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6)
- 2023(10737)
- 2022(8390)
- 2021(7589)
- 2020(6435)
- 2019(13883)
- 2018(14015)
- 2017(27090)
- 2016(14773)
- 2015(16408)
- 2014(16591)
- 2013(16176)
- 2012(14408)
- 2011(12754)
- 2010(13240)
- 2009(12783)
- 2008(13075)
- 2007(12342)
- 2006(11266)
- 2005(10473)
- 学科
- 业(82818)
- 济(67556)
- 经济(67459)
- 企(66174)
- 企业(66174)
- 管理(55433)
- 农(44911)
- 农业(29946)
- 业经(29087)
- 方法(24206)
- 财(22615)
- 中国(18898)
- 务(17184)
- 财务(17162)
- 财务管理(17141)
- 数学(16335)
- 数学方法(16221)
- 企业财务(16214)
- 制(16084)
- 技术(15888)
- 策(14896)
- 体(13410)
- 理论(13253)
- 地方(12674)
- 划(12473)
- 和(12140)
- 发(11357)
- 贸(11107)
- 贸易(11098)
- 企业经济(10854)
- 机构
- 学院(222317)
- 大学(213183)
- 济(96237)
- 经济(94562)
- 管理(89279)
- 理学(76071)
- 理学院(75436)
- 管理学(74544)
- 管理学院(74152)
- 研究(68305)
- 中国(56505)
- 农(49629)
- 财(44438)
- 京(43733)
- 科学(39098)
- 农业(37424)
- 江(36953)
- 财经(34793)
- 业大(34706)
- 所(34154)
- 中心(31857)
- 经(31376)
- 研究所(30332)
- 州(28687)
- 经济学(28090)
- 范(27284)
- 师范(27096)
- 经济管理(26758)
- 北京(26641)
- 经济学院(25356)
- 基金
- 项目(137381)
- 科学(110497)
- 研究(106509)
- 基金(100052)
- 家(84615)
- 国家(83633)
- 科学基金(73974)
- 社会(71005)
- 社会科(66886)
- 社会科学(66867)
- 省(56533)
- 基金项目(53391)
- 教育(47017)
- 编号(44790)
- 自然(44655)
- 划(44324)
- 自然科(43685)
- 自然科学(43677)
- 自然科学基金(42958)
- 资助(38170)
- 成果(35234)
- 业(34527)
- 创(31664)
- 发(31315)
- 部(30576)
- 重点(30012)
- 课题(29726)
- 国家社会(29069)
- 制(29013)
- 农(29003)
- 期刊
- 济(122582)
- 经济(122582)
- 研究(65556)
- 农(54328)
- 中国(45667)
- 财(37901)
- 农业(36346)
- 管理(35693)
- 科学(30507)
- 学报(30299)
- 业经(27539)
- 大学(24756)
- 融(23753)
- 金融(23753)
- 学学(23659)
- 技术(21108)
- 教育(20831)
- 业(19022)
- 财经(18527)
- 问题(17029)
- 经济研究(16735)
- 经(16073)
- 农村(14276)
- 村(14276)
- 农业经济(13901)
- 技术经济(13448)
- 世界(13278)
- 版(12185)
- 现代(11926)
- 经济问题(11720)
共检索到34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述义
本文论述了“三高”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其关系,并以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为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自铎
一 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换是个必然趋势。但采取何种方式完成这一变革却大有文章可做。但是,如果把视野集中在直接过程中的良种良法和农产品增值上,其局限性是显然的,而且由此引起的导向偏差还会导致农业政策上的失误。 1、农业的产中增值增收是有限的。无论是从单位面积,还是总体上看,通过产中努力使土地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价值已经十分有限。我国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超 徐受琛 宋凤斌
以高产优质为内容、精耕细作为手段、高效持续为目的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继承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推动农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文章介绍了吉林省推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实践经验,为农业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阶段性变化 推进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金华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后,发展“三高”农业已成为热门话题。但目前“三高”农业的具体提法较多,见诸各级政府文件和报刊的主要有三种:一是“高产、高(优)质、高效农业”;二是“高效、高(优)质、高产农业”;三是“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笔者认为,不能把这些提法简单地理解为三个词的排列
关键词:
政府文件 热门话题 排列关系 宏观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锋
做活“特色”文章建设“三高”农业欧阳锋江西信丰古以“饶谷多栗,人信物丰”著称。近年来,该县在大力抓好粮食和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紧紧抓住京九铁路开通的契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勇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跳出“三农”思维定势,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目标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步伐,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市场农业。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市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王超铁 袁士畴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应优先考虑土地产出率,同时具有高产出、高效益,高效率,持续、稳定及协调,资源节约,农村经济结构多元,模式种类丰富等特点。并提出:①产出与投入均具有三维结构和品种的三元结构,及其高产出、高投入的含义。②农业综合发展反馈环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它由六个子环组成,现代化生产要素是其枢纽。③“接口工程”的概念,它既是系统的组成又是系统的调节器。最后,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晓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农业的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国内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可为农业的对外开放注入活力,并在农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更高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对外开放,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波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能少"。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保险业的天职和宗旨,应当把更多的行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保险业立足黑龙江农业大省实际,以创新农业保险供给、服务脱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 张曙光
本项研究梳理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演变,概括了土地规模流转的阶段特征和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北京通州、山东宁阳、成都郫县和崇州市等地6个案例的分析,说明了土地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揭示了其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对现有流转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指标交易与土地流转的本质差别,并讨论了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组织变迁 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