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4)
- 2023(7046)
- 2022(6044)
- 2021(5461)
- 2020(4731)
- 2019(10782)
- 2018(10641)
- 2017(20477)
- 2016(10990)
- 2015(12128)
- 2014(11983)
- 2013(11831)
- 2012(10886)
- 2011(9848)
- 2010(10329)
- 2009(10160)
- 2008(10325)
- 2007(9838)
- 2006(8957)
- 2005(8477)
- 学科
- 济(45984)
- 经济(45903)
- 管理(39933)
- 业(34612)
- 企(31314)
- 企业(31314)
- 财(17302)
- 方法(16576)
- 制(14446)
- 数学(13407)
- 数学方法(13209)
- 中国(12085)
- 务(11158)
- 财务(11129)
- 财务管理(11104)
- 企业财务(10661)
- 业经(10598)
- 农(10204)
- 体(10157)
- 学(8849)
- 理论(8806)
- 融(8755)
- 金融(8751)
- 银(8623)
- 体制(8619)
- 银行(8616)
- 行(8212)
- 地方(7508)
- 划(7406)
- 贸(7292)
- 机构
- 大学(164656)
- 学院(161253)
- 济(68493)
- 经济(67069)
- 管理(59474)
- 研究(53869)
- 理学(49861)
- 理学院(49313)
- 管理学(48541)
- 管理学院(48206)
- 中国(41503)
- 财(38798)
- 京(34267)
- 财经(29264)
- 科学(28633)
- 所(26450)
- 经(26230)
- 江(26208)
- 中心(23739)
- 研究所(23062)
- 北京(21846)
- 经济学(21740)
- 范(21547)
- 财经大学(21466)
- 师范(21397)
- 州(20673)
- 农(19811)
- 院(19345)
- 经济学院(19337)
- 业大(18414)
- 基金
- 项目(97433)
- 科学(77854)
- 研究(75518)
- 基金(71679)
- 家(60635)
- 国家(60106)
- 科学基金(52381)
- 社会(49707)
- 社会科(47178)
- 社会科学(47164)
- 省(37005)
- 基金项目(36908)
- 教育(35792)
- 自然(31229)
- 划(30987)
- 自然科(30519)
- 编号(30515)
- 自然科学(30511)
- 自然科学基金(29965)
- 资助(28973)
- 成果(27633)
- 制(24638)
- 部(22651)
- 重点(22195)
- 课题(22030)
- 国家社会(20993)
- 性(20451)
- 创(20437)
- 教育部(20354)
- 发(19800)
共检索到262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亚伟 漆彤
现有的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由于种种弊端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及未来"一带一路"投资争议解决的需求,建立一套符合"一带一路"域内的投资争议解决机制有其迫切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在路径选择上,应与沿线国家协商订立国际公约,打造专门的"一带一路"投资争议解决中心;同时更多地融入以调解为主的东方文化方式;重点从上诉机制、仲裁人员选任和透明度等方面入手,顺应投资仲裁改革的大趋势,对"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具体构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祥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往来日益密切。考虑到沿线各国文化差异明显、法律水平参差不齐、投资风险难以掌控,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便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传统的ISDS机制正处于变革的浪潮之中,ICSID、欧盟、USMCA等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了许多借鉴。"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投资争端的特点、投资争端的价值目标以及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实障碍等因素。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应当从:试点先行,完善国内投资法治环境;尊重他国意愿,确保争端解决方式多元化;承担大国责任,推进国际ISDS机制改革等方面做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笑笑 于夕媛 刘晓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从国际社会上的积极学习者和参与者变身为主导者,展现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应有的姿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实施,相关区域的贸易争端与争议层出不穷,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带一路"倡议已然不只是经济问题,现如今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法律问题。因此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争端和争议,我们急需构建一个能为沿线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能够切实解决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问题的法律保障机制。由于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解决机制是任重而道远的。文章立足于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的不同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解决方式,对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解决机制进行并列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凌
近年来,随着东盟各国日益成为我国境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重要聚集地,构建我国与东盟各国间更加有效的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社会所积极致力的BEPS14改革行动及同行评估程序将必然对未来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为使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税收争议解决更有效,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包括构建更加畅通包容的MAP启动机制,更加互通互信的MAP协商机制以及具有一定刚性纪律的MAP终结机制等。
关键词:
中国-东盟 一带一路 税收争议 解决机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罗伯·托马斯 黎颂喜 纪逸天
一、简介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依照古代贸易路线重建连接亚洲与欧洲、非洲的贸易和基础设施网络。时至今日,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已增加到130多个1。2018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收入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恩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海外投资的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点。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4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5%;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8158份,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雨婷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会暴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同国家间发生的商事争议,对于这一争议的解决方式成为了讨论的关键。而具有东方特色的调解制度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调解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德翠 伍剑威
