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1)
- 2023(2494)
- 2022(2115)
- 2021(1943)
- 2020(1650)
- 2019(3970)
- 2018(3793)
- 2017(7137)
- 2016(3605)
- 2015(3862)
- 2014(3633)
- 2013(3761)
- 2012(3471)
- 2011(3382)
- 2010(3673)
- 2009(3542)
- 2008(3618)
- 2007(3462)
- 2006(3306)
- 2005(3216)
- 学科
- 济(18137)
- 经济(18120)
- 管理(9773)
- 业(8790)
- 企(8020)
- 企业(8020)
- 中国(5128)
- 学(4796)
- 方法(4720)
- 理论(4572)
- 关系(4545)
- 农(3918)
- 业经(3917)
- 地方(3860)
- 贸(3716)
- 贸易(3712)
- 教育(3589)
- 易(3571)
- 财(3570)
- 制(3500)
- 数学(3063)
- 经济关系(3058)
- 数学方法(2960)
- 融(2913)
- 金融(2912)
- 对外(2888)
- 和(2800)
- 策(2676)
- 体(2650)
- 外经(2641)
- 机构
- 大学(58999)
- 学院(55909)
- 济(22775)
- 经济(22319)
- 研究(21291)
- 管理(18226)
- 中国(15672)
- 理学(14854)
- 理学院(14619)
- 管理学(14283)
- 管理学院(14142)
- 京(12892)
- 财(12351)
- 科学(11744)
- 所(10903)
- 范(10212)
- 师范(10175)
- 研究所(9606)
- 江(9540)
- 财经(9290)
- 中心(8642)
- 北京(8594)
- 师范大学(8327)
- 经(8252)
- 州(7809)
- 院(7333)
- 经济学(7081)
- 教育(7068)
- 农(6786)
- 财经大学(6650)
共检索到9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海滨
自2015年5月中俄两国共同确定"一带一盟"对接的战略方针后,这一对接现已进入启动阶段,并在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以及经济务实合作两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展望未来,"一带一盟"对接既有一系列有利基础的战略支撑,同时也面临若干挑战,但总体而言,该对接具有光明的战略前景;在其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上,贸易及运输便利化机制建设将在近期取得积极进展,而经济一体化制度或特惠贸易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升级将是漫长过程;对接的经济务实合作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获得重大发展。笔者认为,为了更好推进"一带一盟"对接,各方应在牢固坚持对接方针的前提下,真正找到各方战略利益汇合点与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并行推进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以及经济务实合作;系统做好对接的各项保障工作;在大力推进"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的同时,加速RCEP和以其为路径的亚太自贸区建设,若RCEP优先建成,其可成为推进"一带一盟"对接各层面自贸区建设的"金钥匙",若相反,则可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在积极建设有关特惠贸易制度的同时,还应推动全球多边贸易制度的完善与提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海滨
自2015年5月中俄两国共同确定"一带一盟"对接的战略方针后,这一对接现已进入启动阶段,并在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以及经济务实合作两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展望未来,"一带一盟"对接既有一系列有利基础的战略支撑,同时也面临若干挑战,但总体而言,该对接具有光明的战略前景;在其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上,贸易及运输便利化机制建设将在近期取得积极进展,而经济一体化制度或特惠贸易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升级将是漫长过程;对接的经济务实合作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获得重大发展。笔者认为,为了更好推进"一带一盟"对接,各方应在牢固坚持对接方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钰 贾亚男
从国家主权让渡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难题为机制建设。虽然"一带一盟"对接的宗旨和方向早已被确定,但其机制构建受欧亚经济联盟拥有的超国家权力的制约。欧亚经济联盟的超国家权力来源于成员国的国家主权让渡。成员国是否向联盟让渡国家主权取决于各领域的一体化水平。主权让渡影响着"一带一盟"对接的渠道及其机制构建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杨 贾瑞哲
同为全球经济贸易大国的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长期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经贸合作平台。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5年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为"一带一盟"的对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中俄保持高水平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基于"一带一盟"深厚的战略基础及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本文提出"一带一盟"对接要建立成熟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推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加强金融合作实现资金融通和设施联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根据"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我国基于开放包容、合作发展的宗旨,积极与沿线及其他各国和组织开展共建合作,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以俄罗斯为主导构建的欧亚经济联盟,其成员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政治互信度高,经贸关系密切,合作基础牢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贸易畅通,既是贸易对接,也是战略协作,其形成的合力将成为维护世界贸易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把欧亚经济联盟作为重要对接伙伴,增强对接合作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选拔与留用,加大中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自身建设,基于既有合作基础,以"五通"为对接实施路径,以沟通机制建设为基础,通过建设资金融通以及设施联通协同,实现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贸易畅通的突破,促进"五通"建设联动,构建我国"一带一路"海陆结合、南北呼应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推动欧亚区域贸易乃至世界贸易平衡发展,构建世界贸易新格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杨 贾瑞哲
