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6)
2023(9481)
2022(7673)
2021(7222)
2020(5875)
2019(13256)
2018(13140)
2017(24250)
2016(13064)
2015(15275)
2014(15368)
2013(15442)
2012(15265)
2011(14313)
2010(14655)
2009(13820)
2008(13829)
2007(12989)
2006(12077)
2005(11000)
作者
(39567)
(33173)
(33008)
(31750)
(21407)
(15805)
(14923)
(12776)
(12735)
(11943)
(11782)
(11048)
(10896)
(10876)
(10641)
(10213)
(9779)
(9660)
(9341)
(9007)
(8786)
(8043)
(8001)
(7677)
(7605)
(7526)
(7212)
(6962)
(6734)
(6586)
学科
(81202)
经济(81065)
管理(34726)
(27179)
方法(25819)
中国(23638)
数学(22263)
数学方法(22055)
(20920)
企业(20920)
地方(19605)
(16871)
(15321)
业经(14641)
(13544)
贸易(13533)
地方经济(13158)
(13138)
(13102)
(12900)
(11460)
金融(11459)
环境(10854)
(10730)
银行(10723)
农业(10669)
(10506)
(10457)
(10180)
(9882)
机构
大学(209493)
学院(204180)
(99412)
经济(97609)
研究(81487)
管理(68553)
中国(63138)
理学(56506)
理学院(55752)
管理学(54803)
管理学院(54421)
(46334)
(45323)
科学(44997)
(41423)
研究所(36955)
中心(35266)
财经(34774)
经济学(33626)
(31619)
(31618)
北京(30738)
(30063)
经济学院(29898)
师范(29854)
(29243)
(28587)
财经大学(25463)
(25023)
科学院(24517)
基金
项目(120298)
科学(94560)
研究(92231)
基金(87929)
(76062)
国家(75421)
科学基金(62883)
社会(61804)
社会科(58421)
社会科学(58406)
基金项目(44153)
(42831)
教育(42347)
资助(37147)
(36921)
自然(35602)
编号(35510)
自然科(34729)
自然科学(34718)
自然科学基金(34117)
成果(32052)
(28743)
重点(27684)
(27572)
国家社会(27141)
课题(26672)
中国(26426)
教育部(25179)
(23952)
大学(23456)
期刊
(124758)
经济(124758)
研究(74956)
中国(49453)
(34528)
学报(30378)
管理(29178)
科学(28591)
(28453)
教育(27435)
大学(24016)
学学(21950)
(21280)
金融(21280)
经济研究(20807)
财经(20395)
农业(19429)
技术(18798)
(17963)
问题(16525)
(15597)
业经(15215)
世界(14578)
国际(14455)
技术经济(11921)
图书(11404)
(10649)
统计(10553)
(10120)
论坛(10120)
共检索到34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文彬  
本文首先在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的基础上界定其范畴和运行机理,并就该走廊的战略意义、经贸关系、政治互信、能源基建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建设基础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在推进该走廊的建设中存在四大困境,这些困境的化解更值得研究;最后,提出在经济走廊的推进过程中,核心要素是建设成果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重要前提是建设中的设施联通及互联互通,立足点是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可尝试建立"双边、小多边"的合作机制,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以更多的权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文彬  
本文首先在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进行溯源的基础上界定其范畴和运行机理,并就该走廊的战略意义、经贸关系、政治互信、能源基建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建设基础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在推进该走廊的建设中存在四大困境,这些困境的化解更值得研究;最后,提出在经济走廊的推进过程中,核心要素是建设成果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重要前提是建设中的设施联通及互联互通,立足点是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可尝试建立"双边、小多边"的合作机制,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以更多的权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晓燕  秦放鸣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涉及国家最多、地缘政治最复杂的经济走廊。文章以经济走廊相关理论及实践启示为基础,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分析该条经济走廊建设的现实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应与沿线国家一道,尽快出台关于走廊建设的顶层规划、确定走廊的具体物理路线,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经济走廊建设的跨境区域合作机制,以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先合作领域,以国际产能合作为突破口,以亚投行为融资保障,推动经济走廊的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跨境经济走廊或经济带的建设,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步骤,也具有推动战略目标由虚变实、实施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首先对"跨境经济走廊"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并界定其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演化路径;其次从政治内涵、经济内涵两个层次分析经济走廊建设的可行性。还指出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洪洋  欧德卡  巴殿君  
美国通过TPP和TTIP在欧洲与东亚打造出全新的扩大版"经济北约",提高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准入门槛。中国则推出"一带一路"的区域发展计划,以实现欧亚经济融合的目标。但由于"一带一路"的推行,面临恐怖主义与海盗袭击等地区安全的威胁,具有潜在的战略弱点。2014年9月,习近平提议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将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倡议的"草原丝绸之路"进行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一个整体,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起点,不仅能够"稳疆兴疆"、改善民生、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维护周边地区稳定,同时,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推动欧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作用。2014年11月11日,习总书记倡议启动亚太自贸区一体化建设,决定出资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倡议可能会推动新亚太世纪时代的到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在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经济空间和金融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沿廊整区域空间地理特征,利用莫兰(Moran)指数评价经济金融集聚的地理空间相关关系。以沿廊22个国家十五年的经济金融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SD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走廊整区域的经济增长逐渐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金融支持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金融互联有助于消除壁垒、推动区域资源流动。最后阐述了深化金融互联的方向、目标、路径和举措,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的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文彬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为后发经济体提供了实现经济技术赶超的第二机会窗口。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迈进。