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济、法律及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一带一路”建设中产生的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投资争端显得尤为复杂。调解作为一种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具有其他争端解决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调解机制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文章在借鉴其他国际调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性,从常设机构的设置、调解介入时间、调解员的资格及选任、调解的时限、调解保密及例外规定、调解的执行等方面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投资争端调解机制,以期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同时助力推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争端 调解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德翠 伍剑威
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济、法律及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一带一路”建设中产生的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投资争端显得尤为复杂。调解作为一种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具有其他争端解决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广调解机制具有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文章在借鉴其他国际调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性,从常设机构的设置、调解介入时间、调解员的资格及选任、调解的时限、调解保密及例外规定、调解的执行等方面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投资争端调解机制,以期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同时助力推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争端 调解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史正富
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两类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投资机会。一种是市场导向、企业利润驱动的投资机会;另一种是国家战略导向、整体利益驱动的投资机会。为此,本文提出设立多元资金构成的、承担宏观战略使命的准市场化投资基金,将国家宏观战略目标与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两类投资机会 国家战略基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孙红梅 徐妍 叶永青 寇毅敏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税收在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消除跨境投资障碍、推动经贸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推进"一带一路"跨境税收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已成为各国的重要共识。本文首先分析了产生税收争端的原因和"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税收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随后对构建"一带一路"税收争端解决创新机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就构建"一带一路"税收争端解决创新机制的基本考量因素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税收争端解决 创新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莫建建 高建勋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是解决投资者与国家争端的主要机制,国际投资协定的仲裁条款是裁决ISDS仲裁的关键条款。我国早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国际投资协定主要着眼于东道国利益的保护,不利于我国境外投资者获得法律救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国际投资协定改革问题的归纳与梳理为各国加快老一代国际投资协定现代化的条款改革提供了参考。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和实施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的革新路径可从完善国际投资协定的实体条款规范着手,在双边协定、区域协定基础上实现。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我国在推动和引导"一带一路"国家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进程中,需要审视目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减排更可行、更有效、更合理的新机制,然后通过"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机制将这些新机制推向"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一带一路"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统一行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目前主要存在公平性缺陷、有效性缺陷、交易制度固有缺陷、碳排放权交易收益的私营化缺陷以及碳市场建设的后发缺陷。文章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减排更可行、更有效、更合理的新机制应当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完善我国现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同时,在深入研究如何弥补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两者的不足或发挥两者的长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价格为基础的碳税和以数量为基础的排放权交易同时实施的复合机制。在这种复合机制下,推出碳税边境调整措施。碳税边境调整是解决因碳减排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和碳泄漏的最好办法。碳税边境调整还具有一种杠杆功能,能促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中国应该牵头组织带路国家首脑进行定期会晤,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机制,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复合新机制推广到"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波 李国英 李冀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国家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通过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提高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因而,应继续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合作,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谈判和签署步伐,修订现有已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不适宜条款;继续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优化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税收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锋 王朋吾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经济迎来了较多利好,但同时也面临了较突出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等外源性宏观环境风险。此外,许多"一带一路"境外投资规模大、用时长、见效慢、环境复杂,也加大了或因企业决策不当、管理体制缺陷等带来的内源性风险。只有构建起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推动外部宏观风险治理和内部企业运营风险治理并行,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内源性宏观风险治理机制和微观企业运营风险治理机制两大角度,分层次提出风险应对和治理的机制改革,从而构建一套综合性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投资 风险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