然科学基金(33757)
成果(33643)
资助(32169)
课题(28373)
重点(25832)
(25449)
(24984)
(24149)
(24014)
项目编号(23984)
(23796)
国家社会(22820)
期刊
(90423)
经济(90423)
研究(62191)
中国(39491)
(30794)
教育(30456)
管理(27889)
(24121)
科学(23651)
学报(23620)
(19218)
金融(19218)
大学(18909)
学学(17373)
农业(16520)
技术(16212)
业经(16076)
财经(14883)
经济研究(14462)
(12887)
问题(11274)
(10432)
现代(9709)
(9562)
论坛(9562)
职业(9246)
图书(9237)
国际(9187)
(8652)
(8554)
共检索到292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永生  袁蕊  刘亚  
职业院校治理水平建设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院校治理水平提升包含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学校治理能力提高两个方面。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可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学校发展难题;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综合改革,优化人才治理环境,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办学机制,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只  
专业群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发展内涵的重要指标与特色项目,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开展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满足就业的高质量需求,也是实现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然面临着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缺失等困境。建议以标杆院校为参考转型升级专业标准,建立面向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专业布局,通过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塑造利他共生的专业生态来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勇  
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堂革命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多源化、学习需求多样化、教学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发展、教学模式转变等诸多新挑战,亟须通过课堂革命得到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需要厘清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共同发挥力量开展革命性的创新探索,从开展分类培养、建立对接产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开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课堂革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定新  吴丽华  薛丛华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支撑国家海洋战略的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群建设是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聚焦智能航海科技、创设航海英语情境,培养有品德、有技术、国际化的航海人才为特色定位建设航海类专业群,应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双主体"协同育人;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引领服务航运产业高端;对标国际航海职教,彰显航海国际化特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杰  李延平  
西部高职教育对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需切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锚定职责使命;积极应对自身发展存在的资源供给受限、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秉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加强东西协作缩小发展差距、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挖掘区域资源深化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完善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西部高职教育的使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俊杰  
"双高计划"和"一带一路"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国际化与高水平发展的立体性契机。从国家政策设计上看,"双高计划"与"一带一路"两种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发展并不具有完全相同的逻辑起点。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一立体性契机,必须找准两者的耦合点,并进行恰当的策略选择。分层性策略方面,高职院校要结合"双高计划"推进的阶段和水平,精准选择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覆盖面与具体连接点,避免盲目铺摊子带来的困境;特色化策略方面,高职院校要围绕特色优势专业,设计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具体产品,避免同质竞争带来的困境;矩阵式策略方面,作为整体的中国高职院校要以联盟、集团为媒,打造精准服务"一带一路"的立体网络,避免各自为战、整体效能欠佳的困境。同时,还要通过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与发展、有效落实对接平台和交流机制建设、鼓励引导形式多样的模式创新、切实加强具体项目的全方位支持等,确保高职院校能利用好高水平和国际化双轮驱动的整体优势,走好新时代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慧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双高计划"的建设任务之一。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有助于深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与声誉、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文章在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现实审视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策略:凝聚优势特色,建设以应用科研为特征的服务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形成科研反哺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强化制度供给,激发师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文化氛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茂玲  时文龙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与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关键。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重庆市某“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内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性知识、沟通表达能力、职业态度、就业政策学习对毕业生就业绩效影响更为重要,沟通表达能力、职业意识、就业政策学习对毕业生就业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绩效,需要完善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监管评价机制、构建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优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新模式、拓宽教师职业知识储备新广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应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并增强发展内驱力的可靠保障、是助力高职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和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目前,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虽已由单一主体管理向多元协商共治转变、由学校集权向院系自主转变、由经验积累向文化自觉转变、由局部改革向集成改革转变,但为了实现“提质增效”,还要进一步确立先进的治理理念,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科学化;构建党委行政“合力”,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正确化;借助先进治理媒介,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智慧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强  
"双高计划"的出台,吹响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全面现代化的时代号角。文章从"专业、院系、学校"三级管理维度出发,提出"双高计划"学校建设要以专业集群式对接产业为核心,理清专业产业对接的时代逻辑,找准专业产业对接的路径方法 ;以专业群拉动二级院系改革为抓手,形成专业群合力,激发二级院系活力;以院校治理和定位变革为重点,实现治理结构和发展格局的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波  
国际化是高职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校要从完善国际化管理架构、建立国际化协调运行机制、加强国际化工作考评管理三方面完善国际化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搭建国际化产教融合平台、职业教育援外平台和国际化科研合作平台,拓宽国际化发展路径;构建国际化标准体系、培养国际化师资、加强留学生教育,提升国际服务水平,以此推进高职学校国际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善元  胡新岗  李巨银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提升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分析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优化治理的基础。"双高"建设院校可通过增强师生民主办学意识、优化决策机制和决策者结构、健全内部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优化学校章程与内部治理制度体系、深化管理重心下移和基层办学自主、推进校内信息集成和数据治理、建立文化引领的绿色协同治理机制等路径提升治理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登朝   卢彩晨  
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启动“国优计划”,组织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教师。然而,试点高校在执行“国优计划”过程中却面临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实践模式等诸多困难。研究发现,美国高水平大学通过兼顾目的与能力选拔学生、设置主次分明多元灵活的课程体系、设计层层递进构成闭环的实践模式、组建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学科教师团队等举措实施教师教育。建议试点高校在实施“国优计划”过程中,兼顾考察申请者攻读目的与攻读能力、提高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灵活性、设计不断深化的实地实践模式、加强教师之间沟通协作,以确保新型教师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双高计划"是新时期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大工程。"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是基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趋向转变、主线转变和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存在着对类型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偏颇、产教融合中的行业企业边缘游离、前期规模扩张负面效应引致院校同质化现象突出等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高职院校亟待从深化类型教育定位的认知和实践、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三条路径上重点推进,以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质量,实现"双高计划"建设和引领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孟莉  金明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文章从赋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的演进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高职发展智库等统计数据分析,佐证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普遍偏低,需要探寻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将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列入职称评审条件;搭建综合性、"落地式"产学研协同等平台,打通教师社会服务的通道;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积极推动和实施技术技能帮带互促提高战略等措施,为高职院校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