同为全球经济贸易大国的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长期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经贸合作平台。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5年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为"一带一盟"的对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中俄保持高水平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基于"一带一盟"深厚的战略基础及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本文提出"一带一盟"对接要建立成熟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推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加强金融合作实现资金融通和设施联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文兰
由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同为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战略,二者在战略利益上趋同,在地域辐射空间上有重叠,在经济合作内容上有交叉。两大战略对接应以互联互通及要素流动为基础,以经贸发展与产能合作为着力点,以项目合作与金融支持为手段,以平台搭建与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保障,构建起"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框架体系,这对深化欧亚各国经贸发展与产业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文兰
由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同为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战略,二者在战略利益上趋同,在地域辐射空间上有重叠,在经济合作内容上有交叉。两大战略对接应以互联互通及要素流动为基础,以经贸发展与产能合作为着力点,以项目合作与金融支持为手段,以平台搭建与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保障,构建起"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框架体系,这对深化欧亚各国经贸发展与产业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欧阳向英
2015年5月,"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然而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还远远落后于双方预期。这是因为两国在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和模式上存在某些错位,给对接造成困难。错位于中俄都有不利影响,务必重视化解。为促进"一带一盟"顺利对接,俄罗斯应改善营商环境,同时对接应遵循市场规律,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中国应加强对俄合作的"顶层设计",从便利化入手,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欧阳向英
2015年5月,"一带一盟"对接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然而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还远远落后于双方预期。这是因为两国在经济发展战略、阶段和模式上存在某些错位,给对接造成困难。错位于中俄都有不利影响,务必重视化解。为促进"一带一盟"顺利对接,俄罗斯应改善营商环境,同时对接应遵循市场规律,重点项目重点推进。中国应加强对俄合作的"顶层设计",从便利化入手,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广阔,同时也面临着发展阶段差异、利益诉求分化、合作层次较低、营商环境欠佳和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新时期,应从提升合作层次、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创新经贸投资方式和打造互惠合作"升级版"等方面来积极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欧亚经济联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志远
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标志着中俄两国合作迈向新台阶。探寻这次战略对接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中国全面准确掌握战略发展方向,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全面厘清中俄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可以清楚地发现,中俄之间存在着"非对称倒三角"结构,这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尽管中俄两国在战略对接方面合作空间很大,但若要实现战略"耦合",不仅需要俄罗斯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和降低防范性,还需要将务实合作置于局部和具体领域,既要发挥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协调配合,也要发挥好上海合作组织在沟通和推广等方面的平台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爽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俄罗斯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2015年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了"一带一盟"未来合作的八个优先方向。这一声明表达了双方合作的意愿,但未来"一带一盟"如何具体进行对接合作的规划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讨。文章从贸易畅通视角出发,分析了"一带一盟"对接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对贸易畅通视角下"一带一盟"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对接前景做了探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川 杨柏 陈伟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其中,不同层面的金融体系对"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各自不同的支持作用:政策性金融是基础与先行者,互联网金融是新机遇与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具有稳定器与提供红利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保险服务是保障与护航者,亚投行是国际金融支持的重要平台与杠杆,丝路基金则是我国金融支持的首秀与导向。六大金融支持之间并不是分割的,应互为支持、互为保证、互为促进,从而形成"1+1+1+1+1+1>6"的整体支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