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9)
- 2023(15261)
- 2022(13042)
- 2021(12205)
- 2020(10509)
- 2019(24357)
- 2018(24220)
- 2017(46729)
- 2016(25640)
- 2015(29117)
- 2014(29330)
- 2013(28848)
- 2012(26555)
- 2011(24078)
- 2010(24163)
- 2009(22456)
- 2008(22429)
- 2007(20434)
- 2006(17518)
- 2005(15773)
- 学科
- 济(106612)
- 经济(106485)
- 管理(74897)
- 业(72366)
- 企(60519)
- 企业(60519)
- 方法(53396)
- 数学(46802)
- 数学方法(46029)
- 财(29525)
- 农(27768)
- 中国(27281)
- 学(24914)
- 业经(22126)
- 制(20853)
- 理论(19594)
- 地方(19307)
- 务(19227)
- 财务(19154)
- 贸(19133)
- 贸易(19123)
- 财务管理(19100)
- 易(18571)
- 农业(18312)
- 企业财务(18168)
- 银(16436)
- 银行(16384)
- 和(16210)
- 技术(15764)
- 融(15726)
- 机构
- 大学(377856)
- 学院(376933)
- 济(149100)
- 经济(145836)
- 管理(141819)
- 研究(123945)
- 理学(122361)
- 理学院(120965)
- 管理学(118340)
- 管理学院(117662)
- 中国(92976)
- 京(80061)
- 科学(79698)
- 财(70286)
- 农(66597)
- 所(64744)
- 研究所(58828)
- 业大(58659)
- 江(57849)
- 中心(57465)
- 财经(56426)
- 农业(52716)
- 经(51132)
- 北京(49948)
- 范(49466)
- 师范(48830)
- 经济学(46478)
- 州(46124)
- 院(44259)
- 经济学院(42082)
- 基金
- 项目(250821)
- 科学(196297)
- 基金(182198)
- 研究(177031)
- 家(161054)
- 国家(159740)
- 科学基金(136169)
- 社会(110494)
- 社会科(104728)
- 社会科学(104696)
- 省(98942)
- 基金项目(95401)
- 自然(91387)
- 自然科(89313)
- 自然科学(89283)
- 自然科学基金(87700)
- 教育(84150)
- 划(83640)
- 资助(77149)
- 编号(71169)
- 成果(57897)
- 重点(57313)
- 部(55396)
- 发(52756)
- 创(51665)
- 课题(49889)
- 科研(49156)
- 创新(48367)
- 教育部(47186)
- 计划(47058)
- 期刊
- 济(159748)
- 经济(159748)
- 研究(107251)
- 中国(71394)
- 学报(65711)
- 农(58562)
- 科学(58366)
- 财(57735)
- 管理(51795)
- 大学(49187)
- 学学(46421)
- 教育(41551)
- 农业(39196)
- 技术(35140)
- 融(31335)
- 金融(31335)
- 财经(29143)
- 业经(26043)
- 经济研究(25946)
- 经(25103)
- 问题(21540)
- 业(21372)
- 统计(20268)
- 版(19619)
- 技术经济(19260)
- 图书(18387)
- 策(18067)
- 商业(16945)
- 理论(16756)
- 科技(16666)
共检索到54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元铭 张明之
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力供给充足,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人口红利"机遇期。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增长因素,"人口红利"效应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来自于内需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升级,因此,扩大内需规模和升级内需结构有助于挖掘和缓释"人口红利"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瑞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将由相对年轻向老龄化转变,2030年左右将是这一转变的转折点。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在人口红利期,提高就业率,拓宽养老保险覆盖面,以充实养老保险基金;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R&D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替代逐渐减少的劳动人口,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红利 养老保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昉
本文援引国际经验 ,把人口转变引致的不同人口年龄特征阶段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源泉 ,或人口红利 ;论证了通过高储蓄率、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低抚养比 ,中国人口转变对改革以来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 ;揭示了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趋势 ,由此提出最大化促进就业是维持人口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关键。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红利 趋同 增长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琦 肖皓 赖明勇
文章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并考虑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依赖"特征,在多元劳动力转移矩阵中引入了农民工和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流动机制,设置了分阶段农民工市民化模拟场景,运用实际与拟合数据评估其动态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和农民工"替代效应"引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变化,直接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并通过不同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变动促进了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向熟练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了整个就业市场的结构优化;在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带动了不同行业的资本存量积累,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在需求方面,国民收入的改善促进了长期消费增长,而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金朋 贾占标 袁埜
文章运用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1981年~2013年间国债规模对经济增长、私人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的效应,以考察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现存国债规模对经济增长和私人投资存在短期与长期的"倒U型"负向效应,在中期则表现为"单峰型"的正向冲击;国债规模已经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私人投资及通胀变动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中国现存国债规模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可持续发展 SVAR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功焕 陈捷 Saaren Keto. S.
