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7)
- 2023(9734)
- 2022(8073)
- 2021(7626)
- 2020(6364)
- 2019(14836)
- 2018(14685)
- 2017(28402)
- 2016(14836)
- 2015(17142)
- 2014(16954)
- 2013(17062)
- 2012(15831)
- 2011(14811)
- 2010(15130)
- 2009(14413)
- 2008(13829)
- 2007(12384)
- 2006(11349)
- 2005(10688)
- 学科
- 济(91138)
- 经济(91073)
- 管理(39155)
- 方法(35583)
- 业(35493)
- 数学(32164)
- 数学方法(31645)
- 企(27995)
- 企业(27995)
- 中国(22531)
- 地方(18754)
- 农(17167)
- 贸(16164)
- 贸易(16153)
- 易(15734)
- 学(15717)
- 业经(15483)
- 财(13857)
- 地方经济(13232)
- 制(12910)
- 融(11960)
- 金融(11958)
- 农业(11535)
- 理论(11438)
- 银(11168)
- 银行(11161)
- 环境(11038)
- 行(10824)
- 和(10550)
- 体(10046)
- 机构
- 大学(231595)
- 学院(227985)
- 济(112775)
- 经济(110995)
- 研究(84323)
- 管理(83663)
- 理学(71194)
- 理学院(70398)
- 管理学(69134)
- 管理学院(68705)
- 中国(65294)
- 京(49157)
- 财(48580)
- 科学(46261)
- 所(42206)
- 财经(38870)
- 研究所(38047)
- 经济学(37627)
- 中心(35934)
- 经(35457)
- 经济学院(33570)
- 江(32586)
- 北京(32160)
- 范(30323)
- 师范(30122)
- 农(30015)
- 院(29486)
- 财经大学(28748)
- 业大(26987)
- 州(25837)
- 基金
- 项目(141639)
- 科学(112951)
- 基金(106086)
- 研究(104646)
- 家(91958)
- 国家(91327)
- 科学基金(78154)
- 社会(70885)
- 社会科(67556)
- 社会科学(67537)
- 基金项目(53654)
- 省(51021)
- 教育(48348)
- 自然(47527)
- 自然科(46514)
- 自然科学(46506)
- 自然科学基金(45692)
- 资助(45672)
- 划(43837)
- 编号(39760)
- 成果(33369)
- 部(33276)
- 重点(32175)
- 发(31477)
- 国家社会(31154)
- 教育部(29379)
- 中国(29288)
- 创(28552)
- 课题(28391)
- 人文(27846)
- 期刊
- 济(129880)
- 经济(129880)
- 研究(78479)
- 中国(44620)
- 财(36481)
- 管理(34265)
- 学报(31380)
- 科学(31147)
- 农(27518)
- 大学(25010)
- 经济研究(23338)
- 学学(23319)
- 教育(23055)
- 财经(21717)
- 融(21650)
- 金融(21650)
- 技术(21313)
- 经(19017)
- 农业(18913)
- 问题(16999)
- 业经(16600)
- 贸(16491)
- 国际(15326)
- 世界(15283)
- 统计(14712)
- 技术经济(14042)
- 策(12583)
- 决策(11530)
- 业(11166)
- 经济问题(10309)
共检索到358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一、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不能就国内论国内1997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自1993年下半年进入回落阶段以来的第五年。该年,GDP增长8.8%,其中,净出口增长即国外需求增长的贡献大约占到2点几个百分点。外需增长的贡献如此之高,是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求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程
在经历了从"奇迹"到"神话"的沧桑变迁后,技术供给和销售市场过分受制于美国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在结构转型的挑战下多少显得有些迷茫。作为一个群体的东亚经济,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整的转型过程漫长且痛苦。由相关大国带动的合作模式是东亚诸国更为现实的选择。鉴于自身战略重点的转移和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国于心于力,都越来越难以担当东亚经济坚强"后盾"的角色。而在东亚群体内部,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力量对比也正在发生心照不宣的变化。庞大的市场规模,相对稳健、坚挺的货币,更具可比性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在未来的东亚经济合作中可以有所作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立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正逐步冲破“苏联范式”的束缚,并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成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西方经济学可供借鉴,整体上不能照抄搬、全盘西化;认为中国经济学要和世界接轨,就是融入西方经济学,是不可取的。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既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时也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邓小平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陶新宇 靳涛 杨伊婧
东亚模式经历了"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整个过程,"中国模式"与"东亚模式"是殊途同归,抑或是能够走出超越"东亚模式"的大国之路?本文基于"东亚模式"发展历程的整体评价,并结合中国现实,通过与"东亚模式"的代表性经济体——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以及城乡收入结构上进行比较,透视中国经济的可行性空间。参照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本文使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之谜"通过算术平均法将五个经济结构指标合成为经济结构指数,合成的经济结构指数与经
关键词:
结构之谜 经济增长 “倒U”型曲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赵京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自1990年起,每年召开春、秋季两次预测会议,对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的经济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最近(1998年4月27日)召开的春季预测会,是1990年以来的第16次会议。该课题是得到国务院总理基金支持和世界银行赞助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参加此次预测会议的有来自中央各实际经济领导部门、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任若恩
由克鲁格曼挑起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热烈讨论。国内许多研究试图沿用克鲁格曼的立论所依据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以此判断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对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进行深入考察有助于对中国有关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本文力求通过对有关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对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发展和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经验的回顾,来论证克鲁格曼当年挑起这场争论的出发点是站不住脚的,他的文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存在误解,在经济学理论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不应该以克鲁格曼的方法和立论为依据,继续宣传与此有关...
关键词:
东亚经济奇迹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璐 茆健
二战以后至现在东亚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东亚奇迹"到"东亚危机"再到"东亚复兴"的起伏之路。文章试图从对东亚模式导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争为切入口,对从二战后"东亚奇迹"的出现到21世纪"东亚复兴"期间内的有关经济增长机制的文献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循环模式的文献做一梳理,希望能够增加后发国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东亚经济的未来走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初玉岗
本文在考察中国原始积累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初始积累的必要性和途径。作者认为,无论是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资本原始积累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十多年的资金初始积累,都未能完成我国经济原始积累的历史使命。作者指出,当前我国初始积累的任务主要在于国有资金、集体资金和个人资金等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征包含着我国初始积累正在或将要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这些变化作了原则性的说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子林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投资拉动,形成了一个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来维持,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持续性低。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低迷,增长十分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为维持可持续中高速增长,必须加速实现向消费拉动模式转换。要充分认识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目的与归宿,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具有的强大刺激和拉动作用。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为此,文中提出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设计科学的消费政策、提高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拉动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子林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投资拉动,形成了一个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来维持,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持续性低。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低迷,增长十分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为维持可持续中高速增长,必须加速实现向消费拉动模式转换。要充分认识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目的与归宿,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具有的强大刺激和拉动作用。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为此,文中提出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设计科学的消费政策、提高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信贷环境建设六项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拉动 发展模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朱江丽
文章从供给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中国经济过去取得高速增长和未来面临发展约束的原因。文章的实证检验显示:收入不平等在促进物质资本积累的同时也抑制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产生"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收入不平等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入不平等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虽然适度的不平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其进一步恶化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中国"要素投入"而非"创新驱动"型供给结构的主要成因,并长期以来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桂河清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共同方向。文章在改进消费主导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功效系数法测度了2002-2013年中国31个地区需求动力演进过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总体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2005年从投资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东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幅度大于中、西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和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