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2)
- 2023(9500)
- 2022(8010)
- 2021(7140)
- 2020(5717)
- 2019(12963)
- 2018(12379)
- 2017(23441)
- 2016(12428)
- 2015(13965)
- 2014(13964)
- 2013(13905)
- 2012(13379)
- 2011(12334)
- 2010(13192)
- 2009(12465)
- 2008(11746)
- 2007(10652)
- 2006(10055)
- 2005(9678)
- 学科
- 济(57223)
- 经济(57164)
- 业(34233)
- 管理(31695)
- 融(27388)
- 金融(27386)
- 中国(26851)
- 企(26529)
- 企业(26529)
- 银(24665)
- 银行(24654)
- 行(24083)
- 地方(21474)
- 农(16286)
- 业经(14938)
- 方法(14582)
- 制(14404)
- 财(14225)
- 贸(12163)
- 贸易(12147)
- 易(11663)
- 农业(11642)
- 数学(11374)
- 数学方法(11236)
- 中国金融(11160)
- 地方经济(10799)
- 发(10545)
- 学(10420)
- 理论(10050)
- 体(9137)
- 机构
- 学院(180767)
- 大学(179436)
- 济(77539)
- 经济(75779)
- 研究(68868)
- 管理(60907)
- 中国(59387)
- 理学(49263)
- 理学院(48587)
- 管理学(47878)
- 管理学院(47503)
- 京(39634)
- 财(38981)
- 科学(38840)
- 所(35539)
- 中心(32552)
- 研究所(31484)
- 江(29886)
- 财经(29222)
- 农(28684)
- 范(27033)
- 师范(26797)
- 北京(26296)
- 经(26273)
- 州(25532)
- 经济学(24417)
- 院(24232)
- 银(22975)
- 银行(22101)
- 业大(22082)
- 基金
- 项目(105380)
- 研究(82373)
- 科学(82046)
- 基金(73122)
- 家(62293)
- 国家(61653)
- 社会(52001)
- 科学基金(51901)
- 社会科(49431)
- 社会科学(49418)
- 省(42573)
- 基金项目(37216)
- 教育(36998)
- 划(35286)
- 编号(34040)
- 成果(30166)
- 资助(30036)
- 自然(29707)
- 发(29588)
- 自然科(29006)
- 自然科学(29001)
- 自然科学基金(28447)
- 课题(25570)
- 发展(24424)
- 重点(24296)
- 展(23993)
- 部(22618)
- 创(22270)
- 性(22019)
- 国家社会(21200)
共检索到316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清华
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其战后最重要的经济成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既面临着挑战,又充满了发展机遇。“九七”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可以维持,而且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孔德刚
论“九七”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持与提高·孔德刚·作为国际都市的香港,其金融走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的20多年内,香港的金融业不仅积极催化和支撑着香港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促进和推动中国内地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香港在亚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孔德刚
由于政治上的敏感性、经济上的复杂性及国际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香港“九七”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发展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倍受世人关注。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法律、比较及成本的角度,还是从道义上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方均无意改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强大的城市整体功能与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将成为构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坚固基石;令人瞩目的“中国因素”将一如既往地促使和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国际经济的复苏及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也将对香港金融未来的发展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不过虽然内地、香港及国际环境总体上十分利好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与不利。因此这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知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实际上是近二三十年以来的事情,特别是七八十年代,香港金融业迅猛发展使它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第三国际金融中心或远东国际金融中心。80年代后期,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日益突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数量急剧增加。1969—1978年,香港持牌银行的分支机构从362家猛增到851家,注册接受存款公司从0剧增到234家,保险公司从156家增至227家,外国银行代表处从21家扩大到104家,目前,香港已有537家来自43个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万灵 唐曦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关键词:
国际金融 金融中心 香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守荣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与内地的金融关系李守荣今年7月1日,香港要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变——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一大历史耻辱。从此,香港就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按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近二、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并且,这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九七”以后,能不能保持、巩固和进一步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不仅关系到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一国两制”、“港人制港”伟大构想的实践。本文将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及其前景问题作一论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受采
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港澳研究所研究员卢受采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战后香港由单纯转口港发展为工业城市又发展为国际贸易、金融、交通运输中心的整个过程中,金融业始终是整体经济的重要支柱,表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金融机构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焕山 黄蕾
“九七”后,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一“东方明珠”的美誉,巳成为世人关注的热门话题。纵观多种因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前景看好。 一、法律制度因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巩固的根本保证 香港回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主权国应有的国际地位,这是香港稳定与繁荣的政治基础。香港回归,仍然保持现行的资本主义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恩
香港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不但互有优势与隐忧,而且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也不一定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代替和竞争,未来建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间顶多是相互分工和彼此合作的关系。
关键词:
上海 香港 国际金融中心 竞争 合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海红
金融业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否得以维持和巩固,既关系到香港自身未来的经济前途和命运,又是对我们“一国两制”模式能否成功的印证。其意义之重大,以致于通过《基本法》将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目标纳入法律规范。不难想像,了解目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实现上述目标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怀谷 郑紫衡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之一。到1992年9月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共306家,其分行网络遍布全港各个角落。来自27个国家的161家海外注册银行中,大部分属于全球最大的500家银行。据1992年6月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显示,香港银行业总资产额为56160亿港元,存款额为14440亿港元,银行同业拆放总额迭27680亿港元,其中79%以上业内交易是与海外银行进行的。由此可见,香港与全球银行体系皆有紧密的联系,拥有一个对外资银行较为开放的市场,对居民在本地与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都是亚洲区域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借鉴性。
关键词:
香港 新加坡 国际金融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