目前,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作为世界上军事、文化、宗教最为错综复杂的区域,作为我国能源大动脉和突破西方遏制、化解海上制约最为关键的陆路通道,其大部分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分工位置偏低,不利于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鉴于更深程度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增加物质资本投入以及较低的失业率、高质量的政府公共服务、高水平的国家基础设施可以显著提高沿廊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因此面对新工业革命机遇,为破解全球价值链分工结构封锁效应,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深化,实现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应深化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生产网络一体化,降低对发达国家外围关系的依赖。具体而言,就是从宏观着眼,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强有力的新技术动能基础,培育新型比较优势,重塑全球价值链;从中观着眼,在沿廊区域推进新雁阵模型下的优势互补效应,推动区域价值链治理升级;从微观着眼,构筑完善与全球价值链同步且相对独立的国内价值链,在两者的交互关系中实现产业升级并最终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利用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的2016版贸易增加值TIVA数据,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廊内经济体发展的相对空间;其次对主要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及分工位置指数进行数据度量;再次对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解。结论为:更积极有效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大物质资源投放、充分的就业率、完善的营商环境以及坚实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提升廊内经济体的能级。金融服务水平以及外商投资水平的实证,更深刻地诠释出创新性技术与创新性金融服务效率、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外国资金流入是全球价值链升级更有力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应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主导重构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廊内国家区域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并与国际价值链互动协调,在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同时,把依靠发达国家的"外围"关系转变为以中国为"核心"的主导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运用1995-2015年UN Comtrade数据库农产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集中度、产业内贸易、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及贸易潜力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中西亚)经济走廊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到西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程度高于出口到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多样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形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产业内贸易水平正在提高;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同样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垂直型为主,与西亚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以水平型为主;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在部分农产品上互补性较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不强,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高于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密切,与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较为松散;中国出口中西亚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米军  李娜  
中蒙俄经济走廊主体国家战略诉求存在诸多方面契合,更重要的是经济走廊对三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中蒙俄三方合作机制的软约束、经济联系弱、融资缺口大、边境经济带动效应问题以及蒙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影响,使得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通过制度创新和推进机制的力量达成区域合作,将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拓展共赢的经济发展空间。中国应该在推进经济走廊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化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构建连通欧亚的"田"字环形国际基础设施大通道是激发经济走廊潜能的关键,从口岸经济与口岸城市协同发展视角提升边境口岸带动作用,以构建跨境产业科技合作园区提升中蒙俄产业的联系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志刚  丁梦雅  杨习铭  
中蒙俄三国毗邻而居,政治关系良好,经贸合作日益加深,具有坚实的数字经济合作基础。在数字经济合作成为引领国际合作新动能的背景下,中蒙俄开展数字经济合作有助于打破传统发展桎梏,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迈上新台阶。研究总结分析中蒙俄三国经济发展、贸易合作以及数字经济合作的现状,认为中蒙俄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存在数字鸿沟、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核心技术能力不足以及数字治理规则未达成统一的现实困境,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交流合作以缩小中蒙俄数字鸿沟,做好统筹规划以加强中蒙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以提升中蒙俄数字经济核心技术能力,加强顶层设计以完善中蒙俄数字经济治理合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思琦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由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延伸,经中亚抵达欧洲,连接环太平洋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应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良好发展态势,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加快消除基础设施堵点卡点,推动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凝聚国际金融合力,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和民生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董云芳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缓慢,明显滞后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原因,及其深入发展将要面临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一)来自美国的不利影响;(二)日本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三)国际关系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合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四)多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利于经济合作深入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利光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是联通东亚经济圈和发达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桥梁,也是向北开放全方位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的重要通道。内蒙古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和参与建设的综合比较优势。"十二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累计争取边境口岸转移支付资金22.58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39%;筹措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