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0)
- 2023(6466)
- 2022(5346)
- 2021(5418)
- 2020(4363)
- 2019(10194)
- 2018(10146)
- 2017(17257)
- 2016(10475)
- 2015(12226)
- 2014(12187)
- 2013(11653)
- 2012(11166)
- 2011(10535)
- 2010(10555)
- 2009(9574)
- 2008(9541)
- 2007(8552)
- 2006(7688)
- 2005(7321)
- 学科
- 济(39800)
- 经济(39761)
- 中国(21225)
- 教育(20635)
- 管理(20181)
- 业(17494)
- 方法(17355)
- 数学(14269)
- 数学方法(14138)
- 企(13899)
- 企业(13899)
- 理论(10734)
- 学(10076)
- 贸(10071)
- 贸易(10063)
- 农(9921)
- 易(9782)
- 财(8068)
- 业经(7756)
- 制(7656)
- 发(7611)
- 发展(6502)
- 银(6500)
- 银行(6493)
- 教学(6481)
- 和(6448)
- 关系(6399)
- 展(6379)
- 行(6370)
- 融(6331)
- 机构
- 大学(155145)
- 学院(145618)
- 济(62772)
- 经济(61646)
- 研究(60757)
- 管理(44760)
- 中国(40951)
- 理学(37432)
- 理学院(36819)
- 管理学(36208)
- 管理学院(35870)
- 京(35648)
- 科学(32112)
- 范(31391)
- 师范(31287)
- 所(30244)
- 教育(30116)
- 财(28860)
- 研究所(27406)
- 师范大学(26168)
- 北京(24386)
- 中心(24315)
- 财经(23027)
- 江(22077)
- 经济学(21710)
- 经(21218)
- 院(21010)
- 经济学院(19394)
- 农(17932)
- 州(17247)
- 基金
- 项目(87285)
- 研究(73635)
- 科学(71020)
- 基金(62824)
- 家(54013)
- 国家(53424)
- 社会(47318)
- 社会科(44619)
- 社会科学(44610)
- 科学基金(43939)
- 教育(41749)
- 基金项目(30954)
- 省(30592)
- 编号(30504)
- 划(29592)
- 成果(29460)
- 资助(26129)
- 课题(24919)
- 自然(23642)
- 部(23614)
- 自然科(23127)
- 自然科学(23122)
- 自然科学基金(22756)
- 重点(21603)
- 教育部(21448)
- 中国(20970)
- 年(20799)
- 发(20261)
- 性(20250)
- 国家社会(19915)
共检索到24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赛娜 张天宸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实
当代中国教育实验在80年代形成高潮,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为实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宏伟目标,我们正面向未来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实验的新方案、新思路、新设想。此时,对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之间的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些探讨,回顾十余年来教育思潮是如何影响着教育实验,展望教育思潮的发展趋势,或许对我们近期的实验研究和未来的规划稍有助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从柱 吴秋芬 周采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构成中总体上表现出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旨趣。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概略地说,就是以怀疑的知识态度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放弃前见观念和预设理论,实现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一种认识论路线,是对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直接导向了现代哲学在人学维度上的本体论重构,为教育学认识论转向提供了新路径。以广义现象学的多向度理论视域为认识论出发点,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理论建构的生动景象。在不断拓展的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意义上,教育学研究需要在个体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生态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方面有新建树。
关键词:
广义现象学 教育学 认识论 本质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换。变教育变革单一主体观、模糊主体观为复合主体观,认清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不同主体的积极合力的形成,提高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变革深化和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保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金木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呈现出一种双重转型的局面。中国教育转型的双重性催生了启蒙话语的双重性,启蒙话语与后启蒙话语同时存在。在中国教育领域,主体终结性话语深深地影响着正在培育主体性的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鉴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现代化语境,教育研究者需要立足双重转型理论,坚守启蒙的理想与抱负,捍卫人之为人的尊严。当代中国教育启蒙的主要任务既不是盲目追求西方单子式的主体性,也不是盲从西方后现代主义话语而全面批判人的主体性,而是持续不断地进行主体性教育,唤醒理性而自由的主体性意识,培育具有健全主体性的公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素质教育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吸纳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创新。素质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完善、深化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推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找准问题,提升对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地位的科学认识和行动自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理论渊源 实践基础 战略主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并以其内在融通和整体运化为学理骨架。基于“天人合一”观和生成论教学哲学“人文一体”观梳理中国教育文化基因,概有四种类型范畴:本原范畴“天、道、人”,确定人与教育存在的本源与归宿;基础范畴“生、性”,确立教育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潜能范畴“诚、德”,构成教育发现并化育人的内在潜能的合理性基础;操作性范畴“文、学、和、化、事”,展现独特的中国教育思想方法。不同类型基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逐层内外融通的整体结构。其内在逻辑可从“道法势术”四个层面分析:道层面“天、道、人”整体形化并借助于其他层面基因而证成自身的持存与意蕴;法层面“生、性”彰显证明道层面的基因,对其他基因发挥基础性支撑规范作用;势层面“诚、德”基于并反馈于道法层面基因,又助推并受助于术层面基因的展开和沉淀;术层面“文、学、和、化、事”彰显并回馈道法势逐层基因,构成中国教育的一般方法论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刘倩
在CNKI数据库中,以"教育人类学"为关键词搜索,选取1988年至2013年间引用频次最高的前80篇文章进行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借助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得出教育人类学研究趋势的知识图谱的演变,展示了近24年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态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教学功能的当代取向反映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追求。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现实观照,离不开对教学功能取向的理性思考。作为教学结构的属性和效应,教学功能具有先导性、人为性和历史性。基于对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历史担当,当代教学需要坚持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四项基本功能。如何有效地形成这些基本功能,应成为当代中国教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价值追求。
关键词:
教学功能 价值取向 教学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庞庆举
中国教育学自近代从西方引进,百余年间,几代学者持续努力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叶澜教授新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以"论纲"方式呈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特征。它纵贯西方三千年学科观,回归突破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形成了以"生命·实践"为内核基因、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和学校教育"变革实践"、提出中国式教育命题和体现中国思维、运用中国话语、呈现教育学"独立学科"立场的中国原创教育学。它有字书写的背后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与研究团队数十年学术生命实践的无字之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蒋玲玲
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源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理论的建构。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教育学教科书改革、教育原理研究、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对话、反思问题化、教育学术话语中国化等阶段,但属于自己的学术话语还需假以时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支撑。在构建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当代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以批判反思的方式准确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关键词:
教育 学术话语体系 创新 构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丁堡骏
今天的题目是《两个马克思及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这两个马克思不是强调老年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的矛盾,而是强调马克思对《资本论》应用价值的两种角度、态度。《资本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们今天学《资本论》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我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马克思是脚踏英国大地着眼于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马克思。大家都知道,《资本论》吸收、借鉴、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这部著作是与西方经济学家交流交锋批判继承基础上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所以这个理论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丁堡骏
今天的题目是《两个马克思及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这两个马克思不是强调老年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的矛盾,而是强调马克思对《资本论》应用价值的两种角度、态度。《资本论》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们今天学《资本论》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我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马克思是脚踏英国大地着眼于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马克思。大家都知道,《资本论》吸收、借鉴、发展了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这部著作是与西方经济学家交流交锋批判继承基础上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所以这个理论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学红 胡勇 程晓莉
值此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面对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诸多文化命题凸显出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成果,扩大与整合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提升教育人类学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教育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北京华夏鸿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以"新时代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使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年会于2021年5月28-30日在南京市华东饭店成功举办。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文化使命 年会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