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3)
- 2023(5346)
- 2022(4403)
- 2021(4168)
- 2020(3457)
- 2019(7790)
- 2018(7902)
- 2017(14349)
- 2016(7912)
- 2015(9232)
- 2014(9236)
- 2013(9181)
- 2012(8962)
- 2011(8120)
- 2010(8547)
- 2009(8078)
- 2008(8527)
- 2007(8290)
- 2006(7444)
- 2005(6637)
- 学科
- 济(29934)
- 经济(29894)
- 管理(24280)
- 业(22613)
- 企(16113)
- 企业(16113)
- 中国(11300)
- 方法(9761)
- 农(9130)
- 学(8718)
- 地方(8688)
- 制(8134)
- 业经(8071)
- 工作(7457)
- 财(7270)
- 理论(7206)
- 数学(7101)
- 服务(6997)
- 数学方法(6897)
- 教育(6709)
- 贸(6362)
- 贸易(6354)
- 易(6145)
- 农业(5750)
- 银(5644)
- 银行(5634)
- 和(5575)
- 行(5436)
- 服务业(5300)
- 融(5237)
- 机构
- 大学(119360)
- 学院(116556)
- 研究(40880)
- 济(40641)
- 管理(40311)
- 经济(39280)
- 理学(32728)
- 理学院(32249)
- 中国(32065)
- 管理学(31428)
- 管理学院(31204)
- 京(27371)
- 科学(26201)
- 所(21400)
- 财(21371)
- 江(21163)
- 范(19226)
- 中心(19198)
- 农(19116)
- 师范(19049)
- 研究所(18900)
- 北京(17460)
- 州(17266)
- 业大(16040)
- 财经(15556)
- 师范大学(15199)
- 省(14751)
- 农业(14712)
- 院(14617)
- 技术(14520)
- 基金
- 项目(69625)
- 研究(53497)
- 科学(53213)
- 基金(47263)
- 家(41098)
- 国家(40648)
- 科学基金(33883)
- 社会(32360)
- 社会科(30204)
- 社会科学(30192)
- 省(27781)
- 教育(25274)
- 基金项目(24371)
- 编号(23447)
- 划(23238)
- 成果(21729)
- 自然(20670)
- 自然科(20186)
- 自然科学(20182)
- 自然科学基金(19803)
- 资助(18926)
- 课题(17067)
- 重点(16038)
- 发(15158)
- 部(14787)
- 项目编号(14662)
- 年(14407)
- 创(13869)
- 性(13213)
- 大学(13059)
共检索到202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昌 朱赤 梁立军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三服务"职能。做好"三服务"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有四个重要作用:一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维护校园平安稳定的保证;三是沟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四为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在做好"三服务"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服务过度和忽视管理的倾向。
关键词:
三服务 和谐校园 建设 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杰 谢德光
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校园文化不可忽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这一要素。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不仅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而且会影响到校园文化及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探讨了校园文化认同及其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如何推进学生校园文化认同,提出了促进高职和谐校园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校园文化认同 高职院校 和谐校园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光 林长兴 尹幼明
和谐校园建设是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集学校改革、发展、管理、文化、科技等多维度的协调统一。其中,现代科技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应因势利导,遏制和消除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军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服务社会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任务。要从强化职能出发,通过传承文化思想、引导文化方向、传播文化理念、整合文化冲突等途径,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美珍
大学校园倡导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需要多元文化的滋养;促进大学师生的人的全面发展,多元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构建校园和谐关系,需要对校园多元文化的理性宽容。要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文化责任。积极引导,重在建设,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多元文化 融合共生 和谐校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王舒 王少媛
大学的三大职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大学的和谐发展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大学自身的和谐发展要处理好尊重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变革、营造和谐氛围与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以及系统内部整合与外部环境优化等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解进 郑松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治校理念和追求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必须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普通学生中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刘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高校主体力量的特殊构成,使得高校要承载此重任,必须形成建设和谐校园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互动。对新时期高校维护稳定目标模式的学理探讨是研究高校维护稳定机制,进而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点。新时期高校维护稳定的目标为:高校管理的权威性与学生群体的“公序意识”有机结合;高校体系的开放性与学生群体自我求助方式的可控性有机结合;高校自身功能的拓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有机结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杏
从"构建和谐社会"概念入手,讨论了当前社会的文化和谐建设当中的部分失衡现象,重点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建设 公共图书馆 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周彩贤 马红 张德成 冯达 邹大林
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定位,无疑对北京的森林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优质的森林文化,不但为宜居城市提供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提供和谐优雅的人文环境。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导,努力弥补森林资源和文化服务两方面的短板,是北京森林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设计了"三区、九线"的空间布局框架;谋划了发挥美学功能、历史功能、游憩功能、教育功能、健康功能等五条森林文化发展途径;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支撑、产业扶持、公益活动、国际合作、完善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福军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需从思想和谐、发展和谐、文明和谐、平安和谐、民主和谐等几个基本途径抓起,逐步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项事业优质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共建共享、校园安全稳定、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和谐校园。
关键词:
高校 和谐校园 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永林
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大基本关系:教师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基本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工会课题组 萧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雪峰
大学校园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日益完善的大学校园,必将以自身的和谐促进和推动全社会的和谐,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双向互动的弹性共生机制,最终达到持久的共同和谐。
关键词:
大学 和谐校园 构建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金招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同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互相支持,在细节上求和谐,在目标上求发展的氛围。学校在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的分配、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原因,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体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校内各主体都能享受自己应该得到的权益和利益。笔者认为,以加强党建促高职和谐校园建设,是一种现实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