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7)
2023(3848)
2022(3099)
2021(2889)
2020(2461)
2019(5735)
2018(5633)
2017(10469)
2016(5513)
2015(6288)
2014(6107)
2013(6153)
2012(5894)
2011(5437)
2010(5781)
2009(5473)
2008(5698)
2007(5658)
2006(5360)
2005(4702)
作者
(16302)
(13324)
(13209)
(12735)
(8577)
(6455)
(6040)
(5141)
(5088)
(4978)
(4718)
(4614)
(4510)
(4357)
(4195)
(4186)
(4002)
(3847)
(3820)
(3596)
(3572)
(3411)
(3291)
(3252)
(3090)
(3031)
(3023)
(2951)
(2729)
(2662)
学科
(24228)
经济(24118)
管理(15152)
(10780)
(9040)
企业(9040)
中国(8907)
(7433)
地方(7000)
(5912)
理论(5799)
业经(5761)
教育(5465)
方法(5431)
(5178)
(5084)
(4873)
(4365)
金融(4364)
农业(4316)
(4116)
关系(4066)
(3645)
(3644)
银行(3640)
贸易(3639)
(3635)
(3536)
数学(3496)
(3463)
机构
大学(82426)
学院(80242)
研究(29520)
(28994)
经济(28173)
管理(25019)
中国(22938)
理学(19711)
理学院(19386)
(18834)
管理学(18828)
管理学院(18657)
科学(17173)
(16716)
(15083)
(14677)
(14337)
师范(14257)
中心(13155)
研究所(13042)
北京(12446)
财经(11965)
(11904)
师范大学(11441)
(11209)
(10681)
(10674)
(10265)
教育(9982)
业大(9295)
基金
项目(44556)
研究(36767)
科学(33772)
基金(29612)
(25169)
国家(24884)
社会(22140)
社会科(20604)
社会科学(20596)
科学基金(20375)
教育(17509)
(17468)
编号(15922)
成果(15550)
基金项目(14696)
(14627)
课题(12623)
资助(11853)
自然(10963)
(10714)
自然科(10641)
自然科学(10637)
重点(10495)
自然科学基金(10419)
(9830)
(9634)
(9568)
(9526)
项目编号(9525)
规划(8893)
期刊
(42524)
经济(42524)
研究(30003)
中国(24810)
教育(18311)
(14166)
学报(13492)
(11781)
管理(11453)
科学(11003)
大学(10686)
学学(9190)
技术(8733)
(8366)
金融(8366)
图书(8357)
农业(7610)
财经(7551)
书馆(6753)
图书馆(6753)
(6575)
业经(6432)
经济研究(5914)
问题(5542)
(5150)
职业(5006)
(4980)
论坛(4980)
(4424)
国际(4245)
共检索到14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思琪  胡正良  
航运法律以海商法、航运经济法和航运行政法为主要部门构成,负有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使命。"一带一路"建设的航运法律保障应当遵循充分发挥航运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航运软实力输出的目标。发挥此种保障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我国航运法律,重点在于《海商法》的现代化,并且力争使之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运法律的示范法;二是提升我国海事司法与仲裁的公信力;三是通过主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航运立法指南以及协助沿线国家完善航运法律的途径,促进沿线国家航运法律的完善与统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啸风  罗传钰  章敏丹  
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然成为国家细化"一带一路"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东道国日益提高的投资要求以及复杂的营商环境,给企业"走出去"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风险和问题,也进一步要求我国各部门与企业联手共同应对碎片化保障机制所增加的适用难度。本文从分析这些风险和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围绕政策、资金和本地化三方面的法律风险,从法律服务视角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阐述如何出海保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建垒  马琳  
保险将从走出去、实现跨国险企合作、创新产品、差异化产品、服务多元化、再保险保障、保险监管国际化等方面为"一带一路"实施提供充足、完备的风险保障商务部合作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中,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包工程的业务快速增长,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商业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等仍大量存在。保险作为金融行业中唯一能够分散风险的特殊企业,有必要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所处的总体风险状况和具体风险类别,从走出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建科  侯雅洁  何瑶  
中国与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中欧的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中欧经贸联系仍主要通过海运完成,中欧港口航运网络的连通是贸易畅通的保障,因此,研究中欧港口航运网络的发展演变对于认识和保障中欧贸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近20 a的3个时间断面(1995、2005、2015年)航运数据,构建中国与欧洲各港口航线联系网络,并通过刻画港口航运网络的复杂性特征,揭示不同港口节点可达性变化的空间分异,进而从中转港体系、网络组织结构两方面探讨中欧航运网络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1995年以来,中欧航线联系的港口节点显著增加,网络覆盖范围明显扩大。2005年和2015年网络均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特性;不同港口航线联系的广度、深度和可达性变化差异明显,其中84%的港口可达性增强,地中海和阿拉伯海沿岸少数港口可达性减小。②中欧航运网络的中转港体系由"V"型转变为"U"型,核心中转港出现分化、中转节点逐渐体系化,中转路径趋于多元化,网络稳定性增强。③中欧航运网络的轴—辐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网络运行效率明显提升,航线联系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中欧港口航运网络的轴—辐空间结构经历了"三角型""均衡哑铃型"和"非均衡哑铃型"3个阶段,最终形成以上海港和鹿特丹港为主枢纽的多层次轴—辐空间组织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大刚  
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推动下,对高素质复合型航运金融人才需求巨大。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高校缺少专门航运金融专业的现状,以航运视角切入分析对比国内外10所相关高校的航运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比其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并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为更好实现国家战略输送合格接班者和可靠接班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镇   郭虹   邱志萍  