近些年出现了一类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跨国创业企业,这类跨国企业既有跨国的小型创业企业,也有大型企业下属的跨国创业企业。由于这类跨国企业同时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所在国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长远稳定的市场。这类企业同时实现国际化和可持续性创业,反映在企业实践中出现了国际创业和可持续性创业的交集现象。本文从阐释可持续性和国际创业理论入手,首先从理论上阐释存在国际创业和可持续性创业的相交区域,继而进一步分析国际创业和可持续性创业相交区域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陆
本文首先对我国国债规模和财政赤字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利用微积分推导出国债规模的动态变化方程 ,并分别以我国 1999年和 2 0 0 0年为初始条件对我国国债规模的长远变化进行了预测 ,最后根据两种预测结果分析了我国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及其风险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可持续性 预测 国债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研究表明,新时代下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转而进入人口负债阶段;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未来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年龄分布和就业分布的人口结构红利和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高等教育的收益不高,推广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直接支持作用有限。外部需求减少和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对我国外向型经济产生冲击,新时代下这一因素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基于以上发现,为促进中国经济更有质量地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挖掘人口数量红利、收取就业结构红利、扩大人口质量红利、注意转向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志 李凤羽
近年来兴起的"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已成为主流经济学界判断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理论依据。它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实行汇率制度的端点解。通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证实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管理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压力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等现状不允许中国在中短期内实行"端点"汇率制度;现行的人民币"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应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最佳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宗坪 张士强
提出"绿色人口红利"概念的目的在于分析"人口红利"是否带来环境问题,从而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人口红利中,以消除"人口红利"中的环境代价。通过人口红利兑现过程的定性分析,确定了人口红利包含着"环境代价",即兑现人口红利引起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损失;利用Hartwick-Solow模型框架和新古典优化增长模型生产函数,设计了能够将"人口红利"调整为"绿色人口红利"的简要模型,模型调整的结果能真实显现出人口再生产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在模型调整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①防污支出问题,在把"环境服务"当作环境产出的前提下,把环境污染价值作为产出的减少,应从中扣除。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伏润民 王卫昆 缪小林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债券以外的其他形式举借了大量的政府债务,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将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危机、经济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本文的目的是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债务风险和可持续性规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的横向类比债务风险区间划分方法和单一主体当期可持续性债务预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西部某省129个县(市、区)风险区间划分和单一主体A市的可持续债务规模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可持续性规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
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的生命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 ,通过劳动供给、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本文分析表明 ,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从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享受人口红利 ,并一直持续到 2 0 1 5年前后。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冲击 ,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就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三条途径来充分挖掘未来潜在的人口红利 ,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储蓄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文光 宫颖华
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当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人口红利在储蓄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人口红利的特点,并提出了北京市"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储蓄率 回归分析 抚养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毛愫璜
小额贷款公司是我国面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进行金融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但后续资金匮乏、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正逐步制约着其发展。文章在分析影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些小额信贷机构的操作经验,从经营模式和风险、监督管理等方面就如何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额贷款公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鹏
本文通过运用Williamson扩展后的Leslie矩阵人口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不同年份我国各年龄段人口的变化,从而预测我国未来的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确立"人口红利期"的关闭时间。本文的结论为:总和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人口红利期"关闭时间的关键因素,而适当的总和生育率有助于稳定未来的总人口抚养比。从而本文建议审慎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提高现有的总和生育率。
关键词:
人口红利 Leslie模型 关闭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