海运设施联通推动贸易畅通是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班轮航运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实证检验了其对沿线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沿线班轮航运网络表现出“小世界”的特征;各国(地区)的个体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一国(地区)节点强度和广延性的结构特征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增长;网络结构特征的贸易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不同港口环境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存在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网络结构特征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增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宜可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法律法规有效控制粮食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采用的普遍方式。本文选取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个农业大国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3国的粮食产量和进出口量发现:在3国中,仅中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为逆差,其余均为顺差;俄罗斯的粮食进出口贸易差绝对值最大,其次是中国;中国的粮食产量最大,约占世界总量的20%,俄罗斯的粮食产量最小。本文还比较了3国粮食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的差异,以期汲取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立法经验,为中国完善粮食安全法律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促进中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平  李冬青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着眼于东盟,辐射南亚和周边国家。文章认为,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建立与健全法律保障机制。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性巨大,法律冲突协调不一,各国司法协助和行政协作的范围小、使用率低,使得建立区域性共同法律机制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程序很有必要。文章建议,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法制一体化进程、建立与健全双方法律冲突协调解决机制、风险防范法律保障机制和争端解决法律保障机制,这是巩固和扩大中国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宪民  
上海跨世纪的规划是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即形成长江经济开发龙头,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处于世纪之交的上海,面临高起点的历史性跨越,这样,进一步扩大口岸功能势在必行。上海经济区和港口条件十分优越,是世界排行居前的亿吨大港之一,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先决条件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此举对国际交往和对长江经济带的开放意义也十分重大。针对上海这项宏伟工程,笔者认为,法律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实现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就加强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法律作一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郝新蓉  陈光梅  
航运金融作为航运业和金融业的交叉性和枢纽性服务,在宁波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上海相比,宁波航运金融服务仍存在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航运保险规模小、衍生品利用意识不强、专业航运金融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宁波应抓住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从打造国际强港,建设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围绕航运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引进优势航运金融机构、培养与吸引高端专业人才等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不断完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宁波航运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振福  王文雅  朱静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地区合作意义重大。北极航线是尚未通航但极具商业潜力和经济价值的战略性航线,并同样能够促进国家间经济政治合作。为此,将北极航线嵌入"一带一路"战略中,重点探讨了北极航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极航线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一路一带"建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刚  
"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的方向习近平主席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要求以高质量的金融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项目越来越多,金融创新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确。"一带一路"建设是法治之路,应当以法治思维作为金融创新的根本性保障。在"一带一路"金融创新实践中,既要在国际规则和东道国法律规定层面进行对接,又要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淑敏  
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理论已演变为GATT等诸多国际条约中的过境自由,是助推"一带一路"下"贸易畅通"和"道路联通"的国际法依据。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假冒贸易协定》不容小觑,其试图突破TRIPS的过境管辖底限,成为"一带一路"的隐患。WTO成员与非成员订立"一带一路"区域性过境协定时,面临着是否符合GATT最惠国待遇之例外原则的质疑。此外欧盟成员及欧盟法院的判例均引用过"制造假定"理论,授予过境国海关扣押过境货物的权力。为抵消上述影响,在WTO框架下签订开放度极高的区域性过境自由协定,提升中国在TRIPS理事会的地位,全面履行《贸易便利化协议》议定书,签订更多的双、多边过境条约,才是未雨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炼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全球治理结构变革提供了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向国际社会做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炼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世界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全球治理结构变革提供了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向国际社会做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